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厚陵

更新时间:2024-02-03 15:17

永厚陵是北宋第五位皇帝英宗赵曙的陵墓。治平四年正月八日丁巳(1067年1月25日),宋英宗因病驾崩于福宁殿,享年36岁,殡于殿西阶,庙号英宗,群臣上谥宪文肃武宣孝皇帝,八月二十七日癸酉,葬英宗于永厚陵(今河南省郑州市巩义孝义堡)。

墓主英宗

赵曙(1032年—1067年),原名宗实,后改名赵曙,太宗曾孙,真宗之弟商王赵元份的孙子,濮安懿王赵允让的儿子。

英宗幼年被宋仁宗接入皇宫抚养,赐名为宗实。嘉祐七年(1062年)立为皇太子。嘉祐八年即帝位。庙号英宗,谥号体乾应历隆功盛德宪文肃武睿圣宣孝皇帝。

英宗在位期间,任用旧臣韩琦等人,不想改革,但与国和西夏没有发生战争。1067年,病逝于宫中福宁殿。在位四年。

英宗不是仁宗的亲生儿子,本与皇位无缘,但因仁宗无子,才成为北宋第一位以宗子身份继承大统的皇帝。

陵墓规制

厚陵在郑州巩县城区旧名“和儿原”的一块高地上,东南距永昭陵只有500米远近。1982年1月,被公布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经纬度:N34°44'47.23”,E112°58'21.35”。

永厚陵陵台残高15米,底呈正方形,每边长55米,陵前石刻尚残存16件,其中的“望柱”雕刻特别精美,它呈八棱形,每面都有精雕细琢的云龙纹,纹饰细如游丝,流动变幻,为宋陵石雕佳品。

随葬品

永厚陵是史料中关于帝王葬礼最详尽的一座,北宋的一个官员李攸,曾经亲临英宗葬礼,对永厚陵的地宫,陪葬品有非常详细的描述,比如提到了永厚陵是上下两层的石地宫,埋葬了各种冥器以及英宗生前喜爱的一些古玩书籍。

帝王葬礼,尤其是帝王地宫的情况,于历代王朝都是皇家绝密。尽管诸如会要,官史,实录等史料会对帝后陵寝做出一些描述,但是绝对不能是很详细的,这等于给后代盗掘者提供第一手资料。李攸将永厚陵大量的细节写进了自己的笔记《宋朝事实》中,成为后代研究北宋中后期史实的重要资料,也成为了后代盗掘者觊觎厚陵的出发点之一。

盗掘情况

永厚陵历史上曾经遭遇过多次严重盗掘,陵台上有多处盗洞,而且已经严重塌陷。在南宋史料中,曾经提到过南宋使臣出使金朝,路过厚陵的场景,明确提到了永厚陵的下宫为火焚后的场景,当时距离北宋灭亡不过十余年光景。

新中国成立后,永厚陵下宫遗址被巩义气象站和其他单位占据,破坏比较严重,只能发现石狮一对。

封土高度测量为8米,在封土的西侧中间的位置,有一大洞,长度在18米以上。

石刻列表

陪葬墓

在永厚陵北部不远,就是陪葬于永厚陵的宣仁圣烈高皇后。高皇后陵的石刻保存较好,但陵台有一个非常大非常明显的盗洞。据记载,高后陵地宫为上下两层,青石铺漫。有材料认为,中国考古工作者曾从这个洞进入过高后陵的地宫。

陪葬在厚陵西北的还有三座陪葬墓,墓主为英宗另外两个儿子赵灏、赵頵以及一个孙子赵俊,都位于巩义面粉厂附近,而且已经发掘,地面原有石刻现已不在原处。

在永厚陵北500米处(今面粉厂院内),有赵曙儿子吴王颢的墓葬。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