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际消光

更新时间:2022-07-26 23:21

星际消光:遥远天体(恒星、星系)发出的电磁波被星际弥漫物质(气体或尘埃)部分吸收、散射,造成光度减弱的现象。

一般性规律

1930年,瑞士天文学家特朗普勒首次证明星际消光现象的存在。星际中各种弥漫星云行星状星云尘埃球状体等都是消光物质。对于低银纬的天体,其星际红化现象较严重。这跟太阳日落时是红色的原因类似。对遥远星体的观测必须扣除星际红化的影响,才能得到正确的天体分布信息。

已知的吸收特征包括2175Å的峰(星尘DIB),3.1μm水冰等。

太阳系附近的UBV系统中的V带消光一般采用0.7 - 1.0 mag/kpc,即每远1 kpc,恒星亮度会升高一个星等(弱2.5倍)。

消光曲线

在波长λ处的消光Aλ定义为: ,其中Fλ是观测到的辐射流量,Fλ0是未消光时测量到的辐射流量。注意到后者是难以直接测量的,因而衍生出了一系列不同的方法。

消光曲线即Aλ(或者取对数)~1/λ的曲线。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