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守坤

更新时间:2024-03-15 21:34

饶守坤(1915年9月30日—2006年9月14日),江西省上饶德兴人。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红军班长、排长、连长、营长、闽北独立师团长、闽东北军分区司令员,新四军团长,华东野战军第六纵队十八师师长、第三野战军三十军副军长等职。

将军简介

饶守坤,江西省上饶市德兴人。1931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2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6月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七军团第十军五十六团班长、排长、连长、营长,闽北独立师第二团团长,闽东北军分区司令员。参加了南方三年游击战争。

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三支队五团团长,军部教导大队大队长,江北指挥部特务营营长兼政治委员,第五支队八团副团长,十五团团长,新四军第二师五旅十三团团长,淮南军区第四军分区副司令员。

解放战争时期苏中军区独立旅副旅长、旅长,华东野战军第六纵队十八师师长,先遣纵队副司令员兼第七支队司令员,第三野战军三十军副军长。参加了苏中、莱芜、孟良崮、豫东、渡江、上海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东军区海军第七舰队司令员,吴淞要塞区司令员,海军淞沪基地司令员,海军东海舰队副司令员,国防部第七研究院院长,北海舰队司令员,1980年至1985年任济南军区司令员。1954年起先后入政治学院军事学院和海军军事学院学习。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是第五、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曾获一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5、1987年被选为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2006年9月14日在山东济南逝世,享年91岁。

革命经历

参加革命

1915年9月30日生于江西德兴县梅溪畈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全家4口人只靠父亲当长工、母亲当佣人渡日。他从9岁起即给人放牛。1930年,方志敏领导的赣东北农民革命运动发展到德兴,他在中共地方组织的启萌下走上革命道路。

1930年,方志敏领导的赣东北农民革命运动发展到德兴,他在中共地方组织的启萌下走上革命道路。1931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8月入中共赣东北省委在葛源举办的学兵队学习。翌年2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6月转入中国共产党。曾先后在新红10军任排长、连长、营长,参加了闽浙赣苏区第五次反“围剿”。1934年10月红军主力长征后,所率红56团第1营与上级失去联系,独立辗转于江西资溪贵溪、牛田和福建的邵武建阳一带坚持斗争。1935年1月,与中共闽北分区委取得联系,所部编入闽北独立师,后任该师2团6连连长、2团团长,闽东北军分区司令员,在闽东北坚持了极其艰苦的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爆发后,任新四军第3支队5团团长,率部奔赴皖南抗日前线。

1938年3月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8月返回新四军军部任教导总队大队长。后任江北指挥部营长兼政治委员,新四军第5支队8团副团长、15团团长,率部参加开辟淮宝抗日根据地。1942年12月起任新四军2师13团团长、淮南军区路西分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参加了山子头等战役。解放战争时期,任苏中军区独立旅副旅长、旅长,华东野战军第6纵队18师师长,先遣纵队副司令员兼第7支队司令员和政治委员,第三野战军30军副军长。参加了苏中、莱芜、孟良崮、豫东、渡江、上海等战役。

建国之后

新中国成立后,任华东军区海军第7舰队、吴淞要塞区、淞沪基地司令员。1954年起先后入政治学院、军事学院和海军军事学院学习。

遭到迫害

1958年10月任海军东海舰队副司令员。“文化大革命”中遭到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诬陷迫害,被剥夺工作权利,先后下放到洛阳柴油机厂、哈尔滨海军三所下属单位劳动。

恢复工作

1971年恢复工作,任国防部第七研究院院长,组织领导研制海军舰艇装备。后任海军北海舰队司令员。1980年至1985年任济南军区司令员。

所获荣誉

是中共十一大、十二大代表,第五、六次全国人大代表。1985年、1987年被选为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获一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2006年9月14日在济南逝世,享年91岁。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