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剧音乐

更新时间:2023-12-09 13:45

舞剧音乐 (music in dance-drama) 作曲家为各种类型的舞剧所写的音乐。在西欧,主要的舞剧音乐是芭蕾音乐。此外,还包括民族舞剧与现代舞剧所用的音乐。著名舞乐有《火鸟》、《彼得鲁什卡》等

芭蕾舞剧

芭蕾舞剧(ballet,意)由舞蹈演员身着剧装在音乐伴奏下表演的戏剧。起源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后传入法国获得极大发展。最初的法国芭蕾舞剧音乐不仅有器乐,还有歌唱和朗诵,因此可看作是歌剧的前身(当时的歌剧中也有芭蕾舞,此传统一直延续到19世纪末,并影响到意大利歌剧)。19世纪中叶以后出现大量优秀的芭蕾舞剧音乐,如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斯特拉文斯基的《火鸟》等

发展历程

芭蕾音乐 芭蕾的起源可回溯到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当时每逢各种节日,宫廷中常有持续5、6小时的盛

宴,宴会中插有一系列演出,包括音乐、诗歌、哑剧及舞蹈。一般认为,1489年在意大利托尔托纳庆祝米兰公爵婚礼的宴会上所演出的音乐舞蹈《金羊毛的故事》,可算是芭蕾的雏型。当时的舞蹈主要是宫廷舞蹈,使用的音乐不详。

16世纪时,这种娱乐样式由意大利传到法国。1581年在法国演出了《王后的喜剧芭蕾》是芭蕾与戏剧相结合的产物。其脚本及音乐至今仍存。音乐中还包括歌曲,为“宫廷芭蕾”之始。在17世纪中叶以前,宫廷芭蕾相当盛行,已有专人作曲,但乐谱流传至今的很少。

17世纪中叶,法国在路易十四的提倡下芭蕾盛行,1661年建立了皇家舞蹈研究院,院长J.-B.吕利是作曲家兼舞蹈家,他写了20多部新芭蕾音乐。1664年,吕利与莫里哀共同创立了“喜剧芭蕾”的样式。1669年法国又建立了皇家音乐研究院,促进了芭蕾音乐的专业化。后来,它与皇家舞蹈研究院合并组成巴黎歌剧院,芭蕾成为正式的剧场艺术。1673年吕利转向歌剧写作,将芭蕾引入歌剧之中,由此形成了歌剧(尤其是大歌剧)中必须插入芭蕾的惯例。J.-P.拉莫曾创设一种“歌唱芭蕾”,将戏剧加以简化,以强调舞蹈。

18世纪以后,芭蕾逐步与歌唱分离,成为独立的艺术(但歌剧中的芭蕾仍存在),并流传到欧洲各国,当时所用的音乐流传至今的不多。古典作曲家如C.W.格鲁克、W.A.莫扎特、L.van贝多芬均曾写过芭蕾音乐,尤以贝多芬的《普罗米修斯的创造物》更为著名。

上述这个阶段通称为古典芭蕾时期。芭蕾音乐的样式大致已经定型,约可分成 3种类型,即:①古典舞曲,用于烘托气氛的群舞;也用于表现剧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如独舞、双人舞等。②由民间舞曲发展而成的性格舞曲,如西班牙舞曲、马祖卡舞曲等。③伴奏哑剧性表演所用的各种音乐及场景音乐。此外,还要加上序曲或前奏曲、幕间曲、终曲等。

19世纪初进入浪漫芭蕾的时期。芭蕾的题材逐步转向浪漫主义,在欧洲各国得到迅速发展。女子舞蹈在芭蕾中的地位有所提高(在古典芭蕾中以男演员为主),并出现了一批名演员。足尖舞也变为主要的芭蕾技巧。较重要的浪漫芭蕾音乐有法国的A.亚当的《吉赛尔》,L.德利布的《葛蓓莉亚》与《希尔薇亚》等。另外也出现了由器乐曲改编而成的芭蕾,如根据F.F.肖邦的 7首钢琴曲编成的《仙女们》,C.M.von韦伯的钢琴曲《邀舞》1841年被插在他的歌剧《魔弹射手》中作为芭蕾音乐,1911年又被改编为舞剧《玫瑰幽灵》。П.И.柴科夫斯基对提高芭蕾音乐的艺术性作出过重要贡献。他所作的 3部舞剧音乐《睡美人》、《胡桃夹子》和《天鹅湖》将交响音乐的特征,特别是主题发展变化的手法引入到芭蕾音乐中,使音乐成为芭蕾舞的“灵魂”。自此以后,音乐就在芭蕾中起了主导作用。

中国芭蕾舞剧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芭蕾得到了发展。1958年7月1日,北京舞蹈学校首次上演了《天鹅湖》。1959年冬,中国第 1部芭蕾《鱼美人》(吴祖强、杜鸣心作曲)在北京公演,获得很大成功。1964年又出现了根据同名电影改编的《红色娘子军》(吴祖强、杜鸣心、施万春等作曲)和根据同名歌剧改编的《白毛女》,得到舆论界的好评。近年来又出现了不少芭蕾新作,如根据中国文学名著改编的《魂》、《阿Q》、《林黛玉》、《雷雨》和外国文学名著改编的《卖火柴的小女孩》、《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等。

民族舞剧

根据各国民族的传统舞蹈发展而成的舞剧,一般不使用足尖舞的技巧。在世界上较受人注意的是印度和中国的舞剧。

印度民族舞剧

印度舞蹈的历史有2500年以上,并一直与戏剧相结合,对东南亚各民族舞蹈有深远影响。印度舞蹈流派甚多,主要有4种:①婆罗多舞,起源于宗教祭祀舞蹈;②卡塔卡利,起源于印度南方;③卡塔克,印度北方的宫廷舞;④曼尼普里,起源于古代宗教舞蹈。印度诗人R.泰戈尔自己作曲写词编舞,将 4种流派结合起来。舞蹈家U.香卡与库蒂对发展印度舞剧作出贡献。前者编有舞剧《那利泰》,后者编有《吉特拉》、《中国的诞生》等。近年来,印度的舞剧大多与电影相结合,剧目甚多。

中国民族舞剧

中国的民族舞剧集中了中国民族舞蹈的特点,又融合了中国戏曲、特别是昆曲与京戏的舞蹈动作,还部分吸收了芭蕾手法,自成一格,独具特色。中国第 1部成功的民族舞剧是《宝莲灯》(张肖虎作曲)。1962年又出现了《小刀会》(商易作曲),这两部舞剧都摄制成影片,受到观众欢迎。近年来又陆续出现了一批很有影响的作品,如《奔月》(商易作曲)、《凤鸣岐山》(刘念劬作曲)、《丝路花雨》(焦凯、呼延、韩中杰作曲)、《红楼梦》(石夫作曲)、《远山的花朵》(彭涛曲)等。

中国舞剧代表

《和平鸽》编剧:欧阳予倩,(1889——1962)编导:戴爱莲、高地安(1912——)等;作曲:章彦、刘式新等;首演者:中央戏剧学院附属舞蹈团(1950——1952),新中国第一个专业舞团,女主角:戴爱莲饰和平鸽;男主角:丁宁饰工人;主要配角:赵恽歌饰战争贩子。

这部舞剧的创作题旨萌发于斯德哥尔摩和平宣言的发布——为表达中国人民保卫和平的信念而作。戴爱莲扮演的“和平鸽”是具有象征意义的和平使者,她飞到哪里就给人民带去福音,但遭到战争贩子的残害,最后在工人的救助下飞到了北京,受到中国各族人民的热烈欢迎。

建国初期著名戏剧家、舞蹈家、音乐家、舞台美术设计家通里合作推出的这部大型舞剧,不仅在当时堪称文艺演出的盛事,而且对中国舞剧的发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此后,中央实验歌剧院(1952年成立,1963年以此为基础,分别建成中国歌剧舞剧院、中央歌剧舞剧院)曾陆续创作演出了3部小型舞剧《盗仙草》、《碧莲池畔》、《刘海戏金蟾》,它们大都根据民间传说和戏曲剧目改编,在表现形式上对源于戏曲的舞蹈动作进行了初步的提炼改造。这几部小型舞剧的实践,孕育着大型舞剧的诞生。

1954年北京舞蹈学校成立(1978年后,改制为大学——即今日的北京舞蹈学院),先后有多位苏联芭蕾舞蹈专家应邀来中国工作,其中维·伊·查普林(W·Y·CHOPLIN)、彼·安·古谢夫(P·A·GUSEV)都是资深而成就卓著的芭蕾编导艺术家,他们在北京舞蹈学校编导训练班先后执教,比较系统地传授了俄罗斯学派的戏剧性芭蕾舞剧编舞法,新中国第一代优秀的舞剧编导几乎都得益于此类培训班。

首演于1957的《宝莲灯》,是中国当代第一部具有典型意义的大型民族舞剧。它是北京舞蹈学校第一届编导班的进修生在查普林与中国著名京剧艺术家李少春指导下的毕业实习作品。编导:李仲林(1933——)、黄伯寿(1931——)作曲:张肖虎,首演者:中央实验歌剧院舞剧团,女主角:赵青饰三圣母;男主角:傅兆先饰刘彦昌;刘德康饰沉香;主要男配角;孙天录饰二郎神;陈华饰哮天犬;方伯年饰霹雳大仙。

它取材于中国传统神话故事《劈山救母》:向往人间美好生活的仙女三圣母,与书生刘彦昌一见锺情,却受到其兄二郎神的粗暴阻拦。三圣母借用“宝莲灯”的神力,击败二郎神,与刘彦昌结为夫妻生得一子——沉香。哮天犬受二郎神的指使将“宝莲灯”盗走并捉拿三圣母,将她压在华山下。沉香被霹雳大仙所救,练就武艺后,劈开华山救出母亲,一家人终得团圆。

《宝莲灯》依循舞剧的规律将原来的故事结构成:“定情下凡”、“沉香百日”、“深山练武”、“父子相会”、“斗龙得斧”、“劈山救母”等6场,紧扣三圣母反抗封建势力,向往纯真爱情和人间自由生活的主题,充分调动了舞蹈手段,塑造了6个不同的人物形象。其中:三圣母的长绸,刘彦昌的水袖,沉香的剑,霹雳大仙的拂尘以及二郎神及哮天犬的身法技艺……均是在戏曲舞蹈基础上的发展创造,很富于表现力。而“沉香百日”一场所展现的扇子、手绢、“莲湘”(一种带响的花棍)、“大头舞”(假面)……则以丰富多彩的汉族民间舞很好地烘托了欢乐的气氛。

《宝莲灯》对于中国舞剧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开拓意义,在国内外舞坛都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1959年它被拍摄成彩色艺术影片,受到广泛好评。这部作品获“20世纪经典提名”。

1959年首演的《鱼美人》是李承祥(1931——)、王世琦(1932——)、栗承廉(1931——1993)等北京舞蹈学校第二届编导训练班的全体学员,在总导演古谢夫指导下的集体创作。作曲:吴祖强、杜鸣心,首演者:北京舞蹈学院,女主角:陈爱连(A)陈泽美(B)饰鱼美人;王赓尧(A)、孙正廷(B)饰猎人;主要配角:陈铭琦饰山妖。

这部舞剧虚构了一个情节比较简单却易于发挥舞蹈性的故事:美丽善良的鱼美人爱上了勤劳勇敢的猎人,山妖嫉恨他们的美好爱情,在俩人举行婚礼时,施魔法将猎人沉入海底,夺走了鱼美人。猎人识破、拒绝了各种诱惑,鱼美人对爱情坚贞不屈,最后他们在人参老人的帮助下,战胜了山妖,有情人终成眷属。

参加编导训练班的学员们,大都是从全国各地选拔出的优秀舞蹈人才,古谢夫充分发挥学员各自的特长,实行分段创作——汇萃精华,使这部舞剧绚丽多彩,有较高的观赏性。其中:鱼美人与猎人、山妖的双人舞,“海底世界”中的“珊瑚”、“水草”、“珍珠”舞以及诱惑猎人的“蛇舞”……都相当精致——可独立演出。编舞技法的显著进步说明了中国舞剧编导在不断走向成熟。它是中国舞剧探索“洋为中用”的一次成功实践。

《鱼美人》的“首演版”被确认为“20世纪经典”。

同于1959年首演的《小刀会》与《鱼美人》风格迥异。编导:张拓(1924——)、白水(1929——1993)李仲林、舒巧(1932——)、李群(1934——);作曲:商易;首演者;上海歌剧舞剧院,女主角:舒巧饰周秀英;男主角:陈健民饰刘丽川;叶英章饰潘启祥;主要配角:李仲林饰清朝道台吴健彰。

这部作品是上海歌剧舞剧院1956年建院后上演的第一部大型民族舞剧。此后,上海一直是中国舞剧发展的主要阵地。

1979年首演的《丝路花雨》轰动全国。它是新时期舞剧最辉煌的成果之一,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这部舞剧是以赵之洵(1934——)、刘少雄(1933——)为首的庞大舞剧编导群体合力创作而成。作曲:韩中才等;首演者:甘肃省歌舞团(后改为甘肃歌舞剧院,即今日之敦煌艺术剧院),女主角:贺燕云(A)、傅春英(B)饰英娘;男主角:仲明华饰神笔张;李为民饰伊努斯;主要男配角:张稷饰强人窦虎;贾世铭饰市曹。

《丝路花雨》以中国大唐盛世为历史背景,以蔚为壮观的敦煌艺术为文化底蕴,编织了一曲古丝绸之路上的友谊之歌。

《边城》(编导:谢晓咏[1957——]、王端仪[1946——]、王小元[1955——];作曲:杨天解;主要演员:王霞饰翠翠;柳岳波饰傩宋;陶孝发饰天保;何维饰爷爷)获第5届文华大奖。

现代舞剧

现代舞剧 欧洲现代派舞剧,流派甚多。最早为人所知的是I.邓肯。她的舞蹈企图恢复古希腊舞蹈的传统,以独舞为主,群舞只作为陪衬,不使用专门创作的音乐,只利用已有的音乐。此外较知名的现代派舞剧团还有维格曼舞蹈团、格雷厄姆舞蹈团等。M.维格曼的舞蹈不专门请人作曲,强调打击乐的运用。M.格雷厄姆则有专门的创作音乐,如P.欣德米特的《希罗底》、A.科普兰的《阿巴拉契亚山的春天》、W.舒曼的《夜之旅》、S.巴伯的《美狄亚》(又名《心灵的创伤》)等。

舞剧与音乐

舞剧音乐是舞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表现思想内容、发展戏剧情节、塑造人物形象及性格上发挥着重要作用。音乐不但担任舞蹈的器乐伴奏,而且音乐本身具有揭示剧情和刻画角色内心感情的作用,具有较强的独立性。正如人们曾说:“音乐是舞蹈的灵魂。

特点

20世纪欧美的舞剧音乐发展具有与18~19世纪不同的特点。参与舞剧音乐创作的名家多,舞剧音乐作品成为经典之作的亦不少。舞剧题材的广泛性、音乐内涵的丰富性、音乐表现形式的多样性都是前所未有的。舞剧音乐功能的拓展,使欣赏者获得视听互补、总体把握的综合感受与更丰富的审美体验。

芭蕾音乐也常在音乐会中演出,一般以选自芭蕾音乐中的精彩片断的组曲形式出现,也有不加变动而全面演奏的,大大丰富了音乐会的曲目。

详细介绍

舞剧音乐是舞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表现思想内容、发展戏剧情节、塑造人物形象及性格上发挥着重要作用。音乐不但担任舞蹈的器乐伴奏,而且音乐本身具有揭示剧情和刻画角色内心感情的作用,具有较强的独立性。正如人们曾说:“音乐是舞蹈的灵魂。也是作曲家为各种类型的舞剧所写的音乐称。舞剧音乐是舞剧的灵魂,它是表现剧情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可运用比较欣赏法,归纳出舞剧音乐通过塑造人物形象、渲染舞台气氛等手段来揭示和表现剧情。

共和国成立之前,中国没有严格意义上的舞剧音乐创作。建国以后第一批舞剧音乐是从《张羽煮海》(刘式听曲)、《东郭先生》(苏夏曲)这类小型舞剧起步的。到了五六十年代,大型古典舞剧《宝莲灯》(张肖虎曲)、《小刀会》(商易曲)在当时众多舞剧音乐中脱颖而出。其时一批反映现实生活的舞剧作品涌现出来,其代表作为《五朵红云》(彦克等曲)。1959年中国出现了第一部芭蕾舞剧《鱼美人》(吴祖强、杜鸣心曲),至“文革”前,著名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吴祖强、杜鸣心曲)、《白毛女》(严金萱、陈本洪等曲)把中国舞剧音乐创作水平推上了新境界。“文革”中后期,中型芭蕾舞剧《沂蒙颂》、《草原儿女》虽在当时也被定为“样板戏”,但其音乐创作质量远不及《红》、《白》二剧。

新时期以来舞剧音乐创作真正进入了黄金时代。民族舞剧《丝路花雨》(韩中才等曲)、《凤鸣歧山》(刘念勋曲)在音乐创作上各有建树;芭蕾舞剧《魂》(奚其明曲)、《家》(田丰曲)、《祝福》(刘廷禹曲)、《林黛玉》(石夫曲)、《雷雨》(叶纯之曲)、《阿Q正传》(金复载曲)在当时颇有影响。

90年代以来,舞剧音乐创作数量更加可观,约有50 部。《阿诗玛》(万里、黄田曲)、《边城》(扬天解曲)、《春香传》(朴瑞星、金正曲)、《丝海箫音》(吴少雄、林荣元曲)、《森吉德玛》(王竹林等曲)、《南越王》(石夫曲)、《远山的花朵》(彭涛曲)等,都是获“全国文华音乐创作奖”的作品。这些舞剧、音乐更具有崭新的鲜明的民族个性,以重要的一翼显示着音乐创作的勃勃生机。

代表作品

20世纪的芭蕾呈现出相当复杂的面貌,大致分成法国学派与俄罗斯学派。剧目日益增多,芭蕾音乐也呈现出各种风格流派。在欧洲,重要的芭蕾音乐作品有I.F.斯特拉文斯基的《火鸟》、《彼得鲁什卡》、《春之祭》、《普尔钦奈拉》,M.拉韦尔的《达夫尼斯和赫洛亚》,C.德彪西的《游戏》,法利亚的《三角帽》,B.巴托克的《木雕王子》等。1920年以后在美国也出现了不少优秀的芭蕾音乐,如A.科普兰的《小伙子比利》、《牧区竞技》,L.伯恩斯坦的《自由梦》,W.舒曼的《回头浪》等。在苏联,则有Д.Д.肖斯塔科维奇的《黄金时代》,Б.В.阿萨菲耶夫的《巴黎的火焰》、《巴赫切萨拉伊的泪泉》,А.И.哈恰图良的《加雅涅》与《斯巴达克》,С.С.普罗科菲耶夫的《小丑》、《罗密欧与朱丽叶》、《灰姑娘》等。

20世纪有许多交响音乐被编成芭蕾,被称为“交响芭蕾”,从而扩大了芭蕾的领域,赋予了新的意境。交响芭蕾包括了各种时代风格的乐曲,例如,有古典乐派J.S.巴赫的d小调《双小提琴协奏曲》(后改名为《巴罗克协奏曲》)、贝多芬的《第七交响曲》、肖邦的《第一钢琴协奏曲》、R.舒曼的《狂欢节》、R.施特劳斯的《梯尔·欧伦施皮格尔有趣的恶作剧》、G.马勒的《大地之歌》(改名为《风之影》)、A.勋伯格的《升华之夜》(改名为《火柱》)等。印象派如德彪西的《牧神的午后前奏曲》、拉韦尔的《圆舞曲》、《博莱罗》等等。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