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济堰

更新时间:2024-07-22 22:45

通济堰,位于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碧湖镇碧湖平原,始建于南朝萧梁天监四年(505年),自宋元至清,历代多次续建整修。

历史沿革

南朝梁武帝天监初年(502年),有位姓詹的司马到处州(今丽水)巡察武备。见此处松阴溪水没法有效灌溉流经的农田,于是上奏建议造堰引水入田。天监四年(505年),通济堰建成。

北宋元祐六年(1091年),会稽人关景晖任处州知州。他在大溪与堰渠连接处修筑石闸调节水流,减少暴涨的松阴溪水对堰坝和水渠的冲击。

南宋乾道三年(1167年),处州知州范成大与军事判官张澈又组织了第三次大修,疏浚通济渠水系内的淤塞,设水闸49处,并制定了《修通济堰规》。开禧元年(1205年),通济堰第四次大整修,当时因改建石砌坝,沿江筑起了36座炼铁炉,炼成铁水后浇铸到石坝缝间,坝基用的是在水中也不会腐烂的千株大松树。

元至顺二年(1331年),修复溃决的石坝,疏浚渠道,并恢复通济堰旧观。

明隆庆二年(1568年)至三年(1569年),丽水大水成灾,通济堰大坝两次被水冲坏。隆庆四年(1570年),由知府劳堪倡议,县令主持修复大坝,发动民夫疏浚渠道,使通济堰恢复功能。后又多次冲毁修复。

清顺治六年(1649年)春,丽水知县主持维修通济堰,重修石坝,疏浚渠道,恢复水利故道。后又多次冲毁修复。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冬,知府萧文昭全面大修通济堰,立《颁定通济西堰善后章程碑记》。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冬,由于通济堰年久失修,渠道淤塞严重,堰水断流。由省建设厅主持修浚,并改善了渠道的坡度。同时全面修筑全渠系统的概闸。

1983年,碧湖区水利管理委员会修整下朱村坝。

1989年冬至1990年春,丽水市政府、碧湖区水利管理委员会组织总干渠两岸护坡5000米,改术叠梁结构进水闸、排沙闸为混凝土平面闸门概闸。

1990年冬至1991年春,丽水市政府、碧湖区水利管理委员会修筑总干渠两岸护坡2100米,整修魏村排涝口,加宽木樨花概东西支渠道。

1994年冬至1995年春,碧湖镇水利管理委员会组织修复水毁大坝30米,同时疏浚渠道。

建筑特点

通济堰由长275米、宽25米、高2.5米的拱形拦水大坝以及进水闸、石函、淘沙门、渠道、大小概闸、湖塘等部分组成。作为以引灌为主、蓄泄兼顾的庞大水利工程,通济堰的灌溉网络呈竹枝状,长达22.5千米的干渠上,分凿有48条支渠、321条毛渠,通过干、支、斗、农、毛5级渠道,以及大小概闸调节分流,并利用众多湖塘水泊储水。通济堰的拦水坝选址在碧湖平原海拔最高处的堰头村,利用地势落差将水流引到碧湖平原腹地,基本实现了自流灌溉。

主要建筑

堰坝

堰坝位于碧湖平原西南端堰头村外,松阴溪与大溪汇合口上游1千米许,筑堰障松阴溪之水入渠,注入广袤的碧湖平原,灌田两千顷。堰坝初建时为木筱坝,木筱坝易漂、易朽,常水坏。至南宋开禧元年(1205年),参知政事何澹主持改筑为石坝,为世界已知最早的拱坝。现存拱坝长275米、底宽25米、高2.5米。

概闸

通济闸即进水闸(旧称“斗门”“小斗门”“陡门”“小陡门”),是通济堰进水量的总控制闸。历史上的斗门位置是在现通济闸的下方15米处,是一座由木叠梁门概闸和提概枋的桥组成的建筑,桥旧称“巩固桥”。桥下的概闸是一座二孔每孔净宽为3米的木叠梁门的大概闸,用木质概枋以人工提吊启闭。1954年大修时,将斗门前移至靠近大坝的位置,即现通济闸处,改建为一座二孔、每孔净宽2米的木叠梁门概闸,使之与大坝联为一体有利于大坝整体的稳固性,更具有防止上游淤塞的功能。1989年,大修通济堰时,改为半机械启闭的二孔水泥闸门。同治五年(1866年)九月《三源大概规条石刻》中《重修通济堰工程条例》记“开拓、凤台、石刺(又称木樨花概)、陈章、城塘、九思六大概,为三源司水出纳,尤为吃重,俱应一律修造完好”。除六大概外,各分水节点处还分设小概闸,清代统计有概闸72座。

石函

石函位于距堰坝约300米的干渠上,始建于宋政和初年(1111年),俗称三洞桥,引泉坑水入溪,渠水从石函流过,上下互不干扰,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立体排水工程实例。

叶穴

叶穴(淘沙门)位于石函下约1千米,建于宋代以前,为一座与大溪相通的概闸,因它直通大溪,可利用堰渠与大溪落差大的特点,于渠水暴涨时开闸泄洪,在排洪的同时,利用水力排除渠道内的淤沙,故又称淘沙门、拔沙门。

堰渠

堰渠纵贯碧湖平原,干渠长22.5千米,分凿支渠48派(条)、毛渠321条。

文物遗存

通济堰现存18方历代碑刻,有16方集中存放于大坝北岸的司马庙内。共包含21篇碑刻图文内容,记录着通济堰历代修建情况以及堰规、堰图等。其中有南宋乾道五年(1169年)范成大《重修通济堰规碑》。另有明洪武三年(1370年)重刊宋碑二通,其中北宋元佑八年(1093年)“丽水县通济堰詹南二司马庙记碑”,是现存最早的通济堰史料。通济闸至石函渠段两侧,还留有多株千年护岸香樟。临渠建有文昌阁、店铺、民居、牌坊等各类清代木石建筑物。

历史文化

通济堰之名,始于南宋绍兴八年(公元1138年),据沈国琛《通济堰》载:“南渡后,汶上赵学老分宰县事,深羡是堰之利民勘博也,赐名“通济”以美之……”。

通济堰首创了最早的拱形大坝和最早的水上立交桥两项“世界之最”。南宋范成大制定的《通济堰规》,是世界最早的水法规之一。

文物价值

《通济堰规》堰规内容完备、科学,是世界上最早的农田水利法规之一;碑文撰写、书写都出自范成大之手,具有较高的文化艺术价值。

文物保护

1961年,通济堰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列入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1年6月25日,通济堰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4年9月16日,通济堰被列入世界首批灌溉工程遗产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目录。

旅游信息

通济堰位于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碧湖镇碧湖平原。

乘坐丽水市内公共交通K202路至古堰景区站可达。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