江淮

更新时间:2024-05-28 10:36

江淮,地理名词,顾名思义,指的是“江”(长江)与“淮”(淮河)一带,狭义上指淮河上游信阳长江下游至淮河之间的地区,今特指今河南南部、江苏安徽中部地区。位于江苏省、安徽省、河南信阳的淮河、长江下游一带地区由长江、淮河冲击形成。

江淮地区

江淮,顾名思义,指江(长江)、淮(淮河)一带,狭义上指淮河上游信阳至下游至淮河之间的地区,特指今安徽中部和中南部、江苏中部和中北部、河南南部。

位于中国长江下游北部一带至淮河 。

地理区划

1、全国一级气象地理划分说明:

淮河至长江边所含的安徽、江苏部分地区。

2、全国二级气象地理划分说明:

东西向基本以安徽和江苏交界线分为东部和西部。

历史沿革

在古代,江淮指江南、淮南地区。唐朝时设江南道淮南道,统称江淮地区,江淮地区是当时中国经济文化最发达地区的代名词,古人曰“天下赋税仰仗江淮”,“江淮自古为天下富庶之区也”。

宋代时,设淮南西路淮南东路元朝时,两淮河南江北行省

淮南西路南宋建立,位于今安徽中部、河南南部,包括合肥安庆六安淮南蚌埠信阳。本地方言主要为江淮官话,和赣语。安庆属县(除桐城)属于赣语怀岳片,其余皆属江淮官话洪巢片淮西小片。

淮南东路于南宋建立,位于今江苏中部地区,包括扬州泰州南通淮安盐城连云港宿迁。 本区方言分为江淮官话、中原官话和吴语,其中除启东、海门、靖江为吴语,连云港北部县份为中原官话外,其余皆属于江淮官话洪巢片和泰如片。扬州、淮安、盐城为江淮官话洪巢片淮扬小片,连云港属于江淮官话洪巢片海泗小片,泰州、南通一带则属于江淮官话泰如片

江淮方言

江淮方言,又称下江官话,曾经是明朝及清朝前期中国的官方语言 (1368年—1752年)。为吴语区北方化的产物。 我国自古地分南北,江淮居其中,江淮之间,气候物产、语言风土,其特点也都居南北之中。语云:“桔逾淮而北为枳”,应是地理环境使然。唐陆德明《经典释文·序录》云:“方言差别,固自不同,河北江南,最为巨异。或失在浮清,或滞於重滞。”扬雄《方言》记载显示,早在汉代本省境内偏西地区,西接淮河南北是一个方言区。这个方言区居南北之中,受南北方言和其他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影响,逐步发展演变成为江淮方言区,横亘江苏、安徽中部、全省遂成为三个方言区。

据历史传说,从商周两代开始,黄河流域华夏族向东向南两个方向发展,现今江苏方言的分布是在这种历史条件下,经过长期演变形成的。华夏族向南发展,从关中、中原出发首先到达江汉流域,《诗经》国风中《周南》有《汉广》,《召南》有《江有记》,都是江汉地区的诗,可以称为“楚风”,说明殷周之际这里已被视为诸侯国之列,语言文化已经华夏化了。周初周公旦曾率军东证,战胜东夷,但是南面今江苏安徽境内的徐夷、淮夷仍很顽强,曾多次与周互有攻伐:战争使敌对双方进行了语言文化的交流。到春秋时期,徐夷、淮夷才被吴国征服,今江苏全境几为吴国所有。这时吴国与中原诸国关系密切。

东周以来楚国向东扩张,吴楚连年战争,虽然楚国失败,但是由中原入楚的先进文化反倒因战争更多更快的传入吴国,加速其华夏化的进程。这时吴国与中原内地的往来也颇为频繁,公子季札访问鲁、齐、郑、卫、晋诸国,表现了很高的华夏语言文化修养晋国助吴攻楚,还派去战车队,教以战法。齐国军事家孙武训练吴军,齐景公还把小女儿嫁给吴王阖闾的长子。孔子有一位大弟子言偃(子游〕是吴人,曾在鲁国任武城宰。此外,楚人伍子胥奔吴,过江时渔父唱歌示意,语言可通。还有文种范蠡本是吴人因被西楚灭国后.吴国就不存在了.后自称是是东楚人,他们到越国做官,出谋划策,语言上也没问题。所以这些都表明吴越俩国语言与其他华夏诸国古时可以互相沟通。战国时期,西楚灭亡后.华东吴越人就自称东楚国东移回国,最後东楚都城迁到寿春(今安徽寿县),江苏安徽也被称为东楚! 与荆楚属于两个不同的楚!

两汉时期,江淮方言情况可以通过西汉扬雄《方言》的记载来了解。上文说过,当时省境偏西部西接淮河南北为江淮方言区,其他是吴方言区。这是因为《方言》记载辞汇的流行区域,总是江淮并举,其中多次与楚国中心地区的郢相联系。表明楚是一个大方言区,并且随著势力向东扩张,此後逐步扩大到长江下游以北地区,吴方言区则多吴越并举,吴扬并举。吴是包括江北的,如扬州、仪征、六合等地皆为吴之范围。扬州地域广大,与江淮荆楚陈青徐都有并举,可见当时在下江江东广大地区已形成一种大体相近的华夏语方言区,即後来的吴方言。

魏晋南北朝时期,全国处於分裂状态,战争频仍,加之北方游牧民族南侵,中原士民为避乱纷纷南迁,江淮和江南地区受到中原汉语的冲击,尤以长江两岸为重,江淮间是主要战场,作为战争手段,军事家往往采取迁民或屯垦的措施。江南镇江以上则是南来难民的主要停留地区。聚居甚众。所有这些情况都是最能引起语言变化的因素。自此以後,江淮之间逐步演变为江淮方言,甚至扩大到南京镇江一带。後来宋朝南渡,历史重演,北人再度南迁,江淮之间为要冲,战争和人口变动促使语言发展,致使江淮方言与吴方言拉开距离,遂成本省三种方言鼎立的局面。

在江淮语言史上,通语和方言的消长,随著帝王都邑的转移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曾有两次大变动,六朝时期的建康话和明代的南京话都曾上升为全国性的通语。

四世纪初,东晋政权在建康建立,北方大批南逃的人渡江集结于建康,并进而成为都城的主人。这些从以旧都洛阳为中心南来的人带来洛阳话,他们在政治和文化方面居於主导地位,这种外来语逐步成为建康的官话,士民在公共场合须说洛阳话。本来建康的土话是吴方言,自从中原来的洛阳话入主以後,经过长期的融合,建康土语逐步被吸收,到南北朝时已基本演变为中原通语。南北朝时的语言学者颜之推云:“自兹(按指三国魏)厥後,音韵锋出,各有风土,递相非笑,指马之喻,未知孰是。共以帝王都邑,参校方俗,考核古今,为之折衷。榷而量之,独金陵与洛下耳。”(《颜氏家训·音辞》)金陵话与洛阳话相提并论,其实金陵话来自洛阳话,当时南北两大都邑的话是基本相同的,都是高於方言的通语,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行全国的共同语。

建康方言自来被称为南方官话,是在东晋南朝时期奠定基础的。但是当时南来的人以过江为安,所以大量集中在沿江南岸。江北地区,特别沿江北岸扬州、泰州如皋一带,吴语并没有很快蜕变,直到隋炀帝江都时,还“好为吴语”。“帝自晓占候卜相,好为吴语。夜置酒,仰视天文,谓萧後曰:‘外问大有人图依(按胡三省注云:吴人率自称为依),然侬不失为长城公,卿不失为沈後(胡注:长城公,陈叔宝,叔宝後沈氏),且共乐饮耳’”。(《资治通鉴》卷185)正如王导在建康时好为吴语,可知隋末扬州尚有吴语的存在。

明代初期建都南京,南京又成为帝王都邑,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当时全世界最大的城市,南京话也就因之取得官话的地位,也就是全国性的通语。官吏、商人和知识份子必须学会官话,才能较好地到外地进行语言交际,这是势所必然的。加之明初官修《洪武正韵》,颁行全国,作为读音用韵的标准。此书的语言基础当是以南京话为主体,走“参校方俗,考核古今,为之折衷”的老路子,这就加强了南京话作为通语的地位。此外,南京在地理上和语言系统上都接近中原话,比观《洪武正韵》和《中原音韵》的异同可知,中原汉语自古为全国通语,这是南京话可以作为全国通语的重要条件。这时的中原话和北京话都已失去四声中的入声调。我们知道四声是汉语的重要特徵,北方官话大区的再分区就是以入声调的分派为分水岭的。方言缺少一个声调,传统上被认为是个缺陷,不宜作为正统的全民共同语,只能算是一种方言。

南京话拥有作为通语的重要条件:帝王都邑;接近中原官话;保全汉语传统的四声。明末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如利玛窦、金尼阁等,他们看到中国的方言分歧,同时也发现有官话的存在,学会官话对於在各地传教最为方便,据研究,他们认为当时南京话就是官话。利玛窦和金尼阁都在南京学过汉语,并分别著《西字奇迹》和《西儒耳目资》,用他们的拉丁字母拼音方案拼写汉字,采用汉语传统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五个声调,是符合当时南京话的,直到清末鸦片战争前後,传教士还认为南京话是汉语的代表。虽然明清以来,北京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官话的语音以北京话为标准,成为普通话的前身。但是,就汉语的传统和历史地理的地位而言,南京话始终有其重要地位。

江淮官话分布区

江苏省

南京市:市区、除溧水南部和高淳,约530万。

连云港市:市区(海州区连云区)、东海(西北部除外)、灌云灌南,约304万。

扬州市:市区(含江都区)、仪征市、宝应、高邮,约453.5万。

宿迁市:沭阳泗洪(西北部除外)、泗阳,约343万。

淮安市:市区、涟水洪泽区金湖盱眙,约520万。

盐城市:市区、东台射阳滨海响水阜宁建湖,约800万。

泰州市:市区、兴化姜堰区泰兴靖江(西南部除外),约438.5万。

南通市:市区、如皋市如东县海安市,约430万。

镇江市:市区、句容扬中市,约187万。

总计约3812.5万。

安徽省

滁州市:市区、来安全椒明光天长市定远,约433万。

合肥市:市区、庐江肥东肥西长丰县巢湖市约708万。

淮南市:市区、寿县,约139万。

六安市:市区、霍山、舒城、金寨(西北部除外),约499万。

安庆市:市区、桐城市

马鞍山市:市区、含山县和县当涂县,约200万。

芜湖市:市区 ,约75万。

铜陵市:市区(不含义安区)、枞阳县,约87万。

宣城市:市区,约112万。

池州市:市区、青阳县,约91万。

总计约2701万。

江淮历史名人

古近代名人

老子、孔子孟子庄子王诩(鬼谷子)、韩非子、管仲鲍叔牙、甘罗、展获(柳下惠)、诸葛亮曹操华佗项羽秦少游吴三桂朱元璋汪广洋米芾吴敬梓刘邦、管仲、孙叔敖、黄歇、张若虚、鉴真、英布范增、张良、左慈、周瑜鲁肃大乔小乔包拯史可法陆秀夫、曹寅、郑燮(郑板桥)、施耐庵、刘福通、张士诚、黄宾虹、梅兰芳、韩信、陈琳、王念孙王引之父子、步 骘、陈 登、李之仪、梁红玉、谢朓、吴承恩、方苞、刘大魁姚鼐、姚莹、阮元、关天培、左宝贵、汪廷珍、李鸿章詹天佑、刘铭传、卫立煌、戚继光、杨行密、段祺瑞、张树声、聂士成、王亚樵、杨宝森、董寅初、张英、张廷玉、陈独秀、赵朴初、章伯钧 、黄镇、邓稼先、程长庚、张恨水、张謇、周恩来、许世友、李公朴、余英时、朱自清、朱光潜、邓石如、孙立人、戴安澜、李克农、海子、严凤英、张治中、冯玉祥丁汝昌、崔白、郭子兴、王明、洪学智、梅尧臣、胡雪岩、程长庚、胡宗宪胡适、梅文鼎、王稼祥、姚依林、陶行知汪道涵、姚鼐等等。

当代名人

江泽民、李源潮、赵厚麟、吴邦国、李克强、张劲夫、汪曾祺徐平羽、姜恩柱、陈锦华、李金华、刘延东、陈炳德、曹建明、徐守盛、刘奇葆、储波、詹夏来、祝义才、释星云杨振宁、顾秀莲、杨元庆、汪洋、史玉柱、淮君、汪光焘、解晓东周涛秦怡、袁贵仁、许嵩张贤亮李小璐慕容晓晓、吴琼、马兰韩再芬吴组缃、王胜俊、张平、李从军、王珉、乔传秀、车俊、张俊九、洪虎、蒋作君、程安东、黄璜、张怀西、蒋雯丽张燕甘婷婷周礼虎、谢文汉、释永信、孙云铸夏书章等。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