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德华·希思

更新时间:2024-09-13 09:55

爱德华·理查德·乔治·希思 (Edward Richard George Heath,1916年7月9日-2005年7月17日),又称泰德·希思(Ted Heath),生于英格兰的肯特郡,英国军人、保守党籍政治家,英国第46任首相。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1916年7月9日,爱德华·希思(简称:希思)出生于英国肯特郡的布罗德斯泰斯地区。

1926年至1935年,就读于肯特郡塔内特拉姆斯盖特的“查塔姆研究所文法学校”。

1935年,凭借自身努力获得奖学金进牛津大学贝利奥尔学院攻读哲学、政治学和经济学,其间加入保守党。

1937年,成为牛津大学保守党协会主席。

1939年,希思成为牛津大学学生俱乐部主席,并获得了哲学、政治学和经济学的学位,同年夏天,前往但泽(现波兰格但斯克)准备攻读法律学位。但是随即希特勒领导德国向波兰发动攻击,全面拉开了二战的帷幕,希思的学业也就此终止。

参加二战

1940年8月,应征加入英国皇家炮兵队。

1940年至1941年,任少尉、上尉、第107重型高射炮兵团团部副官。

1942年冬,升任少校,赴欧洲参加横渡莱茵河等战斗。

1943至1946年,任本土防卫军中校,指挥皇家炮兵队第二团,1944年参加诺曼底登陆作战。后又曾任伦敦塔炮台监守三年。

1946年8月,复员。

竞选议员

二战结束后,由于希思在公务员考试中名列前茅,被派往民航部,成为一名文官,在长期计划管理局工作。

1947年11月,辞去公务员工作,以便在1950年大选中竞选议员。

1948年1月,任《教会时报》新闻编辑。

1949年10月,进入布朗-希普利银行当试用员,同时参加竞选活动。

1950年,在伦敦贝克斯利选区,以25854票对25721票的成绩成功当选下议院议员。

进军政界

1951年2月,任保守党助理党鞭(即助理督导员),12月,辞去在布朗-希普利银行的工作。

1951年11月至1952年5月,任财政部首席专员。

1952年5月至1955年5月,任保守党副总党鞭。

1955年5月至1959年10月,任财政部政务次官,保守党党鞭。

1959年10月至1960年7月,任劳工大臣。

1960年7月至1963年10月,任掌玺大臣,主要负责欧洲政策。

1961年至1963年,任英国加入欧洲共同市场谈判的英国代表团团长。

1963年10月至1964年10月,任工业、贸易和地方发展大臣。

1964年10月至1965年2月,任影子大臣,保守党政策咨询委员会主席。

1965年2月至1965年7月,任影子财政大臣。

1965年8月,希思竞选保守党领袖一职获得成功,并且成为了英国自19世纪到当时最年轻的保守党领袖。

出任首相

1970年6月,在英国大选中,保守党获得330个席位,比工党多出30席,成功成为执政党,而党首希思得以入主唐宁街10号,出任首相。

1974年2月,在伦敦锡德卡普地区再次当选英国下院议员。

1974年,在罢工风潮中,希思主动发起了名叫“谁来管理英国”信任投票,结果输给了工党的哈罗德·威尔逊。随后在与自由党的组建联合政府的谈判未果后,希思被迫于3月辞任首相。

辞任之后

1975年,希思在保守党党首竞选中输给了撒切尔夫人

1983年6月,在伦敦老贝克斯利和锡德卡普地区再次当选英国下院议员。

1992年4月,因在当时的下议院中,希思为任职最久的议员(42年),当选为“下议院之父”,并保持这个头衔到2001年。

2001年,希思在担任议员50多年后退出政坛。

2005年7月17日,因为严重的肺栓塞,希思在威尔特郡索尔兹伯里地区的家中去世,享年89岁。

为政举措

政治方面

1971年2月,希思政府发表了题为《英格兰的地方政府》的白皮书,提出较为保守的改革意见。翌年9月,议会通过了新的《地方政府令》,将全国地方政府分为2~3级。高一级为,低一级为区;其中乡郡又划分为教区。英格兰和威尔士共有53个郡,包括6个城市郡、47个郡和大伦敦市;它们共辖36个市区、333个郡区、36个伦敦市区和伦敦城。

这次改革将原先的数百个郡级市撤销,大多并入它们周围的郡。新设6个城市郡是利物浦曼彻斯特伯明翰利兹布雷福德设菲尔德纽卡斯尔桑德兰,每个城市郡都是以一两个较大城市为中心,包括若干小城镇和郊区,形成专门的城市管理系统。城市郡之下的市区也比先前的城区大得多,拥有更多的权力和实力。除了6个城市郡之外,英格兰设39个郡,威尔士有8个郡。新的郡比以往要大些,类别简单划一。教区依旧存在,大多由几个教区合并而成。教区议会能够提供体育设施和村公所。在威尔士,各社区设有议会。

早在1963年,原来的伦敦郡就已改为大伦敦,并且作了区划调整。1972年的改革承认了这一现实。《1972年地方政府令》颁布后,政府又做了一些准备工作,自1974年4月开始实施。同年还颁布了《北爱尔兰地方政府令》,将北爱尔兰原来的73个地方机构减至26个,按照比例代表制选举产生。

1973年,希思政府继续颁布《苏格兰地方政府令》,将苏格兰1929年以来的400多个地方政府机构重新划分,设置了2级3类区域机构,它们是:9个大区机构,下辖53个区机构和3个岛区。其中最大的斯特拉斯克莱德区又称格拉斯哥大都市区,人口多达250万;全区分为20个行政区,其中最大的行政区有85万居民。人口最少的大区仅有10万居民,居民最少的高地行政区仅有9000居民。3个岛区居民各在2~3万之间。在第二级行政区之下,是1350个社区。

社会方面

1973年,希思政府主持修订并通过了新的“社会保障法”,取代了60年代以来的“国家保险法”。其内容规定,失业者可依靠失业保险金和补充补贴来解决生活困难,但前提是失业者必须在失业前曾缴纳超过50个星期的国家保险印花税。如果失业者不具备领取事业保险金的条件,或者失业保险金(只能领取1年时间)已经领完却仍未找到工作,则可以领取补充补贴。但是,如果由于自己故意失业或行为不轨而失业的,或者在本地区能得到其他工作而不去的,则将受到处罚。属于前两者的,取消6周的补贴金,属于后者的,只发给其4周的补助金。希思政府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防止养懒汉或福利欺诈现象的出现。但是在判断当事人是否是故意失业这一问题上,补贴管理机构却往往不能做出准确判断。这也就导致到20世纪70年代末,在生活上依赖补充补贴的英国人已经增加到400万人左右,这一数字在英国总人口中占7.5%。

二战结束以来,英国政府面对因战争导致的住房问题,不断改革,将立法重点放在构建完善住房建设制度,同时承继战前住房管理经验,探索国家住房管理新方法,构建多元多样的住房管理法律制度。

希思政府执政时期,陆续推出1972年《住房法》,1973年《房租减免法》,1974年《住房法》,以完善住房制度。1972年住房法着重关注了对贫困家庭的住房补助这一方面。过去,贫困户往往享受“标准住房福利”和“住房补助”双重待遇,分别由社会保障部和地方政府负责,而这在管理上极为不便。而新法将二者一定程度上结合起来,它规定设立一个“托管计划”,社会保障部把贫困户的住房补助交由地方政府管理,并向受益人开具证明,使之成为“住房困难户”,可持证明到地方政府申请住房补助。1974年住房法则将重点落在提升住房质量,改善住房条件上,其开头就指出:“本法是为改善、修整住房而制定”。而这一部住房法的出台也标志着英国住房法的指导思想由保证居民“有房住”转变成保证居民“住的好”的层面上。

经济方面

背景

20世纪60年代末期,英国经济状态低迷,其平均年增长率仅为2.2%,在主要工业国中最低,而同期通货膨胀率高达12.5%,失业率也继续上升。政治上政府权威不断削弱,工会权力不断上升。在这一背景下,1965年,作为反对党保守党的新领袖希思,提出了税费改革,劳资关系改革的新思想,这一在当时带有强烈“右倾”色彩的“希思式保守主义”政策与传统的以凯恩斯主义为指导的国家干预经济形成鲜明对比,轻松帮保守党赢下了1970年的大选。

劳资关系法

在希思执政后,根据其竞选纲领,希思政府很快便修订并于1971年颁布了新的劳资关系法。其原则是劳资双方集体谈判达成的合同在法律上应当是强制性的,设立国家工业法庭(NIRC)监督执行,国家劳资关系法庭(NIRC)有权在发生严重威胁社会和国家经济的罢工前,规定一个为期 60 天的“冷却期”;历史上工会在民事诉讼中享有的法律豁免权应大大缩小,而且只限于“注册工会”。新的劳资关系法案被冀望于遏制支持不合理的工资要求、增加通货膨胀压力的非正式罢工。但由于工会的不支持与不配合,导致政府和劳动力之间的关系紧张。1972年开始,许多行业进行罢工:码头工人,邮政工人,电力工人,甚至清洁工人。这使得政府的政策实施受到巨大阻力,不得不选择搁置法案。而最终,该法案于1974年被废除。

评价

1971年的劳资关系法假定:如果工会权力从总体上得到确认,那么工会就要在劳工行动方面规范它们的会员行为,例如减少未经工会同意的“野猫罢工”;但法案也包括了加强个人权力的条文,使会员的行动受到法律的保护。因此,它造成指导思想一部分是保守主义,一部分是自由主义,这也决定了它在实践中的矛盾与失败,最终使希思的构想化为泡影。

而不可否认的是,希思政府的经济改革是19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自我调整和改革的典型反映,是试图重新界定国家与市场关系一次重要的改革尝试。希思企图利用市场增加企业竞争从而促进经济发展,即实质上是重新调整国家与市场的关系。然而,在整个凯恩斯主义的大背景下,货币主义理论还不成熟,在面临更加严重的通货膨胀和失业问题时,希思政府不得不选择撤退,丧失了坚持改革的决心,从而没有像“撒切尔夫人改革”一样重塑英国。但是它也充分发展了保守主义,对英国保守党“左转”和后来撒切尔主义的形成影响重大。

外交方面

二战结束以后,英国和美国建立起长期战略合作关系—— “特殊关系” (special relationship)。作为冷战时代大西洋联盟的核心,这一双边关系成为当代国际政治中的突出现象。但在希思政府时期,这一特殊关系的发展却充满曲折。

在1970年大选结束,希思政府执政后,尼克松便与希思建立起了亲密的私人友谊。10月,希思邀请尼克松到其位于契克斯的首相乡间别墅做客。英国寻求利用这次机会,一方面试图“构建英美首脑间的紧密私人关系,使总统对希思与英国尊敬有加”;一方面,在不使用“特殊关系”这一术语的前提下,向尼克松表明,英国的欧洲政策既不会影响它对美国的基本态度,也不会减少它对世界事务的兴趣,“在新政府领导下,英国在政策上会与美国走得更近,这也要求它得到美国的相应信任”。而尼克松虽早已意识到英国因衰落而“无法指望其发挥稳定世界形势的作用”,但仍十分看重英国承担的欧洲义务对美国的价值,因此也乐意通过这次访问向外界展示: 尽管英美关系因世界形势变化存在着某些潜在问题—英国为加入欧共体可能会“疏远”与美国的关系,并使共同体与美国的经济纠纷变得更为棘手,但英国尤其是希思政府仍是美国的亲密伙伴。在这次非正式峰会上,由于英美双方都表现出延续合作关系的强烈意愿,会面取得成功。12月,希思访问美国,在两国元首会晤的华盛顿峰会上,希思表示:希望避免强调具有排他性意味的英美“特殊关系”,而代之以象征分享共同文化遗产与利益的“天然关系”。但在后来的中美关系改善、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第三次印巴战争、“欧洲年”、第四次中东战争以及石油危机中,美国并未仔细考虑英国的立场,着力于维护英美关系,从而使得英美关系大幅倒退,陷入低潮。

“天然关系”作为希思外交战略调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极具灵活性与弹性色彩的实用主义外交政策。希思政府试图抓住历史机遇,与时俱进,重新调整并确定自身在西方阵营乃至世界事务中的位置的产物。就其成效而言,它在短期内虽成功地为英国加入欧共体铺平了道路,却未能进一步实现其“构建平等大西洋伙伴关系”,并让英国从中受益的长远目标。大体而言,“天然关系”并不曾背离20世纪60年代以后英国人对大西洋关系的一贯看法,即任何形式的欧洲共同体除了应该作为自我约束的联盟外,更应该作为大西洋共同体的组成部分。而英国通过特殊的盎格鲁—撒克逊关系及其欧共体成员身份,将成为欧洲与美国之间的枢纽。

希思是欧洲团结理念的坚定支持者,而英国虽然本身不是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创始成员国,但它也意识到游离于欧洲一体化进程之外损害了自身的利益。于是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英国两次提出加入共同体的申请,但都因法国的否决而未能如愿。

1970年,希思入主唐宁街10号后,新内阁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重开加入欧共体的谈判。这时的法国领导人已经换成了蓬皮杜。1971年5月,希思访问法国并于蓬皮杜会谈,希思强调了自己对欧洲的认同,表示自己一直在为蓬皮杜的“大欧洲”(Wider Europe)概念而做着努力,而对于英美的特殊关系,希思表示英国看起来更多的和美国联结在一起,但是英国实际上仍是欧洲的一部分。一个月后,各国对英国加入欧共体达成共识。1972年1月,希思在布鲁塞尔的协议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而从1973年1月1日起,英国正式成为了欧共体的一员。

在此前的1972年4月24日,欧共体为应对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对经济衰退造成的负面影响,出台了所谓的“蛇形机制”,即让共同体货币之间的汇率波动控制在2.25%(部分为1.5%)以内。一周后,希思为降低其他欧共体对英国忠诚度的担心,在正式加入欧共体前,即选择加入这一机制。希思本希望通过这一机制增强英国在欧共体内的博弈地位,但由于英国作为后来加入的成员国,不得不面对一些不利的财政机制。随着对共同体预算的贡献率不断增大,英国需要面临国际收支严重失衡的问题。同时,希思政府认为英国经济表现不佳是英镑估值过高造成的,加入“蛇形机制”可以有效转移对内采取强硬经济社会政策所要承受的压力,维护英镑币值的稳定。但事与愿违,希思的愿望不仅落空,而且在强大的投机压力下遭受了重大外汇储备损失,被迫于数周后就退出了这一机制。而后由于英镑带来的危机,1973年3月欧共体的”联合浮动“机制最终也没能让英国加入其中。

英国历任首相中,希思是一个鲜明的亲欧派,他希望英国加入欧共体后,能够在欧洲事务中发挥领导作用。但受到多种因素制约,英国并未能推动欧共体事务发展的“法德联合发动机”转化为“英法德三驾马车”。而由于英国在能源政策,设立地区发展基金等问题上,也与其他成员国有着很多分歧,为此这一时期的英国也获得了“难以对付的伙伴”的封号。

在希思担任首相后,他的外交政策以务实利民为指导。而对于中国,希思看到了英中有着共同的战略利益,即都面临着苏联霸权的威胁;同时个人而言,希思很喜欢中国与中国文化。在这样观念的引领下,希思上台伊始就希望同中国恢复全面外交关系,大力推动中英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的进程。

1971年,英中大使就焦点性问题展开谈判,但由于英国在台湾问题上与加入联合国问题上的模糊立场,两国多次进行磋商,最终英国决定放弃“两个中国”和“一中一台”原则,支持“一个中国”原则。4月,英国关闭了驻台的淡水领事馆。1972年3月13日,中英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关于互换大使的联合公报》,其中明确了英国将完全撤销其在台湾的官方代表机构,也标志着两国恢复了全面的外交关系。

1974年开始,在希思卸任首相后的27年里,26次访问中国,到访过包括西藏拉萨在内的中国所有重要城市。他也是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与中国三代领导人(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都有过密切交往的政治家之一,而和邓小平更是经常见面,“结下了特殊的友谊”。不仅如此,邓小平和希思还一直保持着通信往来,希思曾在通信中介绍英国远程教育情况,受到邓小平的重视,直接推动了中国远程教育的发展。他还积极促进中国和国际公司之间的业务往来,与当时中国国有航运和运输公司——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保持着密切联系。在20世纪70年代,希思的访问对中国而言有着打破多年坚冰、恢复和西方世界交往的重要意义;在80年代,他的访问对香港问题的解决发挥了重要作用。1982年4月,邓小平在会见希思时,全面阐述了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香港成立特别行政区、港人治港和香港现行社会经济制度不变等解决香港问题的原则。1985年4月,在与邓小平谈到台湾问题时,希思说,他认为中国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提出的九点方案是非常合情合理的,他完全支持“一个中国”原则。

民族方面

20世纪60年代以来,北爱尔兰的爱尔兰族人民不断发动民权运动,北爱尔兰的新教徒也逐渐参与进来,经过几次反复,到1969年4月,伦教德里爆发了20万天主教徒同警察之间的大搏斗。同年八月,伦教德里又多次发生两个教派之间的武斗。面这种紧急形势,新上台的希思政府一面出面安抚,甚至屡次撤换北爱的总理,一面派军队进驻北爱尔兰,直接进行控制。1971年8月,北爱当局在英政府支持下,宣布实行《预防性拘留法令》,可任意逮捕被怀疑的人,这更激起天主教徒的反杭。

1972年1月30日,民权协会不顾当局的禁令,在伦教德里组织了有两万人参加的争取民权示威游行,惨遭英军镇压。于是各地爱尔兰族人纷纷举行罢工、罢市、罢课等抗议活动,并筑起街垒和袭击军事目标。北爱尔兰的这一事件,在爱尔兰共和国引起一片愤怒。在首都都柏林有4万人举行示威,焚烧英国使馆。爱尔兰政府向英国提出强烈抗议,并决定全国为死难者致哀。英国政府被迫于3月24日暂停北爱政府的职权一年,由英国政府直接统治北爱。它在增兵北爱的同时,逐步释放被拘留的群众,许诺政治改革和提供财政援助,并重申北爱的归属问题必须经全北爱公民投票决定。而1973年3月的投票结果显示,大多数公民赞成北爱仍留在英国。英政府即公布《北爱制宪建议》的白皮书,于6月28日选出了新的议会,并于11月筹组起第一个由英爱两族“温和派”分掌权力的地方自治联合政府,由原来统治北爱多年的统一党党魁福克纳任总理。

另一方面,同年12月,英政府又与爱尔兰共和国及北爱举行三方首脑会议,达成《桑宁代尔协定》。英国为要拉拢爱尔兰合作镇压“爱尔兰共和军”,它与北爱同意由南北爱尔兰政府部长组成拥有一定行政权力的“全爱尔兰委员会”;爱尔兰则承认北爱现状,并同意只有在北爱多数居民的同意下,才改变北爱的地位,南北爱还成立了“共同法律委员会”,双方不分国境国籍就地审判被捕的恐怖分子,但不引渡。1974年元旦,英对北爱实行为期20个月的直接统治宣告结束,让地方自治政府正式上台执政。但很快,由于北爱尔兰人民对《桑宁代尔协定》的不满,接连举行罢工,使北爱社会经济生活陷于瘫痪。最终,1974年5月上台的工党政府废除了这一协定。

人物荣誉

个人作品

个人生活

家庭生活

希思出生在英国肯特郡一个中产阶级下层家庭中,父亲威廉·乔治·希思是木匠,母亲伊迪丝·安妮·希思是女佣,他是家中的长子。不过,凭借自身努力,希思于1935年进入牛津大学贝利奥尔学院攻读哲学、政治学和经济学。对于自己的求学经历,希思形容那里是个“富家子弟和我们这些依靠奖学金或贷款过活的学生混杂在一起的地方”。不过度过了第一年之后,希思的日子就好过了很多。他获得了贝利奥尔学院的奖学金,在教堂弹奏音乐的活也为他带来了80英镑的收入。钱虽少,却已经足以解困。期间,希思还当上了牛津大学学生俱乐部主席。在英国历史上,很多著名的政治家都出自这个俱乐部。希思终身未婚,但他也曾表示自己对此没有遗憾。

酷爱音乐

希思酷爱古典音乐,他从8岁就开始学钢琴。为此,家境一般的父母就咬牙给他买了一台直立式钢琴。后来希思又加入教堂的唱诗班,学习管风琴。进入牛津大学又成为该校管弦乐团和合唱团指挥。在1991年一次访问俄罗斯圣彼得堡期间,希思在音乐会结束后走入一个餐馆,结果发现一支伴舞乐队演奏的曲子很沉闷。于是希思走上前去,问乐队指挥说他们会不会“拉格调”。随后希思就接过了指挥棒。希思后来写道:“在我们开始演奏后,那些听众都站起来开始跳舞。他们非常喜欢我们的曲子,后来我们不得不又演奏了一次。”

希思还曾担任皇家音乐学院理事会理事、伦敦交响乐托拉斯主席和欧洲共同体青年管弦乐团团长等职,还于1970年担任巴赫合唱团副团长。他指挥过伦敦交响乐团费城交响乐团芝加哥交响乐团柏林交响乐团、日本爱乐乐团等世界著名的乐团。也曾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指挥乐队演出。

帆船运动

希思也是一位出色的帆船运动员。他在1969年购入了首部属于自己的游艇—“Morning Cloud”,并在同年于悉尼荷伯特帆船大赛(Sydney to Hobart Yacht Race)中胜出。其后,他又在1971年和1979年的海军上将杯(Admiral's Cup)带领英国队参赛,当中更在1971年胜出。

人物评价

“希思是中国的老朋友,在西藏问题上,希思多次在公共场合替中国说话,虽然希思心里始终想着英国的国家利益,但这并不妨碍希思致力于推动中英关系不断迈向新台阶。他几十年如一日,坚持对华友好,这在英国是独一无二的,在世界上也不多见。”(中国公共外交协会副会长,前驻英国大使马振岗 评)

“他是一位正直和具有坚定信仰的人,他对自己的选择从不动摇。所有人都会铭记这位了不起的政治家。”(英国51任首相托尼·布莱尔 评)

“他是一位政治巨人。从他的平民出身、他的教育以及他参与选举的事实来看,希思是首位现代的保守党领导人。作为首相,他面临着战后英国的一大堆问题。如果说这些问题最终打败了他,那他在1970年的宣言中已经显示,这些问题最终也会获得解决。”(英国49任首相撒切尔夫人 评)

“他是保守党最后一位曾经参加过二战的领导人。作为党魁、资深内阁大臣以及首相,他为我们国家的政治生活作出了极大贡献。他将被铭记为一位把英国带入欧共体的首相,而他的贡献远远不止这一点。”(英国保守党原党首迈克尔·霍华德 评)

人物纪念

在英国电视剧《王冠》中,由大卫·凯恩斯饰演希思。

人物争议

2015年8月4日,英国警方表示,已故前首相希思被控涉嫌在数十年前性侵儿童,英国多地警方正配合英国儿童保护部门对有关指控进行调查。

针对希思生前涉嫌性侵儿童的指控近日因为一桩关联案件而被曝光。英国一名退休警官近期向英国威尔特郡警察局投诉,称该局在20世纪90年代曾收到有关希思涉嫌性侵儿童的指控,但威尔特郡警方当时没有依法予以调查。威尔特郡警察局4日称,该局正配合英国儿童保护部门收集证据,寻找性侵案件可能涉及的受害人和知情者。

英国媒体报道称,英国伦敦警察局和泽西岛警方也在调查有关希思可能涉嫌性侵儿童的另外一批案件。据称,一名现年65岁的男子声称其12岁时在伦敦被希思“强奸”,而泽西岛警方则将希思列为13名涉嫌性侵当地儿童的“公共知名人物”之一。

但最终,由于没有实质性的证据,这一指控被撤销。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