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管

更新时间:2023-08-31 01:20

唐朝政区。全称桂管都防御观察处置等使,设经略观察使1员。驻桂州治(今桂林)。经略观察使兼桂州刺史,领桂、梧、贺、连、柳、富、昭、环、融、古、思唐、龚、象十三州。掌管军、政事务,领戍兵1000名。

沿革

武德四年(621)置桂州总管府,七年改为都督府,永徽(650—655)后隶岭南五府经略使。咸通三年(862)分岭南道为东、西两道,隶岭南西道,并划龚(今平南)、象(今象州、武宣)二州归邕管。辖桂(今桂林、临桂、兴安、荔浦、永福、龙胜)、昭(今平乐、恭城)、蒙(今蒙山)、富(今昭平)、梧(今梧州、苍梧)、浔(今桂平)、郁林(今玉林)、平琴(今玉林境)、宾(今宾阳)、澄(今上林)、绣(今桂平境)、柳(今柳州、柳江)、融(今融水、融安)13州,及纡、归思(均今忻城境)、思顺、蕃、述昆、温泉(均今宜州境)6个羁縻州

官员

卢岳

卢岳自德宗建中二年(781年)至贞元三年(787年)任桂州经略使。“南越犷俗,井税之入鲜具。其布帛之幅、通流之货,悉异中土。府君以美利利之、王制制之。又每岁有西原,(蛮)之警,府君布政,群盗为人。元年春赋人,贞元三年来朝,拜少府监。”卢岳解决了桂州长期不缴赋税的问题。

李佐

李佐自贞元三年(787年)至四年接任桂州经略使,进一步加以整顿。“部内不及朝贡之羁縻州者十八,旧例首领(少数民族酋长)尽子宫署为刺史。一州所贡悉以奉之,其或鱼肉斯人之甚。有来讼者,率以遐远阻险,非文法所及置之。”李佐至任,“公于是易之以中土温良之吏。越人之男女不为所鬻,资产不为所夺,悦而载之,相与禀令,其移风俗如此者,非一”。

王拱

王拱自贞元八年(792年)至十四年(798年)任桂州刺史。先是,“临桂县(即始安县后改名,州治所),城东南十五步有回涛堤,桂江西岸水自岭南流至桂岭。去州二百里,水势极高,每岁三月至五月,大水暴涨,淹浸城池”。“唐贞元十四年刺史王拱筑此堤,长五百五十四步,以捍水势,居人免垫溺之患”。

物产

桂管布

桂管布,即木棉布。“夏侯孜为左拾遗,尝着绿桂管布朝谒。开成(836—840年)中,文宗无忌讳,好文,问孜衫何太粗涩?具以桂布为对。此布厚,可以欺寒。他日,上问宰相:‘朕察拾遗夏侯孜,必贞介之士。,……上嗟叹久之,亦效著管布,满朝皆仿效之。此布为之贵也。”早在长庆年间(821—824年)白居易在《新制布裘》中写道:“桂布白似雪,吴绵软如云。布重绵且厚,为裘有余温。”说明此时桂管布已经流行。

山茶

酉阳杂俎》续集卷8:“山茶,似海石榴,出桂州,蜀地亦有。”

习俗

桂州汉族与壮族杂居,风俗各不相同。《桂林风土记·迁莺坊府廓》:“迁莺坊,本名阜才,在市西门。因曹邺中丞进士及第,前政令狐大夫(令狐定,大中三年(849年)至六年任桂州经略使)改为迁莺坊。”而少数民族风俗别具特色:“每月中旬,年少儿女盛服吹笙相召,明月下以相调弄,号曰‘夜泊’以为娱。二更后,匹耦两两相携,随处相合,至晓则散。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