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喉拟啄木鸟

更新时间:2023-01-05 01:47

蓝喉拟啄木鸟(学名:Psilopogon asiaticus),是须鴷科拟啄木鸟属的鸟类。

形态特征

蓝喉拟啄木鸟额朱红色,其后为金黄色,具一蓝色或黑色横带位于头顶;枕朱红色,头顶前部、下嘴嘴基亦为朱红色;下喉两侧还各具一朱红色点斑。头顶红色两边还各有一黑色纵纹;眉纹、头侧、颏和喉亮铜蓝色。上体草绿色,后颈较鲜亮;背、肩沾橄榄黄色,两翅黑褐色,但翅表面亦为草绿色,且较背深暗。外侧覆羽沾蓝色,初级飞羽黑色,除第一至第二枚初级飞羽外,其余初级飞羽外翈基部蓝绿色,端部淡黄色;尾羽深草绿色,胸、腹等下体淡黄绿色,微缀铜蓝色

虹膜褐色或红褐色,眼周裸露皮肤橙色,嘴角褐色或角绿色,先端近黑色,基部淡黄色,脚和趾灰绿色或黄绿色,爪黑色。

大小量度:体重♂70-87克,♀70-90克;体长♂199-231毫米,♀205-227毫米;嘴峰♂22-25毫米,♀23-26毫米;翅♂100-106毫米,♀99-104毫米;尾♂68-76毫米,♀62-75毫米;跗蹠♂24-27毫米,♀24-26毫米。

栖息环境

蓝喉拟啄木鸟主要栖息于海拔2000米以下的中低山地、丘陵、沟谷和山脚平原地带的常绿阔叶林中,也出现于林缘和村边乔木树上。

生活习性

蓝喉拟啄木鸟常单独或成对活动,偶尔亦见成小群在一起觅食,特别是在食物较为丰富的地方。食饱后多隐藏在乔木树冠层枝叶丛间,并不断发出“哥多罗、哥多罗、哥多罗”清脆而响亮的叫声。主要以榕树和其他树木果实种子和花等植物性食物为食,也吃少量昆虫和其他动物性食物。

分布范围

世界分布:分布于中国、印度缅甸泰国、老挝、越南和印度尼西亚。

中国分布:分布于云南西部、中部、南部和东南部,以及贵州和广西。

繁殖方式

蓝喉拟啄木鸟的繁殖期为4-6月。通常营巢于茂密的森林中树上,有时也在有稀疏乔木树的林缘和农田地边树上营巢,为洞巢,由亲鸟自己凿洞为巢,通常选择死树或腐朽的树木凿洞。洞口距地高3-15米。每窝产卵3-4枚,有时多至5枚。卵白色,大小为27-30毫米×19-22毫米。雌雄轮流孵卵,雏鸟晚成性。

亚种分化

(以上内容来自:)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蓝喉拟啄木鸟已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6年 ver 3.1)——无危(LC)。

种群现状

蓝喉拟啄木鸟在中国分布区域狭小,种群不普遍。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