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离镇

更新时间:2023-08-10 16:20

符离镇,隶属于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地处埇桥区主城区北部,东邻顺河乡,南邻汴河街道,西靠淮北市烈山区马桥镇、古饶镇,北接夹沟镇,南距宿州市区10千米,区域总面积140.11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符离镇辖区户籍人口为85632人。

历史沿革

始建于

战国,属

秦代,始建符离县。

汉代,属沛郡。

三国时期,划属谯郡。

隋代,符离县属彭城郡。

唐代,符离县属河南道徐州所辖。

元代,划入宿州。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日伪建立符离特别区。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属淮海省。

1949年初,成立符离区。

1958年9月25日,成立符离公社。

1961年8月15日,恢复符离区。

1965年5月,符离镇升格为县辖区级镇。

1980年1月,撤销符离公社,成立符离区。

1984年6月,符离区、符离镇合并成立新的副县级符离镇。

1992年2月,全省统一撤区并乡,撤销灵寺、褚庄、老符离、丁集、黄山、十里、梅安7个乡和镇办事处,统属符离。

1993年,符离镇属埇桥区。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61年8月15日,符离镇下辖顺河、大秦、灰古、者庄、黄山、王楼、符离、灵寺8个公社和1个符离镇。

1984年6月,符离镇下辖灵寺、褚庄、丁集、黄山、老符离、十里、梅安7个乡。

2011年末,符离镇辖镇南、站东、振兴3个居民委员会,符离、符北、沈圩、杨楼、李桥、横口、灵寺、黄桥、丁集、王楼、褚庄、四山、张楼、清水、尖山、芦村、梁套17个村民委员会;下设257个村民小组。

区划详情

截至2020年6月,符离镇辖3个社区、17个行政村:镇南社区、振兴社区、站东社区、符离村、沈圩村、横口村、符北村、张楼村、梁套村、王楼村、尖山村、清水村、芦村村、黄桥村、灵寺村、李桥村、杨楼村、丁集村、褚庄村、四山村。镇人民政府驻镇南社区。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符离镇地处埇桥区主城区北部,东邻顺河乡,南邻汴河街道,西靠淮北市烈山区马桥镇、古饶镇,北接夹沟镇,南距宿州市区10千米,区域总面积140.11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符离镇地势南低北高,分布60多座小山丘,最高峰位于龙脊山,海拔362.9米。

气候

符离镇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季风明显、气候温和、日照充足、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少雨,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干燥,冬季寒冷少雪。多年平均气温14.5℃。生长期年平均227天。无霜期年平均205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500小时,年总辐射130千卡/平方米。年平均降水量834毫米。

水文

符离镇境内主要河流有濉河、濉引河、唐河、股河、黄润沟。濉河、唐河、股河为东区流向。濉引河北起濉河,南至新汴河。黄涧沟发源于尖山,西北东南流向,经季曹坊流入濉河。境内市级河道长32.9千米。

自然资源

符离镇境内已探明矿藏有白云岩、石英岩、磷矿石、瓷石、碱石、石灰石、紫砂页岩和墨玉,资源储量2550万吨。矿石质量较好,氧化镁含量高,以富矿为主,多为一级品,部分为特级品。植物资源中有木类、竹类、草类、藤类。稀有树种有银杏、松柏、白杨、青檀橡树等。

人口

2011年末,符离镇辖区总人口92981人。总人口中,男性47765人,占51.4%;女性45216人,占48.6%;14岁以下16439人,占17.7%;15~64岁66407人,占71.4%;65岁以上10135人,占10.9%。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92925人,占9.9%;有11个少数民族,共56人,占0.1%。2011年,人口出生率9.5‰,人口死亡率1.9‰,人口自然增长率7.6。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673人。

截至2017年末,符离镇辖区常住人口为95378人。

截至2019年末,符离镇辖区户籍人口为85632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符离镇财政总收入3463.9万元,比上年增长19.3%。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442.4万元,增值税1150万元,企业所得税1016.3万元,个人所得税45.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919元。

截至2019年末,符离镇有工业企业249个,其中规模以上有49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以上的商店或超市120个。

农业

符离镇有农业耕地面积7.54万亩;林地面积56800亩。2011年,农业总产值1.5亿元。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4.2万吨,其中小麦2.2万吨,玉米1.5万吨,大豆2155吨主要经济作物为油菜。2011年,油菜种植面积2430亩。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牛、羊、家禽为主。2011年,生猪出栏30297头,年末存栏29871头;牛出栏696头,年末存栏1567头;羊出栏29903只,年末存栏32282只;家禽出栏172万羽,年末存栏159万羽;禽蛋产量3188吨,其中鸡蛋产量1498吨。

工业

符离镇以食品加工、建筑建材生产加工、板材制造为主的工业体系。2011年,企业实现工业产值337亿元,比上年增长68.5%,实现工业增加值10.3亿元,比上年增长1.2%,上缴税金2716.1万元,比上年增长18.8%,利润4.6亿元,比上年增长1.1%;固定资产投资16.3亿元,比上年增长62.1%。2011年,工业试验区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4家,职工6251人,实现产值34.5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8.6亿元,比上年增长49.5%。

商贸

2011年,符离镇社会商品销售总额10.5亿元,比上年增长12.5%。

金融业

2011年末,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信用联社、中国邮政储蓄银行4家银行和金融机构在符离镇开设了分行或设立了办事处;各类存款余额10亿元,比上年增长20.6%;居民储蓄存款7.2亿元,人均储蓄9639元,比上年增长27.3%;各项贷款余额2.6亿元,比上年增长36.8%。工业贷款1.9亿元,比上年增长35.7%。

邮电业

2011年,符离镇邮政业务收入16万元;全年电信业务收入470万元。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符离镇有幼儿园2所,小学15所,初中5所,高中1所,共有在校生近7000人,专任教师870多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

文体事业

1969年3月,符离镇开通有线广播站,1971年,普及农村广播网。2011年末,全镇有线电视通村率达到95%,数字电视已经开始在镇区推广。符离镇有文化站1个,村活动中心20个,文化专业户76个,文化专业艺术团2个;各类图书室及农家书屋42个,藏书20万多册;符离书画协会现有省级会员8人,市级会员20人,区级会员35人,书画作品在省级以上参展20多次,市级参展60多次。符离镇有体育场地3处。80%的村(居)安装了健身器材。

医疗卫生

2011年末,符离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3个;病床100张。专业卫生人员158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44人。2011年,医疗机构完成诊疗1.08万人次。2011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6%。

社会保障

2011年,符离镇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508户,人数926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486户,人数3242人,支出440.7万元。敬老院3家,床位164张,五保供养405人,其中集中供养164人,分散供养241人;农村医疗救助144人次。参加新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4.65万人,参保率95%。

邮政电信

2011年末,符离镇有邮政网点2个,营业面积138平方千米,投递点4个,乡村通邮率100%。全年投递国内函件4万件,国内汇票业务完成2600笔,国内异地特快专递信件完成4600件,征订报纸18万份、期刊9800册。电信企业1家,服务网点3个,电话交换机总容量1.5万门,固定电话用户19133户,移动电话用户7125户,宽带接入用户1867户。

基础设施

给排水

2011年末,符离镇镇区有自来水厂1座,铺设供水管线9千米,生产能力1万吨/日。年工业用水78.6万吨、生活用水36.5万吨。居民自来水普及率95%,年人均生活用水33.9吨。铺设排水管道4千米,10多条雨水管道。

供电

2011年末,符离镇镇区有35千伏及以上变电所2座。

园林绿化

2011年末,符离镇镇区有绿化用地12000平方米,公园1个,面积0.8公顷,园林绿地面积0.35公顷。

交通运输

2011年末,符离镇镇区有道路14条,总长度30千米,总面积120万平方米,铺装面积100万平方米。五横三纵的主干道构成镇区交通网。桥梁5座。2011年末,镇区开通公交线路1条。运营线路网长度80千米,年客运量500万人次。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符离镇因有离山,山下盛产符草,秦建县时,取符离草为县名,镇由此得名。

风景名胜

皮日休墓

皮日休墓在宿县北顺河集濉河北岸,墓石门尚存,题日:“皮日休之墓’’。

褚庄上龙寺

上龙寺坐落在符离镇褚庄村东丰山之阳,三面环山,一面临水(水库),地势独特。

黄花洞

符离镇东五里处灵寺乡有个黄花洞村,村东有山,山腰有一古洞,因此地有黄花仙女的传说而得名。清代乾隆皇帝下江南,路经此地观看了黄花洞,并留下一首诗:“草色青青云色霞,黄桥湖畔几人家。孤家面临黄花洞,未见黄花见杏花。”

大芳寺

大芳寺隐于符离尖山之北,夹沟五柳之西,符离、夹沟、滩溪、萧县交界处的深山老林,依山而建,此寺建于何时已无从考究,只有残碑上记载着唐王李世民重修过。

地方特产

符离集烧鸡

符离集烧鸡是中国三大名鸡(符离集烧鸡德州扒鸡河南道口烧鸡)之一。符离集烧鸡历史悠久,从野雉起源到驯养成地方麻鸡,从彭祖烹鸡术的发明演变,到“古符离县贡鸡’’的出土发现,以及现代烧鸡制作技术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岁月。1982年,符离集烧鸡在全国食品评比会上被评为优质名特产品。1984年,在全国肉禽蛋制品评比会上蝉联部优,获第一名。1987年,在全国禽制品评比会上三联冠荣获名特产品。

著名人物

葛婴、王雪渔、韩景玉、蔡玉昊、蔡世明、丁梦周、吕士民、丁文昌、徐胜邦。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