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色

更新时间:2024-07-20 10:05

飘色,是岭南地区一种融戏剧、魔术、杂技、音乐、舞蹈于一体的传统民俗艺术。飘色在我国不同地区又有抬阁、彩擎、高抬、彩架、扎(装)故事等各种名称。飘色起源于中原地区的迎神赛会活动,属于社火表演艺术形式之一,直到现在依然是珠三角地区的重要艺术形式,是广府民俗艺术之一。 

起源发展

飘色起源于中原地区的迎神赛会活动,后逐渐传到东南沿海及西北地区,在清代盛行一时,流传过程中与各地具体情况相结合,形成不同的特色。在岭南,飘色起源于明末清初,属于社火表演艺术形式之一,直到现在依然是珠三角地区的重要艺术形式,是广府民俗艺术之一。

据说广东飘色最早起源于明末清初珠海斗门乾务镇,先后经历了“转色”、“板色”两个阶段。转色就是在手推车中间安一个木铁轴,上面再放一块中间可以转动的有孔的板子,一两个扮成各种造型的人物(这些人物叫作“妖色”)就站在这块板子上。板色则让人物固定坐在“色台”上,服饰更为华丽,人物数量也增加到四个。 

飘色是广东白话的称谓,“飘”是指脱离地面,尽展凌空之美;“色”(原意是饰)是精心巧妙的伪装。飘色是一种融戏剧、魔术、杂技、音乐、舞蹈于一体的古老民间艺术。飘色起源于民间,并流传于民间,其发展凝聚了家乡历代民间艺人的心血和智慧。所谓“飘色”,即是由若干人推着一座装饰华丽的“色板”,色板上安排好固定姿势的人物形象。经过不断的传承演变,后来,艺人们将高桌装饰成亭台楼阁的样式,给人以空中楼阁、云里雾里的感觉,故更名为“抬阁”。又因在高台上演出,也称“台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抬阁艺人们的制“阁”手法不断创新,“阁”也逐渐向高、峭、奇、险、美的方向发展。抬阁艺术已发展成为集戏剧与杂技为一体,集木艺、铁艺、画艺、扎艺、布艺等于一身的成熟的高台表艺术形式

主要亮点

以前的飘色,技术核心全集中于一条纤细的“色梗”上,因而飘色的变迁也很直观地反映于此。飘色最大的亮点是“色仔”、“色女”,过去因为色梗制作的局限,承受力不大,因此选上的色仔色女一般年纪比较小,尤其是位于上面的“飘”,大多是未满1周岁的婴孩,体重尚轻,对色梗的负担较少。然而,随着色梗制作技术的发达,承重局限基本被打破,年龄较大的小孩也能轻松承载。不过,要想成为“色仔”、“色女”可不是那么容易,他们装扮和演示的水平、精神状态都关乎整个活动的成败,需要经过精挑细选、百里挑一的,年龄在7至9岁,容貌俊俏,精灵乖巧,还需有一定的表演天份。

飘色的核心是色梗的制作,色梗是支撑“色仔”、“色女”的支架,一般用钢枝制成,巧妙利用力学原理,做到“色台”重心力的平衡,以免翻台,并巧妙地安排好“色仔”、“色女”的艺术结构造形分布。

观赏特点

飘色艺术,主要是以色柜为展示舞台,以人物造型为表现形式,以故事传说为主要内容的古老的民间艺术,是中国南方地区的一种重要艺术形式。与飘色艺术形式相似的民间艺术又称为抬阁、走阁、重阁、高台、彩架等。

飘色外形的巧妙之处是人物的造型动作和组合在整个飘色活动中都由真人装扮,并保持一个姿势和动作不变。所有造型动作和组合均由钢条铁管焊接成造型需要的结构,人物的动作则依靠在这些起承受与支撑作用的钢铁框架上,这些框架因人肢体的结构而设计,当造型人物穿服装时,其结构框架也被隐入服饰中,从外观看,不留意是看不到支撑的钢铁结构的。过去的板色规模较小,皆因飘色都是穿梭于寻常巷陌里表演,观众与飘色几乎是贴身而过。由于深受百姓喜爱,飘色巡游的规模已经大了很多,都被安排在宽阔的大马路上进行,从乡村到城市,为更多观众欣赏提供方便。表演的内容更是琳琅满目,与时俱进。

表演要求

高阁主枝高3~8米,主枝和架子不仅要坚固还要轻盈、巧妙,能承重又能满足不同造型要求。同时高阁表演要利用道具和表演者的衣服饰品等遮掩架子,使观看者看不到架身,如同表演者真的站在空中一样。

抬阁表演时,为保证表演者的安全,架子上多见一些长长的飘带,一为好看,二来可以通过这些飘带维持平衡。而在“阁”旁,还可见伴随修行者手持长叉,这些长叉除为表演者传递道具外,也用于维持架子平衡。

上阁表演者多为儿童,儿童体轻,可减轻抬阁者负担,而且上阁表演的孩子更易受人宠爱,“女孩上过装,婆家不用相,男孩上过装,媳妇随便相”等俗语也说明这一点。

阁上表演者为3~5名儿童,上阁儿童略施粉黛,面色粉红,在架子上做出多种动作,并结合所扮演的角色和人物特点做出多种表情,活灵活现。

“抬阁”演出时,阁前有锣鼓或秧歌队,锣鼓声声中欢快的秧歌扭起来,簇拥着大大小小高高低低的“抬阁”前行,十里八乡的乡亲纷纷前来观看,场面蔚为壮观。

在2006年10月举办的第八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中国首届民间飘色(抬阁)艺术展演上,安阳县抬阁表演队荣获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而安阳已成为“中国抬阁文化之乡”。

各地飘色

广州飘色

沙湾飘色是一种在岁时节令期间进行巡游展演的传统民间艺术活动形式。明末清初已有雏形,主要是在每年正月初三“北帝诞”祭祀活动期间抬着与北帝有关的人物造型巡游。每逢酬神庙会,广东各地的流浪艺人便装扮成戏曲人物造型表演,叫做“赛色”或“彩色”。清中叶受中原一带“色”艺术的影响,番禺员岗市桥一带的“水色”、“马色”传到沙湾。沙湾飘色以色柜为展示舞台,由4至8人抬一色柜,色柜上站立一个8至10岁的古装儿童——即 “屏”,“屏”上再站立一至两个2岁左右的古装儿童——即“飘”。飘色是以“屏”和“飘”的扮相、姿态、服饰及道具有机结合组成造型,来表现某个故事、传说、戏曲和风俗内容。色柜、屏、飘用一根钢枝(色梗)承载和连在一起,色梗藏在色柜、屏、飘的服饰和道具内,给人悬空而立、凌空而起的艺术效果

沙湾飘色有传统色板逾200多种。除创作反映现实生活如“囊括七雄”、“为国争光”、“青云直上”等新板色外,还挖掘整理出72板色。其中爱国惩奸的有“精忠报国”、“护国庇民”、“马上琵琶”等,锄暴除霸、扶弱济贫的有“三调芭蕉”、“飞剑伏魔”、“大闹东海”等,反抗统治压迫的有“哪吒闹海”、“大闹天宫”等;反抗封建礼教,追求美好婚姻,向往自由美好生活的有“黛玉葬花”、“水浸金山”、“柳毅传书”、“黄莺惊梦”等;歌颂国泰民安,升平盛世的有“梅开二度”、“竹报平安”、“乔松跨鹤”等。

广州市番禺区员岗村的“飘色巡游”有400多年的历史,民国时期最为鼎盛,14板色,每一板都代表一个故事,包括丁山射雁、喜报春魁、雷震子救父、三藏取经、韩湘子得道、天女散花、蠄妑吐月、白猿偷灯、观音渡蚌、左慈戏曹、牧羊龙女、三借芭蕉扇等。

在传统的北帝诞民俗节日,在广州海珠区黄埔古村都会进行延续百年的“飘色”巡游活动。“飘色”巡游从广州黄埔古村村口牌坊出发,最高处达4米高,整个黄埔古村牌坊处已堵得水泄不通,万众围观追随。伴随着鼓乐喧天,舞龙、飘色、放爆竹,巡游队伍要经过村子里每一个姓氏的宗祠,历时约3个小时。百里挑一的3至8岁容貌俊俏、精灵乖巧的“色仔”、“色女”,站在被称为“色柜”的小舞台上,凌空而立,表现汉族民间传说或神话故事的片段。

珠海飘色

飘色,是斗门区乾务镇的传统民间艺术,至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

明朝天启年间,乾务镇乡民梁国栋江西彭泽县令时为官清廉、严明,爱民如子,深得人民的爱戴与称颂,被誉为“铁面梁公”。后来,梁国栋深感明朝廷腐败无能,自己壮志难酬,再加上思乡心切,遂以母老为由,弃官回乡。潜心钻研琴、棋、书、画。回乡时,从江西省仿铸“江西飘色”的关键部件¾¾三支色棍带回家乡乾务,分别交给乾东、乾西、乾北三村保管,并细心指导乡民操作装置。据《乾务镇志》记载:飘色,是我镇的传统民间艺术。明天启间(1625年),乾务镇乡民梁国栋任江西省彭泽县令时,从江西省仿铸“江西飘色”的要件色棍三支带回家乡乾务,并作装置的指导。将三支色棍分别交与乾东、乾西、乾北保管,逢年值喜负责巡演。乾东是“喜鹊练梅”,乾西是“八仙闹东海”,又名“蟛蟹过江”,乾北是“白蛇传”,又名“仕林祭塔”。这三台飘色,不仅是乾务卓越的民间艺术,也是过去香山县民间艺术代表之一。解放前,每年孟春季节及乡中特大的庆喜日子,都举行“汇色”巡演(三台飘色汇合一起游行)助兴。

珠海飘色乾务飘色)经过了兴旺、沉寂到今天的再次发展,由原来留传下来的三台增加到十二台,每台飘色均融入地方特色又各具特色,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是珠海市富有特色的民间艺术。

中山飘色

中山飘色这一民间艺术源远流长。作为中山北部的重镇黄圃,其民间艺术的代表作----飘色,源于何时,曾有多种说法。从飘色的属性来讲,由于元明时期大量南(海)番(顺)德等地氏族徒迁至黄圃,而其时的大黄圃包括了现番禺的很多地方,其中沙湾亦属大黄圃,因此有“黄圃飘色源于沙湾飘色”之说。就现有史料记载,黄圃飘色巡游在清晚期颇为活跃,到光绪及民间期间是鼎盛时期。尤其是三社坊、古鼓坊、灵会坊三坊的民间艺人在清光绪年间发起,每隔三年举办一次盛大的飘色巡游,俗称“三坊飘色”。时间定在农历三月三日,一连三天。由于农历三月为雨水季节,因而又有“黄圃飘色,雨水滴滴”之说 。

任何民间艺术的发展沿袭,都与社会发展有密切联系,黄圃飘色,因历史的原因,随着破“四旧”等影响,于1961年开始逐渐沉埋。“国逢盛世万事兴”,1994年开始,黄圃的经济发展了,黄圃飘色这一传统的民间艺术奇苑喜获新生并发出绚丽的异彩。黄圃镇政府大力支持民间艺术的发展牵头向社会各界捐资,建起了中山市首间古色古香的飘色馆。之后,每年的重大节日及传统节日期间,黄圃飘色都以其新的面貌出现在中山的大地上。飘色的板数也越来越多,内容也越变越新。并于1997年3月成立了“黄圃民间飘色艺术协会”。

黄圃飘色,主要由色柜、色心、色脚、色梗、色扛等组成。传统的飘色多用二岁到十二三岁的小孩作“色心”,以扮成如“三国演义”、“水浒传”、“八大仙”等的民间故事、历史典故中的人物,或佛、道神像等。这“色心”比较讲究,一般只选用体重较轻的小童扮演,以达到“飘”的作用。因此黄圃飘色形成了色彩艳丽、色心妖俏、讲究力学、色梗幼细、造型大方、装置奇妙、内容含蓄、玲珑飘逸的地方特色。由于黄圃飘色的出色表现,1998年在广东省民间艺术之乡创建活动中,黄圃镇广东省文化厅命名为飘色艺术之乡。2005年,中国文联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黄圃镇为“中国(黄圃)飘色之乡”。

流传在广东省中山南朗镇崖口村的南朗崖口飘色又称“出会景”、“枭色”,它源于唐代耍菩萨的祭祀习俗,后逐渐发展成现在的表现样式,每年农历五月初六龙王诞时,崖口村都要举行飘色表演。 崖口飘色多采用民间传说故事为表现题材,而以最具当地特色的“秋千色”为重要组成部分,在下的演员称为“色脚”,在上的演员称为“色芯”。出巡时“色脚”、“色芯”不用固定在“色梗”上,可随秋千上下飘动,还可以随时更换。崖口飘色绚丽多彩,灵动飘逸,故事性强,动作富于节奏感。除此以外,出巡时所用的头牌、罗伞和彩旗上均选用精致的粤绣,这成为崖口飘色的另一个重要特征。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崖口飘色曾先后到香港、澳门表演,造成了一定的影响。1998年,中山慈善万人行新民俗活动创办,崖口飘色由此得到新的发展。

台山飘色

台山斗山镇浮石村建村于明代洪武十三年(1380年),距今已有600多年之久。浮石村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积淀深厚,因而享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村落”“中国民间艺术浮石村(飘色)之乡”“广东省古村落”等美誉。同时,也是著名的南宋皇族村。村里有一座北帝庙,每逢农历三月初三和九月初九,浮石村便会举行飘色巡游,前有旌旗、罗伞、锣鼓、瑞狮、色标开道,后有八仙贺寿、八音管弦相随,队伍庞大,古色古香,由北帝庙出发,环游浮石全村,再回到北帝庙中,以祈求人口平安、五谷丰登,六畜旺相,形成一种特定特色的岁时节令庙会。

台山浮石飘色是一种具有传统特色的民间造型艺术,它始于明末清初,在广东省台山市的浮石村一带流传,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每台飘色以两个俗称“色仔”的八到十岁儿童扮成历史故事、神话传说中的人物,由村民用“色柜”抬着出游。站在色柜面上凌空而起的色仔称为“上色”,也叫作“飘”;坐在色柜面上的色仔称为“下色”,也叫z“屏”。“飘”与“屏”互相辉映,靠一条“色梗”即精心锻造的纤细钢枝支撑,构成完美的飘色整体。飘色的迷人之处在于“飘”,色仔左足立于一根桃枝上,右足摆动,身体凌空,若无凭依,令人称奇。

台山浮石飘色的造型内容有“赵子龙拦江截斗”、“嫦娥奔月”、“牛郎织女”、“吕布貂蝉”、“平贵别窑”、“穆桂英挂帅”、“杨金花争帅印”、“木兰从军”、“劈山救母”、“白蛇青蛇”等。每年农历三月三的北帝诞日,台山浮石村的村民便组成游行队伍,部分人抬着北帝塑像在前行进,而以头牌、色标、罗伞、飘色、舞龙、舞狮、高跷、八仙、八音锣鼓等后随,遍游全村十坊。1996年浮石村被广东省文化厅命名为“广东省民族民间艺术之乡——飘色之乡”,1999年又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飘色之乡”。

信宜飘色

每逢元宵佳节或重大喜庆活动,在广东茂名市信宜市镇隆镇大街小巷,都会举行飘色巡游,吸引了四邻八乡村民前来观看,就连旅居海外乡亲也回乡一睹为快。

信宜镇隆飘色又称装色,其历史起源有不同的说法,民间相传飘色在当地流传近三百年,也有一说认为,粤西地区的飘色多源自太平天国末年,当时政府禁演粤剧,民间艺人改以粤剧造型巡游的形式,后逐渐发展为“马色”、“水色”和“飘色”等类型,人像造型也由泥塑演化为真人扮演。信宜镇隆飘色活动多以镇隆镇为中心,辐射附近的水口、东镇、北界、丁堡等乡镇,其影响遍及粤西地区。

飘色是中国一项古老的民间艺术。所谓飘色,是由三至四人推着一张长约二米、宽约一米,高约零点八米的色台,色台上凌空飘起造型各异的人物或动物,仅靠一根看不见的色梗支撑,犹如腾云驾雾般展现在人们面前,这样巧夺天工的画面令人称奇叹服。信宜镇隆独有的十八人大型高难度飘色,以其飘体庞大、气势磅礴和栩栩如生让人叹为观止,被中国民俗专家赞誉为中国民间民俗艺术一绝。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土生土长的镇隆青年刘天一,在父辈的熏陶下十分喜爱飘色这门民间艺术,决心将其发扬光大。在其父亲及老艺人陈维才、冯英生的指导下,刘天一开始参与飘色制作,并组建了镇隆明珠飘色团义务为乡亲们演出。二00五年,刘天一与他的明珠飘色团,以《普天同庆》、《幡桃仙景》、《凤凰展翅》三板飘色参加广东省首届飘色大赛,就小试牛刀,喜获一等奖。

二00六年,为了参加在广州举办的中国首届民间飘色(抬阁)艺术展演,刘天一打破飘色的制作传统,创作出长宽至七米、高六米,凌空飞出十八人的大型飘色《欢乐神州》。镇隆十八飘甫一在广州亮相,就以其恢宏大气、技艺高超而获得满堂喝彩,在来自全国十六个省二十八支飘色队伍中脱颖而出,勇夺此次展演的最高奖“中国民间艺术山花奖”。在场的权威民间艺术专家一致认为,镇隆十八飘代表着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堪称中国民俗一绝。 广东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日前公布,粤西信宜镇隆飘色榜上有名

吴川飘色

从民间艺术普遍的历史源头和飘色活动的全过程看,早期吴川飘色与‘游神赛会’有关,是民众祈求保平安、赐丰年的祭神求福活动。”据《吴川县志》及梅岭社区居委会档案记载:清末吴川黄坡各村有举行游神赛色的习俗,他与父亲陈趣珩一同设计出《哪吒出世》飘色,轰动全县。

吴川飘色造型独特,艺术形式吴川飘色以儿童乔装各种人物,站或坐在“色板”上面,在游行时手舞足蹈,飘飘如仙,惊险美妙,被誉为“隐蔽艺术”和“东方飘游艺术”。素有民间艺术之乡美誉的吴川民间艺术以其历史悠久、丰富多彩、技艺精湛而闻名遐迩,尤其是始于清代的吴川飘色,堪称南国民间艺术的一株绚丽的奇葩。清末,吴川黄坡的四乡八村常常举行游神赛会,出现了表现戏剧片断的化装游行,俗称地色,引人注目。吴川飘色的传承谱系主要有黄坡谱系、梅菉头谱系、梅岭谱系、隔塘谱系。

吴川飘色起源于民间,扎根于民间,流传于民间。特别是每年正月十六、十七日吴川市元宵节时,吴川飘色巡游队伍长达数里,场面极为壮观。观众常常多达100多万。吴川飘色具有强大的艺术生命力和民俗的感染力。吴川飘色不仅在本地广泛开展活动,还先后到过茂名市、中山市、江门市、深圳市、广州市、海南省海口市、云南潞西等地参加文化活动的展演。1992和1997年两次晋京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2003年9月,吴川飘色造型赴京参加中国首届文物仿制品暨民间工艺品展,荣获金奖,被专家学者誉为“独具中国岭南民间艺术风格”。2005年,吴川飘色成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2000年, 国家文化部命名吴川市梅菉镇为“中国民间(飘色)艺术之乡”。

雷州飘色

雷州飘色(雷州人称为“仿饰”)历史悠久,造型新颖奇异,色彩斑斓,争艳斗奇,闻名遐迩。飘色上的造型人物通常由一至五个男女小孩装扮。他们在节日的彩车上凌空坐在经过巧妙设计的铁木安装的支架上,浓妆厚彩,服饰华丽,手执仿真道具,装扮着通常由大人扮演的角色。娇小的身形,稚嫩的双眸在游行队伍中四处顾盼,童真毕现,实在逗人喜爱。雷州飘色成为雷州民间艺术一绝。

香港飘色

香港长洲太平清醮飘色巡游万人空巷。香港长洲举办盛大的“太平清醮飘色巡游”及“抢包山”两个节庆气氛浓厚的活动。飘色是始于明末清初流传的民间传统艺术,由小孩装扮成民间故事人物,以立体舞台的形式游行表演。由于舞台的特殊设计,站在其上的小孩,恍如站在刀尖、杆顶,甚至凌空浮起;乡民合力抬着前行,使舞台上下微动,更显“飘”的特色。吸引了众多中外游客。太平清醮又名包山节,是长洲岛别具地方特色的节日,于每年农历四月初八前后举行。飘色巡游是节庆的高潮,由潮州锣鼓、舞狮队、彩旗队、飘色队等组成,巡游队伍多达几千人。2007年香港长洲太平清醮飘色队伍中,除了大家熟悉的“慈禧”、“华山圣母”和“梁山伯与祝英台”飘色外,亦有时事主题,包括讽刺教院风波的“大石压死蟹”、穿上绿色旗袍的“罗太”、奥运风帆金牌选手李丽珊香港回归十周年,以及奥运马术项目为主题的飘色。

传承保护

2022年4月29日,飘色(吉水偶色)被列入“广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项目编号Ⅹ-1。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