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帖诗

更新时间:2023-07-07 10:09

试帖诗是中国封建时代的一种诗体,常用于科举考试。也叫“赋得体”,以题前常冠以“赋得”二字得名。起源于唐代,多为五言六韵或八韵排律,由「帖经」、「试帖」影响而产生。题目范围与用韵,原均较宽,唐玄宗开元时始规定韵脚

起源

以诗作为科考项目,并不始于清代,而是始于唐代。唐宋时期的试诗称为唐律,一般用四韵、六韵,很少用八韵(每两句为一联,称为上、下联,下联押韵,称为一韵),是唐代至宋代前期考取进士的项目之一。宋神宗时期,由于王安石变法,试帖诗一项被取消,元明两代迄未恢复。

清代自乾隆朝开始,恢复试帖诗这一考试项目。但在形式上有了一定的限制,其中最重要的是将它八股化了。我认为正确的说法应该是:以诗作为考试项目始于唐宋,而真正形成八股形式的试帖诗则始于清代。

宋仁宗时始规定题目必于经史有据。明及清初不试诗赋。乾隆二十二年(1757),于乡会试加试五言八韵诗。格式限制比前代更严,出题用经、史、子、集语,或用前人诗句或成语;韵脚在平声各韵中出一字,故应试者须能背诵平声各韵之字;诗内不许重字;语气必须庄重;题目之字,须在首次两联点出,又多用歌颂皇帝功德之语。试贴诗:诗体名。也称“赋得体”。起源于唐代,由“帖经”、“试帖”影响而产生,为科举考试所采用。大都为五言六韵或八韵的排律,以古人诗句或成语为题,冠以“赋得”二字,并限韵脚,内容必须切题。清代限制尤严。

格律要求

乡、会试用五言八韵,童试用五言六韵。限用官韵,用的全是仄起格。

所谓仄起格,就是第一句的前两个字用仄声,第二句前两个字用平声,叫做“仄起平收”,简称“仄起格”,反之即为“平起格”,这实际只决定于第一句第二个字,因为第一句第一个字是可变的。诗的前两联全用“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以下第三四联、五六联和七八联依次循环往复。因第一句不用韵,所以只用八韵,就叫做“五言八韵”。

除首联和末联不用对偶外,其余各联均要求“铢两系称”的对偶。在用韵方面,要严格遵守“八戒”,即出韵、倒韵、重韵、凑韵、僻韵、哑韵、同义韵和异义韵均不能用。

文章结构

试帖诗所以采用八韵排律的形式,就是为了附合当时八股文的结构。每韵上、下两句为一联,首联“破题”,次联“承题”,三联“起股”,四、五联“中股”,六、 七联“后股”,结联“束股”。每联一股,合成八股,正如文章的起、承、转、合。下面我们就以几首试帖诗作为范例,加以说明:

例一:惊雉逐鹰飞(王廷绍,嘉庆己未翰林)

百中虚文囿,苍鹰掠地归;(破题)

如何惊雉影,翻逐鸷禽飞;(承题)

色木罹罗避,心偏窜野违;(起股)

多因魂未定,不识计全非;

路问金眸疾,风卷铁距威;(中股)

几番愁侧翅,一瞬失残翚;

抱木猿犹转,藏林鸟亦稀;(后股)

山梁无猎羽,好自惜毛衣。(束股)

例二:阴阴夏木啭黄鹂(李惺,嘉庆丁丑翰林)

长夏千章木,浓阴百啭鹂;(破题)

双襟黄似绣,一带绿成帷;(承题)

叶暗伫踪久,枝高送响迟;(起股)

舌尖风剪剪,身外雨丝丝;(中股)

坐宛遮云母,歌能斗雪儿;

好音难自閟,炎景不曾知;(后股)

杨柳三义路,樱桃四月时;

幽情烦鼓吹,写出画中诗。(束股)

破题和承题

科考命题,只是撷取前人诗中的一句,或择取一个典故、一个成语。应试者如果不知命题的出处,也就无从着笔了。前面所举例一命题《惊雉逐鹰飞》,出白庚信《冬狩行应沼诗》之“惊雉逐鹰飞,腾猿看箭转”,例二命题出自王维《积雨辋川庄作诗》之“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以上两首诗的破题和承题,就是把命题的用字拆散分布在第一、二联内。第一联把命题的用字抽用了一部份,所以称做破题,因为是起了破整的作用;第二联则将所余各字凑合上去,所以又称做承联,因为起到了完整的作用。这很像清末民初盛行一时的“诗钟”的嵌字格,与“碎锦格”的区别只是七言两句与五言八句之分而已。我曾往北京诗钟协会提出,诗钟的来源是否即滥觞于应制诗破题的问题,因为当时作诗钟游戏的那些位前辈,全是出身于科举的。

我们还应该说明,试帖诗的破题与唐宋的起首破题毫无关系,作法也完全不同。那一种破题是要求从意思上将题衬托出来,并不直接点题。今举《六一居士诗话》的一段话为例“梅圣俞赋河豚诗云‘春州生荻芽,春岸飞杨花。’河豚食絮而肥;南人多以荻芽为美,破题两句,已道尽河豚佳处”云云。可见彼破题非此破题。

嘉庆癸酉举人杨庚,功名虽然不高,但其破题、承题却颇有可观,今摘录他所作几首试帖诗的前四句如下:

得剑乍如添健仆

觅得芙蓉剑,豪情乍觉舒;随身添自若,此仆健如何?

绿杨花扑一溪烟

万绿阴浓处,纷飞夹岸花,杨垂三月暮,烟扑一溪斜。

隔岸渔家尽绿杨

看尽垂杨绿,依依隔水涯,小桥通野岸,矮屋任渔家。

想君孤棹泊溪桥

溪上人家远,桥边客棹孤;想君当晚泊,别我正前途。

门垂碧柳似陶潜

五柳低垂碧,陶潜旧隐居,问谁门掩映,似此树扶疏。

以上各例,可谓能手佳作。像这样多字的命题,并不要求每个字全嵌在承、破题上。此外也可以用假借的方法暗中点出,如《霸桥风雪中,驴子背上》(王廷绍):

北风吹灞水,桥上雪飞时。吟客肩初耸,山公背最宜。

用驴的别名“山公”代替了驴子。又如《同学少年多不*》(路德,嘉庆己巳翰林):

转眄雪泥隔,光阴急似梭。旧交同学在,新贵少年多。

用“新贵”代替了“不*”。

运用典故

试帖诗除要求对仗工稳外,最难以掌握的便是用典,又叫做用事,就是要求所用之辞要有出处,或是历史典故,或为前人用过的辞句。用典还切忌牵强、堆砌和冷僻,讲究正用、借用、明用和暗用,要求“熟事用之生新,僻语用之无迹”,以至“连类比附”等等手法。但当时考官因不明考生“用事出处”,斥为“用事冷僻”而名落孙山的亦或有之。今仍以例一和例二两诗的“用事”为例,亦可由此而见一般。

例一:惊雉逐鹰飞

文圃 《文心雕龙·风骨篇》:“未乏风骨,则雉窜文囿。”

苍鹰掠地 苏轼《祭常山回小猎诗》:“趁兔苍鹰掠地飞。”

鸷禽 《易·通卦验》:“鹰者,鸷杀之鸟也。”

例二:阴阴夏木啭黄鹂

百啭 贾至《早朝大明宫诗》:“百啭流鹰绕建章。”

双襟 《法苑珠林》:“衲謱别双襟同缺。”

风翦翦 韩径诗:“侧侧轻寒翦翦风。”

避讳与抬头

“避讳”很简单,历代皇帝和孔孟的名字,全不能写出。

“抬头”和我们日常书札的抬头不同。日常书札对于平辈只用“平抬”,即空一个字;对尊长用“高抬”,也只是另起一行,叫做“抬一头”;如高出一个字的位置,叫做“抬两头”。试帖诗遇到与皇帝有关的字时要抬两头,如果直接称谓皇帝便要再抬一头。现以嘉庆戊辰翰林刘嗣绾的试贴诗为例:

此间非捷径,衢路

九霄通。

(《山中宰相》末二句)

客舫径年别,仙查此日横;

丹宸欣可接,

禁树暖云生。

(《枫落吴江冷》末四句)

笥腹痂同嗜,诗肠痼岂容;

圣衷精鉴在,多土尽陶镕。

(《胸中左癖》末四句)

其中,“丹宸”(或“枫宸”)、“圣衷”都是直接指皇帝,所以比只涉及皇帝居处的“九霄”、“禁树”要多抬一头。其他如《—江春水浓于洒》中的“‘君恩’深如许”、《梦笔生花》中的“裳簪‘螭殿’”全要高抬一头,而《木笔初开第一花》中的“尽日向‘蓬莱’”、《懒残煨芋》中的“‘太平’润玉烛”则只抬两头就可以了。如此范例,不胜枚举。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