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地铁1号线

更新时间:2024-08-06 11:48

杭州地铁1号线(Hangzhou Metro Line 1),是中国浙江省杭州市的第一条投入运营的地铁线路,由杭州杭港地铁有限公司负责运营,于2012年11月24日开通运营一期、二期工程(湘湖站文泽路站客运中心站临平站),于2015年11月24日开通运营二期下沙延伸段工程(文泽路站(不含)至下沙江滨站),于2020年12月30日开通运营三期工程(下沙江滨站(不含)至萧山国际机场站),其标志色为海棠红。

历史沿革

开通记录

1984年,杭州市有关部门着手研究杭州市轨道交通规划,最初是为解决西湖周围的客流高峰问题而设想建设环湖轻轨。这是杭州市民地铁梦的开端。

1993年2月,杭州市有关部门完成《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方案》,确定杭州市轨道交通网是由东西线和南北线组成的“十”字线网布局。

1995年5月,杭州市有关部门完成《杭州市轨道交通一期工程预可行研究报告》,进一步论证杭州市轨道交通一期工程的线路是“十”字线中的东西线东段加上南北线南段的组合。首次提出部分线路(约6公里)走地下,诞生了真正意义上的“地铁”概念。

1998至2001年,杭州地铁线路根据城市布局进行调整,“十”字线网布局发展成为“C”字型布局,杭州市有关部门完成了市区21公里的一期工程规划。

2001年11月,杭州地铁一期工程线路长度规划里程延长到21.1公里。

2002年3月,杭州市有关部门完成了《地铁一号线工程预可行性研究报告》上报原中国国家计委,线路全长增至51公里。

2003年底,杭州市人民政府将《杭州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上报国家发改委审批;同年12月26日,杭州地铁1号线试验段秋涛路站(今婺江路站)工程开工建设。

2006年4月1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复了《杭州地铁1号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2007年3月13日,杭州地铁一期工程首批车站方案结束公示;3月28日,杭州地铁1号线首批车站随杭州地铁一期工程正式开工。

2008年7月18日,杭州地铁1号线首条隧道开始掘进。

2009年7月19日,地铁1号线乔司南站~客运中心站区间隧道双线贯通,是杭州地铁首个实现双线贯通的隧道区间;9月5日,杭州地铁1号线过江隧道开始掘进;9月27日,杭州市地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与南车南京浦镇城轨车辆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了地铁1号线车辆整车合同,与株洲西门子牵引设备有限公司、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和西门子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组成的联合体签订了牵引、制动系统采购合同;11月28日,杭州市地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与浙江浙大网新集团有限公司签订了杭州地铁1号线信号系统和自动售检票系统合同;12月8日,打铁关站至闸弄口站区间左线隧道贯通,是杭州地铁1号线主城区内首条贯通的地铁隧道;12月26日,七堡车辆段综合体开工建设。

2010年1月10日,杭州地铁1号线首座区间联络通道开工;1月27日,杭州地铁1号线首座联络通道挖通;3月2日,杭州地铁1号线过江隧道左线完成穿江;4月12日,杭州地铁1号线过江隧道右线完成穿江;4月16日,龙翔桥站主体结构首块底板浇筑完成;5月2日,临平站主体结构封顶;8月8日,彭埠站至文泽路8个区间全部贯通;5月17日,杭州市人民政府批复同意杭州地铁1号线34个站点的拟命名方案;10月1日,婺江路站至城站站区间开始掘进;10月12日,龙翔桥站主体结构封顶;10月18日,杭州地铁1号线开始铺轨;12月11日,七堡控制中心地下工程进入主体结构施工阶段;12月15日,10号盾构(武林广场站至文化广场站区间右线)首次穿越京杭大运河;12月23日,杭州地铁1号线首段钢弹簧浮置板道床浇筑完成。

2011年4月10日,杭州地铁1号线江陵路站至富春路站(今近江站)区间隧道双线贯通;4月14日,杭州地铁1号线首列车下线;4月19日,杭州地铁1号线接触网工程全线开工;5月13日,火车东站站主体结构封顶,同日,杭州市人民政府同意批复《关于变更杭州地铁1号线部分车站站名的请示》;7月2日,杭州地铁1号线首次实现送电;7月10日,武林广场站完成主体结构施工;7月18日,西湖文化广场站至武林广场站区间隧道双线贯通;9月27日,杭州地铁1号线下沙段接触网实现送电;10月11日,杭州地铁1号线首台铣挖机在湘湖停车场2号矿山法隧道开始掘进;

2012年1月18日,武林广场站至西湖文化广场站至艮山门站(今打铁关站)区间隧道实现贯通;3月16日,杭州地铁1号线湘湖停车场出入线贯通;3月8日,翁梅站至余杭高铁站区间左线实现贯通,标杭州地铁1号线全线洞通;3月17日,杭州地铁1号线湘湖站至西湖文化广场站实现变电所全部通电;4月10日,杭州地铁1号线正线短轨道贯通;5月6日,杭州地铁1号线全线“电通”;6月,杭州地铁1号线下沙延伸段进场施工;8月7日,杭州地铁1号线人防工程通过专项验收;8月1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商务部批复同意设立杭州杭港地铁有限公司;9月17日,下沙延伸段迎宾路站开始围护结构施工;9月28日,杭州市政府与杭州杭港地铁有限公司签署地铁1号线特许经营协议,特许经营权为25年,其中杭州市地铁集团全资拥有的杭州地铁1号线投资有限公司占51%股份,香港铁路有限公司全资拥有的港铁地铁1号线投资有限公司占49%股份;11月18日至21日,杭州地铁1号线开展免费试乘体验活动;11月24日,杭州地铁1号线(湘湖站至文泽路站、客运中心至临平站)售票运营,其中火车东站暂缓开通。

2013年5月2日,文海南路站进行土方开挖工作;6月1日,杭州地铁1号线运营模式由主支线分线运营同步调整为双主线模式运营;6月30日,火车东站站开通试运营;12月24日,云水站主体结构实现封顶,是杭州地铁1号线下沙延伸段首个完成主体结构的车站。

2014年6月28日,杭州地铁1号线下沙延伸段完成全部车站的主体结构施工工作;7月7日,杭州地铁1号线下沙延伸段文海南路站至云水站区间双线贯通,成为下沙延伸段首个双线贯通的区间隧道;12月30日,杭州地铁1号线下沙延伸段全线“洞通”。

2015年5月5日,杭州地铁1号线下沙延伸段变电所工程首次送电成功;5月18日,地铁1号线下沙延伸段全线“轨通”;6月14日,杭州地铁1号线下沙延伸段完成“冷滑”试验;6月15日,杭州地铁1号线下沙延伸段实现全线接触网“电通”目标;6月17日,杭州地铁1号线列车顺利完成下沙延伸段的“热滑”试验;7月16日,杭州地铁1号线下沙延伸段开始空载试运行;9月2日,地铁1号线下沙延伸段全线变电所电通;9月22日,地铁1号线下沙延伸段信号系统顺利接入既有运营线路;9月23日,地铁1号线下沙延伸段工程档案通过省档案局预验收;9月24日,地铁1号线下沙延伸段同既有线开始共同按照试运营时刻表行车;10月25日,杭州地铁1号线机电设备通过验收,机电工程各系统综合联调完成,正式移交运营;10月29日至31日期间,地铁1号线下沙延伸段工程通过试运营基本条件评审;11月24日,杭州地铁1号线下沙延伸段工程(文泽路站(不含)至下沙江滨站)开通试运营。

2016年12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复《杭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17-2022年)》,杭州地铁1号线三期工程在列,工程自下沙江滨站引出后延伸至萧山国际机场站,线路全长11.5千米。

2017年11月15日,杭州地铁1号线三期工程工可报告获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复。

2018年2月2日,杭州地铁1号线翁梅站东站房投用运营;4月17日,杭州地铁1号线三期全部车站主体结构开工;5月18日,杭州地铁1号线增购项目首列车运抵七堡车辆段;7月12日,滨江一路站进行基坑开挖施工,是杭州地铁1号线三期工程首个进入主体基坑开挖的车站;9月7日,杭州地铁1号线启动工程车架修工作。

2019年7月15日,滨江二路站(今港城大道站)至南阳大道站(今南阳站)区间贯通,成为杭州地铁1号线三期工程首个双线贯通区间。

2020年3月24日,杭州地铁1号线三期工程穿越正常运营状态的杭州萧山国际机场;5月24日,萧山机场站(今萧山国际机场站)主体结构封顶;7月9日,杭州地铁1号线三期工程实现洞通;8月24日,杭州市人民政府批复杭州地铁1号线三期工程车站站名;12月17日,下沙江滨站的列车车厢内线路图终点站更改成萧山国际机场;12月9日,杭州地铁1号线三期工程通过人防工程验收,同月,杭州地铁1号线三期已经通过专家评审,并具备开通初期运营的条件;12月30日,杭州地铁1号线三期工程机场延伸段(下沙江滨站(不含)至萧山国际机场站)开通试运营。

2021年7月10日,杭州地铁1号线(客运中心站至临平站)拆分并入杭州地铁9号线独立成线。

2022年3月31日,港城大道站B、D口、南阳站D口开放使用。

2024年3月6日至3月31日,为配合杭州地铁19号线改造,杭州地铁1号线加开深夜大站快车。7月2日,杭州地铁1号线龙翔桥站改善工程顺利完工。

线路站点

线路参数

车站列表

截至2020年12月,杭州地铁1号线全线共设地下车站33座:

车站命名

截至2020年12月,杭州地铁1号线各站命名如表格所示:

线路走向

杭州地铁1号线东起萧山区萧山国际机场站,南抵萧山区湘湖站,贯穿了杭州东站杭州站杭州萧山国际机场杭州汽车客运中心站武林商圈南阳街道滨江区杭州高新技术开发区、湘湖景区以及西湖景区周边。

运营情况

运营时刻

杭州地铁1号线各站点的首末班车时刻如下表所示。(仅供参考)

运营模式

截至2021年7月,杭州地铁1号线采用大小交路运营模式,其中大交路运行区间为湘湖站至萧山国际机场站,小交路运行区间为湘湖站至下沙江滨站。

客运流量

2012年,杭州地铁1号线日均客流量为15万人次。

2014年,杭州地铁1号线日均客流量为38万人次。

2015年,杭州地铁1号线日均客流量为48.5万人次。

2016年,杭州地铁1号线日均客流量为53.7万人次。

2017年,杭州地铁1号线日均客流量为61.6万人次。

2018年,杭州地铁1号线日均客流量为74.9万人次。

2019年,杭州地铁1号线日均客流量为82.2万人次。

设备设施

车辆设施

杭州地铁1号线列车为4动2拖6辆编组的B型车,由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和杭州中车车辆有限公司制造,车体为全焊接铝合金结构,结构设计寿命不小于30年;单辆车长19米、宽2.8米、高3.8米,4动2拖6辆编组,直流1500伏架空接触网受流。整车平均国产化率达到70%以上,牵引系统平均国产化率达到40%以上;列车运行的最高速度为80千米/小时,全线平均旅行速度不小于37千米/小时。

杭州地铁1号线列车在车内设计中,座椅端部挡板的设计创意来自杭州市花——桂花的花瓣,而整个扶手造型像一叶船帆,线条流畅、柔和。座椅的安装位置,各扶手的大小、高度都是严格按照中国人的身材设计,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要求,保证乘客在乘坐地铁时的舒适和安全。

杭州地铁1号线列车还设有老弱病残孕专座和轮椅位。同时,车辆除提供语音报站信息外,还利用动态电子地图、大屏幕液晶显示器、LED显示屏提供到站信息,液晶显示器还能够实时播出新闻、气象等电视节目。

杭州地铁1号线列车通过车辆网络控制,实现了车辆高度智能化,做到了车辆在司机监控下的自动驾驶。另外,车辆广播可以根据背景噪音自动调节音量的大小;车辆空气弹簧可根据乘客数量的多少自动调整车厢地板面的高度;列车还可以自动调节客室内的温度和新鲜空气量;在信号系统的控制下,列车自动停车的精度可控制在25厘米以内。

运行系统

截至2020年12月,杭州地铁1号线共设3处车辆基地,分别为七堡车辆段综合维修基地、湘湖停车场以及南阳停车场:

截至2020年12月,杭州地铁1号线正线信号采用浙大网新公司提供的CBTC(无线移动闭塞列车自动控制系统)列车控制系统,于2013年10月31日启用CBTC运行模式,包括列车自动监控子系统(ATS)、列车自动防护子系统(ATP)、列车自动运行子系统(ATO)、计算机联锁子系统(CBI)、数据通信子系统(DCS)、计轴以及其他配套设备。系统还提供了连续式ATP功能丧失情况下的点式ATP列车超速防护系统。在CBTC模式下,由电脑系统控制线上运行的车辆,电脑系统更精准地知道每台车的位置和速度,并向车辆发出速度、距离的指令,确保车辆保持安全的距离和行车速度。

截至2020年12月,杭州地铁1号线供电设施由主变电所、牵引降压变电所、降压变电所以及跟随所组成,其中主变电所包含铁新业变、铁工农变、铁近江变、铁迎宾变、铁南阳变5座。

截至2012年11月,杭州地铁1号线配备有自动售检票(AFC)系统,该系统主要由清分中心系统、线路中央计算机系统、车站计算机系统、AFC现场设备和车票组成。

截至2012年11月,杭州地铁1号线接入七堡控制中心。七堡控制中心位于七堡车辆段综合维修基地南侧。控制中心设有行车调度,按照时刻表实时监控全线列车运营的各个细节;环控调度,负责车站以及轨行区间温湿度、消防等设备的监控;电力调度,负责列车牵引供电以及地铁站供电监控。

服务设施

截至2012年7月,杭州地铁在1号线内设置了60台自助售卖机,主要经营范围为饮料和包装食品。

杭州地铁1号线车站内的卫生间多数集中在站厅层(非乘车区域),有需要的乘客需及时询问站内工作人员。

杭州地铁1号线车站的出入口站厅右侧设置有自助售票机,可投放硬币或纸币买票;每个车站还设有票务室,可人工买票及旅客咨询;每个车站除普通检票机通道(净宽55厘米)外,携带行李或乘坐轮椅的乘客,可从宽通道检票机(通道净宽90厘米)通行。

截至2012年10月,杭州地铁1号线实现2G、3G、4G无线信号覆盖,在4G网络下,手机终端下载速度可达17M左右,电脑终端下载可达40M左右,上传速度达7M。乘客只要拥有4G终端或者有4G转换WIFI的设备,无论是在站台、还是在飞驰的列车上,均可以方便迅速地连接上4G网络。此外4,G通信系统还能提供足够的系统容量用于视频监控等其他各类公众业务。

文化特色

车站设计

杭州地铁1号线在车站设计中融入艺术元素,截至2012年11月,沿途设有11座特色车站。

杭州地铁1号线车站打造“山水”理念。其中,武林广场站四周墙上,用青铜材质的壁画浮雕,展示春夏秋冬四季的葵花。春阳的主色为绿色,夏日的主色为橘色,秋艳的主色为红色,冬暖的主色为灰色;城站站站厅两侧墙面的红色车轮,滚滚驶来。车轮上的浮雕,讲述着城站的历史变迁;定安路站主题是《西湖新天地》。南宋秘色瓷釉的青绿色,铺成湖水。湖水之上,不锈钢的浮雕描绘着西湖景致。步移景异,平湖秋月、断桥等;近江站可让乘客感到钱塘潮水翻滚而来。墙面上,是云山水的混搭,写意画的手法,展现着钱江潮的气势和地域的灵秀;文泽路站以活字印刷演绎校园青春。彩色烤瓷,拼成舞动的男女,充满了活力。

杭州地铁1号线候车座椅,为长2.1米、宽0.6米的长方形候车凳,安装于站台上,重达1.3吨—1.5吨,一共有8种图案,每两个站,共用一种图案。而曲边形的石凳,除了形状相似,图案都是唯一的,一站一特色,和所属站点公共艺术墙主题相映衬。

文化活动

2018年,杭州地铁1号线启动地铁公共艺术馆活动,如“湿版摄影术展览”、“大师书信展”、“原创设计展”等。未来,地铁不仅仅是一种运输工具,杭州地铁1号线还将呈现书画车站、音乐车站、文艺车站等多样式的“地铁公共艺术馆”,将帮助艺术走出传统美术馆,正走进大众生活,为乘客的出行增添更多的乐趣,也将作为城市文化传承和延续的纽带,体现杭州的城市精神。

主题专列

2023年9月,6列杭州文旅“人间天堂·最忆杭州”主题地铁专列启程,其中包含杭州地铁1号线列车。专列以艺术化、文化性和互动性为核心,将三大“世界遗产”、“三江两岸”黄金游线、宋韵寻踪、茶都体验、古镇旅游、亚运场馆打卡游等杭州特有的东方文化记忆与体验场景,浓缩于整节地铁车厢之中;将西溪、大运河、湘湖、龙坞茶镇、天目里、富春山居、千岛湖、亚运场馆、国家级匠心非遗与南北乡野闲趣等杭州的千年文化之韵、江南山水之美、时尚活力之风,巧妙地融于其中,搭建了一幅流动的画卷;带领中外游客走进杭州的烟火日常,发现城市的人文魅力。

2023年6月1日下午,一列以“今天的浪漫是国漫”为主题的动漫地铁专列从杭州地铁1号线湘湖站发车;在接下来1个月时间里,这辆动漫专列穿梭在杭州地铁1号线的各个站点,幸运的乘客会在出行的路上,就能与这趟地铁浪漫地相遇。首度成为动漫节副会场的中国动漫博物馆将自己的吉祥物“云小漫”带上了这趟地铁专列,星巴克也作为跨界小伙伴参与其中;更值得一提的是,迪士尼首次加盟了动漫地铁,其出品的《疯狂元素城》首次在动漫地铁车站和列车里展示,还将在第十九届中国国际动漫节上亮相。

2022年12月6日起至12月11日,以“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为主题的“茶文化”专列在杭州地铁1号线上线;“茶文化”专列共有6节车厢,每节车厢各有不同,通过文字与图片的形式展示了浙江入选的6个非遗项目:绿茶制作技艺(西湖龙井)、绿茶制作技艺(婺州举岩)、绿茶制作技艺(紫笋茶制作技艺)、绿茶制作技艺(安吉白茶制作技艺)、庙会(赶茶场)、径山茶宴,主办方希望市民在乘坐地铁的同时,近距离“触摸”浙江深厚的茶文化底蕴。除了现场呈现的内容,大家还可扫一扫地铁上的二维码,通过线上平台了解更多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

2021年11月3日,一辆以“2021宋韵文化节”为主题地铁专列在杭州地铁1号线首发。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市民朋友在通勤路上也可以“邂逅”宋韵;“宋韵”地铁专列是一趟全景包车,每一节车厢都有一个小主题。该专列在车身、车顶和地面也全面布设了宋韵文化元素,就像移动展厅一样,让市民感受到南宋韵味。

2017年5月17日,杭州地铁1号线的青春专列启动;两列青春专列共12节车厢上写满了毕业生们对自己母校的真情告白。这些告白的字句都是通过网络征集的,许多乘客看了都拿起手机合影留念。不管是毕业多年、即将毕业,还是初入大学,地铁1号线这两辆青春地铁专列开往了每个人青春印象的深处,勾起了大家对母校、对青春无法言说的记忆。

2017年3月20日至4月16日近一个月时间里,这趟“乐评专列”都将会在地铁1号线上运行。这趟列车的主题为“乐评专列:看见音乐的力量”。地铁列车以红色为主色调,还有一些声波符号的点缀,车厢里的各个角落都散布着煽情的乐评,有的幽默,有的“虐心”。

主要工程

重点工程

杭州地铁1号线的过江隧道在复兴大桥和西兴大桥之间,南面是江陵路站,北面是近江站,过江段全长约为1600米。隧道共有左右两条线,分别由1号盾构和2号盾构专门用来挖隧道,由南往北掘进。由于江底中的承压水隐藏在土层之间,如果盾构在江底挖掘过程中不能平衡压力,很容易引起承压水喷射,形成地层空洞,导致隧道结构破坏,严重的甚至隧道坍塌。因此,杭州地铁1号线过江隧道盾构机配置了防喷应急装置,预防承压水导致的盾尾渗漏。截至2012年11月,该隧道是中国国内地铁专用隧道中最长的。

彭埠站至七堡站区间12号盾构区间右线全长1622.6米,于2009年6月16日从七堡站始发,是地铁1号线最长的区间隧道。根据《杭州地铁1号线彭埠站~七堡站区间地下有害气体补充勘察报告》发现,该区间全线分布着有害气体,压力分布沿地铁结构线不均,最大压力可达到0.4兆帕。针对这一施工条件,项目部重视沼气防控,一是对地面进行提前有控放气;二是加强隧道内有害气体的监测;三是改善隧道内通风条件;四是严格落实班前早点名制度和下井翻牌制度;五是严格落实执行项目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确保了盾构顺利通过有害气体层区段。

  12号盾构区间右线所处的地层极其复杂、变化频繁,并且需穿越沪杭高速公路、彭埠站3、4号资源开发口等,工程安全极大地考验着盾构机和施工技术人员。为减少盾构推进时造成正面土体变形和扰动,影响地面建筑物,项目部积极部署,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措施:第一,加强监测,加密建筑物区域的测点数量,三次观测的平均值作为施工前的初始数据,以保证原始数据的正确性,并在盾构穿越期间进行跟踪测量。第二,严控切口土压力等施工参数,具体施工设定值根据盾构埋深、所在位置的土层状况及监测数据进行不断调整。第三,掌握盾构掘进速度,在确保正面变形控制的情况下以每分钟1.0至1.5厘米匀速推进。第四,加快管片拼装速度,以缩短盾构停顿时间,减少土体沉降。第五,利用膨润土的压注,改良盾构机正面土体。第六,加强同步注浆,每推进一环同步注浆量为4立方米以上,压浆量和压浆点视压浆时的压力值和地层变形监测数据为定。

武林广场站至西湖文化广场站至艮山门站(今打铁关站)区间是杭州地铁1号线施工难度和风险最大的盾构区间之一,于2012年1月18日贯通。该区间包含6条隧道,全长4925米,最小埋深仅5米。区间线路穿越了老城区密集建筑群,盾构四次交叉重叠、小间距、浅覆土穿越京杭大运河,地表环境复杂,保护要求较高,施工难度和风险相当大。施工期间,盾构机多次转场、调头,接口多、协调工作量大,对施工组织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九和路站至七堡站及九和路站至七堡车辆段出入段线区间21号盾构工程总长2488米,其中九和路站~七堡车辆段出入段线区间全长285米,设计总环数237环,于2010年1月20日贯通。在不到10个月的工期里,21号盾构顺利完成三次出洞、三次穿越重要管线、二次过五号港、二次穿越项目部建筑群、三次进洞等施工难点;同时还创下单日推进22环的好成绩,这也是盾构在杭州砂性土层中掘进的最高纪录,为杭州地铁建设积累了大量的技术参数,为盾构施工提供了借鉴。

杭州地铁1号线江北风井深约26.2米,地质条件及周边环境复杂,隧道断面所处土层为③7砂质粉土和⑥1淤泥质粉质粘土,断面上部为砂性土,加之江北风井离钱塘江直线距离只有80米左右,故潜水对进出洞施工风险影响较大。为降低施工风险,确保盾构安全进出洞,项目部制定了风井内回填水土,盾构直接穿越风井的施工工艺。待盾构穿越之后再对江北风井进出洞处进行环箍注浆,然后再开挖,洞圈焊接封堵。这种长距离掘进后缓和曲线段直接穿越风井的施工工艺在国内尚属首创。

滨康路站至湘湖站区间19号盾构穿越地层主要为灰色淤泥质粘土层,其压缩性高、含水量高、孔隙比大、强度低、稳定时间长,在动力作用下极易产生流变、触变现象,如施工不当,极易造成较大的管片上浮和地面沉降。面对地质条件复杂、设备老化和工期压力等诸多困难,项目部针对盾构施工需穿越大圩河、沼气层、沪昆铁路等技术难题,成立QC(质量控制)小组,进行技术攻关,施工过程中有效控制了管片上浮,保障了盾构机安全、平稳穿越大圩河、沪昆线既有铁路,确保了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

乔司南站至九堡东站盾构区间22号盾构区间单线全长1190米,于2009年7月17日实现贯通。该区间沿线多为砂质粉土、粉砂、粘质粉土地层,盾构所经片区管线较多,一半为居民区,最浅处仅8米左右。由于隧道施工上部覆土较浅,极容易造成前方土体塌方和管线破裂。这段区间地下有9条主要管线,包括自来水管、污水管、煤气管、光纤和电缆。特别在楼房林立的地段,稍有不慎就可能带来难以估量的后果。项目部通过软土浅埋地层和居民楼前,采用了试验段的方式采集分析最优的推进速度、土仓压力、刀盘转速、出土量等参数,确保盾构机“稳稳当当”通过居民楼地下。

杭州地铁1号线三期工程向萧区间风井至萧山机场站区间是世界首例在无地勘条件下和长距离高压沼气层内,穿越国际干线机场的高风险工程。首先,常规外部的人员和设备无法进入营运机场进行一个施工作业,在没有地面勘测资料参考情况下,施工过程中还遇到到了沼气层。对此,项目部首先对盾构机机进行一个防爆的改造,然后在常规盾构机的这个配置的前提下,又加装了两套风电闭锁和瓦电闭锁装置,对有毒有害气体进行预警。

其次,向萧区间风井至萧山机场站区间盾构机由萧山机场站始发,依次穿越萧山国际机场T3航站楼、停机坪、航油管、机场内部东西联络通道、K、J滑行道等机场建筑物,最终到达中间风井。而在这个过程中,萧山国际机场处于正常运营状态,每日航班流量达900架次,这也对项目施工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在穿越时,萧山国际机场的相关构筑物的变形都控制在5个毫米以内,确保了萧山机场的运营安全。

杭州地铁1号线三期工程下沙江滨站至滨江二路站单洞双线过江区间区间全场约3千米,其中江底段约2千米,于2020年7月10日实现贯通。该区间采用一台11.7米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机施工,是杭州地铁首次采用过江大盾构技术。施工过程中需下穿钱塘江及南北岸大堤和沿线众多高风险建构筑物,施工风险巨大。

同时,该区间隧道设计为超深埋隧道,隧道最低点覆土厚度34.3米,因隧道埋深较深,盾构施工所遇地层更为复杂多变。隧道沿线主要穿越地层有淤泥质地层、黏土地层、粉砂地层、含砾石地层等,地质结构复杂,透水性强、稳定性差,极易发生盾构堵仓堵管、掌子面失稳等风险。其中约800米的黏土地层段,杭州当地俗称“老黏土”,遇水软化黏性大幅度增加,盾构施工如在“糯米之中打隧道”,给建设者带来了巨大挑战。

此外,下穿钱塘江过程中如何确保大埋深、高水压、复杂地层环境下,大盾构安全高效掘进,以及对地面沉降控制,也是摆在建设者面前的难题。项目部通过实时优化掘进参数、加强超前地质探测、采用新型泥浆改良剂、改良泥浆粘度、优化泥浆环流模式、增加环流设备等方法,成功探索出杭州复杂地层大直径盾构掘进的施工技术,确保了工程安全有序推进。

杭州地铁1号线萧山国际机场站全长535.5米,标准段宽71.4米,最宽段80米,是当时(2020年)全国在建最大的超宽三线合一单体地铁车站,也是1号线三期建设体量最大的车站,于2020年5月24日实现封顶。该站将实现地铁1号线、7号线、机场轨道快线与萧山机场的旅客通道无缝接驳,与萧山国际机场T3、新建的T4航站楼联合组成萧山国际机场交通中心。

萧山国际机场站土方开挖量达106万立方米,总建筑面积达到81000余平方米,相当于8个标准车站的体量;作为超宽地铁车站,施工体量大、工序多、施工组织和安全风险管理难度大,尤其是紧邻正在运营的萧山机场T3航站楼和地下停车场,处于富水粉砂地层,既需保证施工效率,又要实现安全生产,车站建设面临多种挑战。

杭州地铁1号线七堡车辆段综合体位于杭州城市发展的主轴线上,毗邻沪杭甬高速路、德胜城市快速路,临近杭州东站枢纽,采取了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模式,是当时(2009年)国内最大的地铁上盖综合体之一,于2009年12月26日开工。项目占地面积约50公顷,建筑面积月103万平方米,由地铁1号线、4号线车辆运营库、检修库、综合维修大楼、控制中心等地铁功能建筑,住宅、酒店、写字楼等开发建筑构成,其中住宅约63万平方米,商业、酒店和写字楼约20万平方米,将成为一个交通便利、环境优美、配套齐全的大型高品质生态居住区和杭州地铁物业开发的典范。

技术创新

杭州地铁1号线采用了钢弹簧浮置板道床隔振技术,隔振效果好、安全耐久的技术,可以使隧道上方的居民区、音乐厅、剧院、酒店不受振动和噪音干扰。该技术主要应用于在客运中心站、七堡站等减振降噪要求高的地段,这些路段每1.2米将会安装一对隔振器,减少车辆与轨道之间的摩擦、振动,从而起到隔振降噪的作用,安装总长度为4.597千米。

杭州地铁1号线刚性接触网绝缘子全线采用了弹性绝缘悬挂装置,其主要由夹持件(悬挂汇流排)、天然橡胶(弹性元件减小刚度)、硅橡胶与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电气绝缘)组成。计算表明,悬挂点刚度的合理减少,给刚性架空接触网提供一定的弹性,能吸收和减弱受电弓对刚性接触网的冲击,改善弓网匹配关系,使接触压力尽量均化,减小接触线和受电弓的磨耗,提高受流质量。

建设规划

据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发布的《杭州市综合交通规划(2021-2035年)》显示,杭州地铁1号线将南延至南部卧城,线路起于湘湖站(不含),终于南秀路站,于杭州地铁15号线实现换乘,共设2座车站。

价值意义

杭州地铁1号线是杭州市轨道交通由单线运营向网络化运营方向发展的技术工程。为完善杭州市的交通环境,推进杭州城市网络化组团式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杭州地铁1号线工程兼容了线跟人走和人跟线走的规划理念,线跟人走缓解了老城区交通的拥堵状况,如1号线经过延安路、西湖大道等;而人跟线走 主要是实现城市整体规划中江南城、临平城、下沙城三大副城的快捷联系。(时任杭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杨戌标 评)

杭州地铁1号线下沙延伸段的建成通车使杭州市下沙副城的城市交通首次拥有了大容量的轨道交通线路,进一步拉近了主城与下沙副城的空间距离,将极大方便下沙高教东区7所高校数万师生和下沙江滨居住区居民的日常出行便利快捷。(杭州网 评)

杭州地铁1号线三期工程是杭州第一条直达机场的地铁线路,未来将与7号线、机场轨道快线实现三线无缝接驳,串起萧山机场、杭州东站、杭州城站、杭州客运中心等多个交通枢纽,实现航空、高铁、长途汽车等无缝换乘,将进一步完善城市交通网络体系,缓解交通拥堵压力,带动沿线区域开发建设,促进城市社会与经济发展。(浙江新闻 评)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