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拜船坞

更新时间:2023-04-28 14:11

柯拜船坞(现为广州黄埔造船厂厂区),船坞是用老板一一约翰.柯拜(J.J0HVC0VPER)的名字命名的。位于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长洲岛长洲街188号。

船坞历史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英国取得了广州为通岸。1845年,大英轮船公司职员约翰.柯拜(苏格兰人)受公派遣,任公司驻黄埔的代表,负责公司送入黄埔船 只的监修工作。柯拜到黄埔后,从当地的中国人手里租了几个泥船坞,雇用一批中国人从事修船业,很快便由1个监修变成1个工业资本家。为了扩大经营,他将船坞扩建为石船坞,后人称之为“柯拜船坞”。这是外国人在中国开设的第1个造船坞,也是中国近代造船工业的开端。第二次鸦片战争时,黄埔地区人民出于对侵略者的愤怒,曾烧毁了“柯拜船坞”。柯拜本人也被当地人民所虏,后来不知其下落。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清政府失败而结束。1860年,柯拜家属以船坞受到损坏为借口,向清政府勒索赔款12万元。

1861年柯拜的儿子约翰.卡杜.柯拜利用这笔赔款修复和扩建了在黄埔的船坞设备,还成立柯拜船坞公司,拥有4座船坞,其中1座于1862年建成。船坞现于黄埔造船厂内,东征阵亡将士纪念坊西侧的20米处,坞长167.64米,坞口宽为24.38米,深5.19米,四周用花岗石砌成,坞的两边叠着一级级石阶梯。坞口向着新洲河道,为正北方向,此坞有两道浮门,分内外两区,可供2艘小中型船只同时入坞,或1艘5000吨的轮船入坞修理。这个船坞在19世纪60年代被称为“中国最大的石船坞”。

1863年小柯拜将船坞公司转卖给怡和洋行等财团,结束柯拜船坞的历史。该船坞转属香港黄埔船坞公司

文化大革命”期间,黄埔船厂开挖地洞和隧道时,将船坞填塞了将近1/4。后来又在船坞前修了马路,船坞仅剩130.2米,已不能与珠江相通,而且两道浮闸也已拆毁,失去了修船作用。柯拜船坞对研究中国产业工人当时状况和中国造船工业史具有重要的价值。柯拜船坞为广州市的市文物保护单位。

入选名录

2018年1月27日,由中国科协调宣部主办,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承办的“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发布会在中国科技会堂举行。其中,柯拜船坞入选。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