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川县

更新时间:2024-09-10 08:20

延川县,隶属于陕西省延安市,位于黄河中游陕北黄土高原东部,距延安市80千米。东隔黄河与山西省永和县、石楼县相望,北与榆林市清涧县接壤,西北与子长市毗邻,西接宝塔区,南靠延长县。地处北纬36°37′15″—37°05′55″,东经109°36′20″—110°26′44″。东西长74.25千米,南北宽51.5千米,总土地面积1983.87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10月,延川县下辖1个街道、7个镇。截至2022年末,延川县常住人口13.68万人。

历史沿革

为雍州属地。

有鬼方部族居住。

后期属翟国范围。

西周

初期属翟国范围。

春秋

由白翟族占据。

全国设州(郡)、县。

开皇三年(583年),取消郡制,以州统县。废文安郡,始置延川县,县治迁建于今延川县城,隶属延州。同时将安民县改称吉万县。

大业三年(607年),吉万县并入延川县。同年,改州为郡,延川县隶属延安郡。

大业十三年(617年)二月,朔方郡大豪族、鹰杨郎将梁师都举兵反隋,占据甘泉以北地区,随后自立梁国,自称皇帝,本境归梁国辖。梁国在今延川县城设立文州。梁国存在12年,文州存在不足1年。

全国设道、州、县。

武德二年(619年)九月初,唐将段德操出奇制胜攻克文州,为安抚稽胡族人增置州县,改文州为基州;分出文州东南部置西和州,辖安民、修文、桑园3县;分出文州西北部置南平州,辖义门、城平2县。

武德四年(612年),废南平州与义门县归基州辖。次年改为北基州。

武德六年(623年),绥州侨设于今延川县城,次年迁往魏平县。

贞观二年(628年),废西和州,修文、桑园2县并入安民县,隶属北基州。同时为避唐太宗李世民名讳,改安民县为安人县。

贞观八年(634年),废北基州,复置延川县,与安人县并属关内道延州辖。

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安人县改称弘风县。

神龙元年(705年),改弘风县为延水县

全国设省、道、府、县。

顺治元年(1644)十二月,清军入据延川县。延川县隶属陕西省延榆绥道延安府。

中华民国

辛亥革命后,废除府和直隶州建制,全国设省、道、县。

民国二年(1913年),延川县改属榆林道辖。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废除道建制,延川县直属陕西省辖。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1月,中国共产党陕北特别委员会在革命根据地延川县西部置赤光县。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2月,在延川县东部设置延水县,同月将赤光县改称延川县,延川、延水县隶属陕北省苏维埃政府辖。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5月,永坪解放,延川县苏维埃政府迁驻永坪镇。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6月,延川县城解放,延水县苏维埃政府迁驻县城。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9月,延水县并入延川县,县府设在延川县城,归属陕甘宁边区政府直辖。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1月,改归陕甘宁边区延属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辖。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5月,撤销延属分区,改归陕北行政公署辖。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0年5月,改归绥德专区辖。

1955年10月,改归延安专区辖。

1958年12月,延川县并入延长县。

1961年8月恢复延川县,隶属延安地区行政公署,后归属延安市。

2019年5月7日,陕西省政府宣布,延安市延川县退出贫困县序列。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明代,县下设里甲。

洪武年间(1368—1398年),县内编户设文安、孝和、辛安、修德、忠安、普丰、忠义、青平、永兴九个里。里下设甲,每里十甲,每甲11户以上。

崇祯三年(1630年),知县罗火广 奉文将九里并为四里,即文安、孝和、辛安并为永富里,修德、忠安并为永庶里,普丰、忠义并为永宁里,青平、永兴并为永安里。

沿袭明制,至道光十一年(1831年),仍设4里、90甲、928牌(户)。永富里辖27甲281牌,永庶里辖20甲191牌,永宁里辖20甲206牌,永安里辖23甲250牌。

中华民国

民国初,四里复为九里,名称沿用明代旧称。

民国二十年(1931年),改九里为三个区,以序数称之,即文安、修德、普丰里为第一区,永兴、忠安、青平里为第二区,孝和、忠义、辛安里为第三区。延川县共设有36个乡,每区各辖12个乡。

苏维埃政府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春,延川县下辖东、南、西、北、中5个区28个乡,区下设乡。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12月,延水县将东、南、西、北、中区分别改称为东阳区、清延区、永远区、永胜区、黄河区。同时,延川县撤南区,划归延长县。

陕甘宁边区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9月,延水县并入延川县,辖7区53乡。

民国三十年(1941年)秋,调整区划,增设城市区,辖6个乡,延川县计8区51乡。

1949年3月,撤清延区、东阳区。延川县计有6区39乡162个行政村641个自然村。

1949年4月,各区政府改称区公所。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0年7月,各区名称原以区政府机关驻地命名改以序数称,永平区为一区,永胜区为二区,禹居区为三区,城市区为四区,延水区为五区,永远区为六区。不久将39个乡合并为30个乡,每区辖5个乡,各乡以驻地命名。

1952年6月,第六区(永远区)分为两个区,分别称六区、七区。

1955年7月,改区名称以区政府所在地命名,一区复称永平区,二区称贾家坪区,三区称文安驿区,四区称城市区,五区称张家河区,六区称杨家圪台区,七区称稍道河区。部分乡因驻地变迁而更名,寺村乡改称古里乡,雷家崾乡改称马家原乡,张家圪崂乡改称杨家畔乡。

1956年3月,将原7区40乡调整为4区25乡。

1957年9月,永平区的贾家坪乡改为县直属乡。

1958年8月,撤区并乡,将延川县25个乡合并为12个乡。

1958年9月,将12个乡改并为7个人民公社。

1958年12月,延川县并入延长县,6个人民公社划归延长县。永平公社划归子长县,次年1月改属延长县。

1961年9月,恢复延川县建制,恢复原7个人民公社,新设8个人民公社。

1964年8月设永平镇。1966年2月,永平镇并入永平公社。

1971年12月,永平镇单设。

1973年8月,永平镇、永平人民公社再次合并。

至1984年4月,延川县设置15个公社345个生产大队974个生产队。

1984年5月,取消人民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建置,改为乡(镇)、行政村、村民小组建置,15个人民公社改建为15个乡。

1984年12月,张家河镇更名为延水关镇。改建后辖4镇13乡。

1998年乡镇机构改革时,将杨家圪坮、关庄、禹居、贾家坪四乡改为镇建置。

2001年12月,撤乡并镇时,撤销稍道河乡建置并入杨家圪坮镇,撤销南河乡建置并入马家河乡,撤销黑龙关乡建置并入延川镇。撤并后延川县保留8镇6乡。

2011年7月,撤销冯家坪乡和高家屯乡建置并入永坪镇,撤贺家湾乡及眼岔寺乡建置并入延川镇。

截至2015年,再次撤销马家河乡、土岗乡、禹居镇,撤销延川镇设立大禹街道。

截至2016年,辖8镇,分别为永坪镇、贾家坪镇、关庄镇、文安驿镇、大禹街道、延水关镇、杨家圪坮镇、乾坤湾镇。

区划现状

截至2022年10月,延川县下辖1个街道、7个镇。延川县人民政府驻大禹街道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延川县位于黄河中游陕北黄土高原东部,距延安市80千米。东隔黄河与山西省永和县石楼县相望,北与榆林市清涧县接壤,西北与子长市毗邻,西接宝塔区,南靠延长县。介于北纬36°37′15″—37°05′55″,东经109°36′20″—110°26′44″之间,东西长74.25千米,南北宽51.5千米,总面积1983.87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延川县属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白于山脉东端。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最高点在西北部崾山梁关家圪塔峁(永坪镇贺李家沟行政村),海拔1402.6米,最低点在东南部黄河滩(乾坤湾镇马家河村),海拔508.5米,相对高差894.1米。自西向东海拔高度逐渐下降,地形依次为:黄土梁峁状丘陵(海拔825—1402.6米)、黄土宽梁残塬(海拔523—1202米)、薄层黄土覆盖的石质丘陵(海拔508.5—894.2米),其间镶嵌有河谷川地(海拔835—1025米)。清涧河及其支流依地势呈西北至东南向树枝状纵贯全境,主要支流有永平川河、青平川河、文安驿川河、拓家川河。黄河自北而南流经县境东界,一级支流有眼岔寺河、张家河川河、清水关河、毛坬山沟等21条。各大支流构成基本骨架,将延川县地形分割成7条大川(贺家渠川、永平川、青平川、文安驿川、清涧河川、拓家川、张家河川)、6条大沟(丰柏胜沟、马家湾沟、老庄河沟、南河沟、眼岔寺沟、毛坬山沟)及2万余条支毛沟,残塬、梁、峁、沟壑地貌组合呈水平相间分布,形成沟壑纵横、河谷深切、梁峁起伏、山川相间的地貌形态。

气候特征

延川县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受来自西伯利亚的大陆气团影响,常为势力强大的蒙古高压所控制,寒冷干燥;夏季受东南季风影响,气候炎热,降雨集中,多雷雨;春季极地大陆气团消弱,热带暖气团增强,气温回升快、降水少;秋季气温迅速降低,冷暖气团交锋,多阴雨天气。年平均气温10.6℃,年日照时数2558小时,无霜期185天,常年降水量不足500毫米。

水系水文

延川县境内河流属黄河水系。延川县有2千米以上的流水沟道347条,其中一级支流21条,二级支流69条,三级支流138条,四级支流110条,四级以下支流8条。以清涧河为骨干,形成纵横交错的树枝状水系网。除黄河和清涧河外,流域面积大于100平方千米的河流有6条,即永平川河、贺家渠川河、马家湾沟河、青平川河、文安驿川河、拓家川河。

土壤类型

延川县土壤计有7类:黄土性土、红土、淤土、黑垆土、潮土、沼泽土、草甸土,13个亚类:黄绵土、红土、红胶土、淤土、堆垫土、普通黑垆土、锈黑垆土、黑垆土性土、潮土、湿潮土、残迹潮土、沼泽土、草甸土,26个土属,80个土种。

自然资源

水资源

延川县过境客流水年均1.189亿立方米,其中清涧河1.052亿立方米,永平川河984万立方米,拓家川河385万立方米。地表自产水年均径流量7509万立方米。潜层地下水年均排泄量3684万立方米。地表水控制能力50%保证率为992.2万立方米,75%保证率为753.5万立方米,其中河道水控制能力50%保证率为533.4万立方米,75%保证率434.5万立方米。地下水可开采量1490万立方米,80年代控制能力50%保证率为106.4万立方米,75%保证率110.5万立方米;通过渠道、抽水工程供农田用水,总能力50%保证率1098.6万立方米,75%保证率858.7万立方米。水能理论蕴藏总量17519千瓦,其中清涧河12202千瓦,可开发利用量4900千瓦,年发电量4292万度。80年代开发利用量仅有125千瓦,占理论蕴藏总量0.7%,占可开发利用量2.6%。

2022年,延川县水资源总量为20461万立方米,合计降水量439.7毫米,用水量1185.5万立方米。

土地资源

截至2021年末,延川县森林覆盖率为30.55%。国土总面积198388.87公顷,耕地面积14867.81公顷,种植园地面积32971.96公顷,林地面积87278.35公顷,草地面积52746.91公顷,湿地面积259.49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面积2578.7公顷。

植物资源

林木

延川县用材林树种有:槐树、刺槐、臭椿、黑榆、侧柏、旱柳、杜梨树、毛白杨、小叶杨、白皮松、银杏、水杉、松柏、刺柏、龙柏、合欢、火炬、水曲柳、樱桃、容仙树。

灌木

延川县灌木主要有:柠条、紫穗槐、红皮柳(俗名梧柳)、白刺花(俗名狼牙刺)、沙荆(土名酸刺、马茹子)、栾树(俗称栾梢)、互叶醉鱼草(俗称白寄梢)、木贼麻黄、沙柳、灌木铁线连、准噶栒子、毛叶欧李、胡枝子、截叶铁扫帚、本氏木兰(俗称油葫芦)、苦马豆(俗称猪尿泡)、纯齿冬青、红花锦鸡儿、南蛇藤、疣点卫茅、柳叶鼠李、柽柳(俗称山川柳)、河朔荛花(俗称羊艳子)、探春花、牛皮消、荆条、枸杞(根皮入药)、黑果枸杞、青杞(俗称红葵)、格针、黑格兰梢、老格羝梢、木珠子梢、榆梢、灰毛梢、木茹子、蛇莓子(又称勺勺梢,根入药)、茹格针、向阳叶梢、马扫钱、山顶子、杠柳(俗称羊脑梢,根皮称北五加皮)、脆柴柴、野榆柴、土骨芦氏、皂柳(又称红心柳)、石麻黄、白生柳、酸则溜梢、龙柏子梢、老哇爪、青杆榆、杭子梢、山榆、柠条金鸡儿、山楂等。

牧草

延川县组成草场群落的植被约有74科276种,其中木本科40种、禾本科34种、豆科33种、蔷薇科14种、草料科5种、其它杂类草150种。分布广、数量多的牧草为4种,饲养价值高的牧草有5种。

药材

延川县共有中草药65科177种,其中植物类150种,年产量150吨,蕴藏量1.5万吨。名贵药材有杜仲、黄柏、白牡丹。产量较大的品种有甘草、槐米、远志、柴胡、酸枣仁、茵陈、蒲公英等70余种。主要有:甘草、黄芪、远志、柴胡、五加皮、茵陈、地骨皮、车前子、茜草、土贝母、大力籽、冬花、败酱草、蒲公英、苍耳子、知母、百合、桃仁、杏仁、芮仁、大青叶、白头翁、地肤子、大黄、白桑皮、马兜铃、桑寄生、麻黄、地丁、赤小豆、败毒草、老虎刺、苦马豆、野豌豆、苦参、刺槐、槐米、绿豆、赤豆、豇豆、苜蓿、蜕脱草、老草、亚麻、椿白皮、急性子、李仁、香椿皮、大枣、酸枣仁、野西瓜苗、臭麻苔、葫萝卜、小茴香、连翘、打碗花、二丑、烟草、地瓜藤、甜瓜蒂、地锦、南瓜籽、透骨草、蓖麻籽、猫眼草、青蒿、艾叶、铁杆蒿、苦菜、野菊花、葵花、籽蒿、沙棘果、油蒿、芦根、白茅根、芨芨草、赖草、猫尾草、陈含米、糠米老、麦芽、葱白、狗尾草、大蒜、浮小麦、星星草、玉米须、韭菜籽、薤白、洋葱、野葱、委陵菜、龙牙草、杜梨、樱桃、杜仲、瓦松、芥子、花子、垂柳、莱菔子、独行菜、沙柳、见肿消、葡萄、灰菜、三棵针、定咳草、虎尾草、翠雀草、唐松草、琉璃草、蛇莓子、猪毛菜、扁蓄、火麻仁、榆白皮、胡桃、白杨树皮、柳枝、侧柏叶、松节、问荆、马勃、地黄、玉米黑粉、粟奴、麦奴、百草霜、银耳、木耳、青箱子、钱线连、丹皮、黄柏、棉花根、王不留、掐不齐。

野菜

延川县境内有可食性野菜50多种,其中常食野菜有洋洋芋、得溜、蒲公英(俗称格奴)、猫爪草(俗称母狗头,其根俗称甜根根)、野韭菜(俗称野韭儿)、百里香(俗称泽茉)、苦菜、甜苦菜、小蒜、苜蓿、地肤苗(即扫帚苗,俗称独梢)、刺槐花、楸树花、拧条花、山丹丹花、茵陈苗(俗称黄蒿芽)、榆钱、野蘑菇、枣树木耳、地椒等20多种。若遇灾荒年,野碗豆花(俗称紫蔓蔓花)、车前(俗称猪耳朵草)、马齿苋(俗称肥娃娃草)、西饭米、沙蓬苗、绵蓬苗、杠柳叶(俗称羊脑梢叶)、枸杞叶、燕儿菜、苦子蔓叶、藜(俗称灰条)、花椒叶、刺槐叶、椿树叶、地锦叶(俗称地柳叶)等十多种均可充饥。此外,儿童喜食的还有葶苈(俗称蔓蔓)、朗盼盼、桑瓜瓜、阳节节、文冠果(亦称木瓜)、野豌豆、左角角、马奶头、蛇莓子、木梨梨果、龙葵果(俗称野茄子)、茹茹等十多种野菜野果。

花卉

延川县野生品种花卉有麻核桃、喇叭花、兰花花、酒壶花、熟地花、大红花、向日花、豌豆花、打碗花、白牡丹花、桑瓜瓜花、西米、野芝麻花、含羞草、粉豆豆、山丹花。

动物资源

野兽类

有豹、狐狸、黄鼬、青鼬、狗獾、野猪、野羊、野兔、鼢鼠、黄鼠、松鼠、花鼠、兔鼠子、豹猫。

野禽类

有金雕、黄甲子、雀鹰、鸢、标标、乌鸦、鸦、喜鹊、岩鸽、雉、石鸡、猫头鹰、鹭鸶、麻雀、家燕、金腰燕、啄木鸟、杜鹃、黄岗、大雁、翠鸟、麻野雀、鹌鹑、山雀、野鸭、鸳鸯、田公鸡、慈鸟、火焰宝、老脑雀、铜铃雀、戴胜、黄莺、斑鸠。

鱼虫类

有鲤鱼、带鱼(俗称七码布鱼)、钻沙、白条、鲇鱼、黄桑鱼、泥鳅、甲鱼等。

益虫有七星瓢虫、赤眼蜂、黑带食虫蝇、短翅细腹食蚜蝇、梯斑黑食蚜蝇、蚯蚓、壁虎、蜘蛛。

矿产资源

石油

延川县有石油,古书早有记载。东汉历史学家班固所著《汉书·地理志》载:“高奴有洧水可燃。”县境内石油地质储量预测在1800万吨以上,探明储量775.7万吨。主要分布于永平镇和青平川、拓家川,分布范围400平方千米左右。生油层和储集层属上三叠统延长组,即长(2)、长(6)含油层,以长(2)为主。

煤炭

延川县含煤地层属上三叠纪瓦窑堡煤系。地层岩性以深灰色沙质石岩、浅蓝色细砂岩、深灰色页岩为主,夹数层薄煤层。县境煤炭探明储量3308.2万吨,煤厚一般在0.7米左右,埋藏深度30—35米,分布在水平镇和高家屯、关庄、冯家坪、贾家坪乡,分布范围22.8平方千米。杨家圪台乡和乾坤湾镇的滩则村亦有煤层出露(不可采层),未作勘测,贮存条件、储量及煤质不详。

延川县煤炭属4号肥煤。延川县已开采的有4个煤炭小区;永平西北煤区,从贺家崖到白家河,南至王家屯,煤层厚为5公寸,南北长10千米,东西宽5千米,煤层薄,煤质较好,燃火点低、耐火差;永平镇东南煤区,东起张家沟门,西至大桥,北至永平山,南至庙巷,南北长1千米,东西宽1.5—2千米,煤层厚约60厘米,煤质好,燃点高,耐火性强;永平佘家塌一带煤区,煤质差,煤层厚40厘米以下;关庄乡杨家坪一带煤区,煤质差,燃点高,热量大,煤区面积小。

石英沙

延川县分布于延水关镇延水关村大沙沟和小沙沟,沙色为白色。石英沙含二氧化硅92%左右,可作玻璃原料。

延川县境黄河沿岸大量分布,延水关镇延水关村大沙沟和小沙沟储量甚大,剥土10余厘米即见沙体。沙色分白、黄、黑3种,质地好,颗粒细,杂质小,平均厚6米左右,最厚处达8米,储量集中,易于开采。清涧河川道及关庄乡一带亦有分布,经洗滤方可用作建筑材料,未开采。

石灰石

遍及延川县境,主要分布在永平镇和高家屯、冯家坪、贾家坪、贺家湾、关庄乡一带及黄河沿岸的部分地区。呈灰白色或淡棕红色,质地坚硬,洁白细腻,杂质多,难以燃烧熟化。覆土层较厚,可采量小,仅利用极少部分。储量150万吨。

青石

延川县关一带黄河岸储量可观。是水泥原料。

砂岩

延川县境河谷、沟底均有出露,为本地建筑石窑的主要用料。拓家川村所采石板,呈蓝色,光滑如镜,闻名县内外。砂岩分布广,储量甚大。

陶土

延川县永平镇有小型矿床。其料可烧制陶器。曾踏勘,未详查。

粘土

延川县分布较广,储量甚大。是制作砖、瓦原料。

铁矿

延川县永坪镇王家屯村有储量,矿层薄,品位低。1958年和1970年曾两次开采,属贫铁矿。

小盐

产于延川县境内河滩,俗称滩盐,质地洁白,当地人用来腌制白菜、萝卜。

人口

人口数量

截至2022年末,延川县户籍人口18.26万人,下降0.9%。按城乡分:城镇人口6.52万人,下降1.8%;农村人口11.74万人,下降0.3%。按性别分:男性9.62万人,下降0.6%;女性8.64万人,下降1.1%。按年龄分:0—17岁3.95万人,下降3.9%;18—34岁4.34万人,下降5.7%;35—59岁6.62万人,增长1.5%;60岁及以上3.35万人,增长5.0%。全年户籍人口出生率7.5‰,死亡率7.0‰,自然增长率0.5‰。

截至2022年末,延川县常住人口13.68万人,下降0.1%。其中,城镇人口8.46万人,下降0.1%。年平均常住人口13.69万人,下降1.1%。常住人口出生率6.31‰,死亡率6.25‰,自然增长率0.06‰;城镇化率61.83%,比上年同期加快0.01个百分点。

民族

1953年人口普查时,全县有汉、回、满三个民族回族只有2人满族仅1人。1955年后,延长油矿炼油厂和矿部先后迁至永平镇, 1969年北京知识青年插队落户到延川,本境民族成分增多。

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时调查统计,延川县有回、满、侗、壮、瑶、朝鲜等6个少数民族,共计29人,仅占全县总人口万分之二。

方言

延川方言属汉语语种北方语系晋语区陕北方言片,但与相隔较远的陕北一些县的方言差异很大。延川方言有二十五个声母,与普通话相比,特别明显的差异是普通话中的 zh、ch、sh,在延川方言中一般发 z、c、s,“争”普通话读“zhēng”,延川方言读“zēng”;“抄”,普通话读“chāo”,延川方言读“cāo”;“史”,普通话读“shǐ”,延川方言读“sī”。延川方言有四十个韵母,比普通话多了五个,但普通话中有的韵母在延川方言中却没有。

延川方言在声调上与普通话有很大的差异,普通话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而延川方言中仍然保留着古汉语中的入声。普通话中的调值有严格的规定,但延川方言中的调值比较自由,随着说话人的年龄、感情变化可以灵活变换。特别应该说明的是,历史上延川地处偏僻,交通闭塞,人们的交往范围很有限,所以外来语冲击很小,使延川方言中保留了不少古代语言。

宗教信仰

延川县的宗教有:佛教,道教,基督教和天主教。

佛教是唐代开始在延川县境内流行,明清两代,境内修建了许多规模大的寺院,1935年后,不少寺庙改为学校,佛教渐衰。据有关单位1970年3月调查统计,全县仍遗存佛教信徒11名。80年代以来,有些寺院虽有修复,但尚无僧徒活动。

道教在延川县传播不晚于宋代,民国时,此教衰落;新中国成立后,其教已无。

基督教自清末传入延川县,民国十六年(1927年)三月,共产党员张有义等人发动“非基运动”,此后,基督教在本境衰落。1970年3月,全县仅遗存基督教信徒3名。

天主教在清末传入延川县,80年代后,本境已无信仰此教之人。

经济

综述

2023年,延川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3.65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增速与去年同期持平。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68亿元,同比增长5.1%,高于全市0.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98.36亿元,同比下降1.9%,低于全市2.0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30.61亿元,同比增长3.3%,低于全市0.4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为10.22:68.47:21.31。

固定资产投资

2023年,延川县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0%,分别高于二季度、三季度2.1、3.3个百分点。其中,项目投资增长7.5%,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30.2%。从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下降79.8%,第二产业完成投资增长82.9%,第三产业完成投资下降53.2%。从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完成投资增长17.5%;民间投资下降43.2%。

财税收支

2023年,延川县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3784万元,同比下降22.9%。其中税收收入18787万元,增长4.8%;非税收入4997万元,下降61.3%。全县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279990万元,同比下降8.7%。其中财政八项支出186488万元,降低9.7%。

人民生活

2023年,延川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557元,较上年增加1700元,增长5.9%。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577元,较上年增加2099元,增长5.6%;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00元,较上年增加1163元,增长8.7%。农村居民收入增幅高于城镇居民3.1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倍差为2.71,低于上年同期0.08,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

第一产业

2023年,延川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5.56亿元,增长4.9%;实现增加值15.16亿元,增长5.1%。

农业

2023年,延川县粮食总产量4.0万吨,同比增长1.1%。蔬菜及食用菌总产量74557吨,增长10.9%;园林水果产量265256吨,增长10.9%,其中,苹果产量226500吨,增长13.2%,红枣产量32010吨,下降3.0%;核桃产量495吨,同比增长175.0%;果用瓜产量30370吨,增长1.5%。全县猪出栏22198头,增长6.7%;牛出栏1623头,增长28.2%;羊出栏29089只,下降0.2%;牛奶产量143吨,增长5.9%;家禽出栏15万只,下降2.9%;禽蛋产量318吨,下降12.7%。

林业

截至2022年末,延川县森林覆盖率为30.55%,全年累计完成营造林面积3.20万亩。水果种植面积38.81万亩,与上年持平;产量23.93万吨,增长10.9%。延川县累计发展苹果22.69万亩,与上年持平;产量20.01万吨,增长9.1%;完成产值116086万元,增长6.5%。红枣种植面积15.35万亩,与上年持平;产量3.30万吨,增长25.5%;完成产值19047万元,增长69.8%。

第二产业

工业

2023年,延川县工业实现增加值96.69亿元,占全县GDP的比重为67.3%,同比下降2.1%。全县规上工业完成产值229.58亿元,同比下降7.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2.3%。从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下降10.4%;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3%;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下降29.5%。从主要产品产量产值看:开采煤炭37.04万吨,下降51.4%;完成产值3.22亿元,下降59.8%。开采原油3.10万吨,增速与上年同期持平;完成产值0.98亿元,下降11.5%。加工原油350.55万吨,增长1.3%;完成产值197.33亿元,下降2.1%,原油加工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86.0%。液化天然气产量21.17万吨,下降15.0%;完现产值8.70亿元,下降39.6%。天然气开采量4.31亿方,下降5.6%;完成产值6.88亿元,增长3.8%。天然气供应量0.39亿方,下降65.2%;实现产值1.09亿元,下降71.8%。

建筑业

2022年,延川县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78亿元,按不变价计算,增长13.9%,占第二产业比重为2.0%。全年拥有资质建筑业企业15家,增长7.1%;签订合同金额7.29亿元,增长35.5%;完成总产值4.71亿元,增长1.3%。

第三产业

2023年,延川县服务业实现增加值30.61亿元,同比增长3.3%。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4.20亿元,下降6.3%。其中,批发业增加值1.71亿元,下降23.8%,增速较前三季度收窄5.1个百分点;零售业增加值2.49亿元,增长9.0%。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06亿元,增长3.4%。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1.81亿元,增长4.1%。金融业增加值5.69亿元,增长10.8%。房地产业增加值3.55亿元,增长1.1%。其他服务业增加值13.71亿元,增长4.3%。

2023年,延川县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95亿元,同比增长7.1%。其中,限额以上单位实现零售额4.52亿元,增长8.5%。分行业看:批发业销售额19.09亿元,同比下降29.3%;零售业销售额12.09亿元,同比增长8.1%;住宿业营业额0.62亿元,同比增长13.1%;餐饮业营业额3.44亿元,同比增长5.7%。从销售单位所在地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2.75亿元,增长8.2%;乡村消费品零售额5.21亿元,增长4.6%。从消费形态看:餐饮收入2.25亿元,增长13.3%;商品零售15.70亿元,增长6.3%。

邮电通信

2022年,延川县邮政各项业务收入累计完成2046.71万元,其中:金融业务累计完成收入1667.27万元;寄递类业务累计收入186.13万元;文化传媒业务累计收入120.11万元;渠道平台业务累计收入52.76万元;其他收入20.44万元。年末,宽带接入用户5.73万户;移动电话用户数14.30万户,其中,4G用户9.30万户,5G用户5.0万户。

旅游业

2022年,延川县共接待游客170.00万人次,下降38.1%;实现综合收入5.95亿元,下降40.7%。

截至2022年末,延川县有4A级景区1个(乾坤湾景区),3A级景区3个(路遥故居、文安驿古镇景区、永坪革命纪念地景区)。

金融业

截至2023年末,延川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107.14亿元,同比增长1.2%。其中,个人存款余额69.42亿元,增长6.9%。全县各项贷款余额186.38亿元,增长15.9%。其中,短期贷款余额9.72亿元,下降83.9%;中长期贷款余额171.40亿元,增长78.4%;票据融资5.27亿元,增长16.0%。

经济功能区

延川县工业园区规划“一区三园”的整体布局。“一区”即延川县工业集中区,“三园”为永坪化工园、文安驿工业园、马家河农副产品加工园,总体规划面积2.8万亩。截至2023年3月,工业园区正在建设道路、供电、供排水、供气、污水处理厂等基础设施,共入驻企业37户,在建项目11个。

交通运输

交通

截至2022年末,延川县境内公路通车里程1733.01千米,其中,有过境高速公路一条52千米(延延高速);国道2条,在延川县境内89.778千米;省道3条,在延川县境内180.628千米;县道5条131.566千米;乡道7条134.84千米;村道1144.197千米。延川县163个行政村通沥青水泥路畅通率达100%,贫困村通沥青水泥路达100%,农村公路列养率达100%。全年实现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0.99亿元,按不变价计算,同比增长2.3%。

运输

截至2022年末,延川县民用汽车保有量26102辆,注册登记各类机动车183辆。年末共有客运公司1家,营运客车52辆。共有公交公司1家,公共汽车16辆。出租公司3家,出租车140辆。

社会事业

科技事业

截至2022年末,延川县共有高新技术企业3家。全年专利累计授权量43件,有效发明总量11件。

教育事业

截至2022年末,延川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49所。其中,幼儿园29所,普通小学14所,职业中学1所,完全中学1所,高级中学1所,初级中学3所。共有各级各类在校学生20099名。其中,在园幼儿3969名,普通小学生9199名,职业中学生420名,普通中学生6511名(高级中学1933名)。全系统共有教职工2200人。其中,幼儿教师550人,普通小学教职工893人,职业中学教职工71人,普通中学教职工686人(高级中学257人)。延川县学龄儿童入学率为100%,小学毕业升学率为100%。

文化产业

截至2022年末,延川县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文化馆1个,剧场、电影院2个,公共图书馆1个,藏书8.20万册。电视人口覆盖率为91.0%,广播人口覆盖率为95.0%,有线电视入户率达96.0%。

体育事业

截至2022年末,延川县有体育场馆1个,运动场(含体育场、小运动场、田径场房)96个,延川县小型全民健身中心1个,人均健身场地面积2.25平方米。全年共举办各类大型体育活动5场。1月份举办首届“迎春杯”延川-子长新春象棋友谊赛;5月份举办陕西省群众足球乙级联赛;6月中旬举办延长县交口镇和延川县杨家圪坮镇“乡村振兴杯”乒乓球邀请赛;6月底举办大禹街道职工运动会;11月份举办国网延川供电公司篮球赛。

卫生事业

截至2022年末,延川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97个,其中综合医院1个,中医医院1个,妇幼保健院1个,民营医院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乡镇卫生院13个,村卫生室163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14个。至年末,执业及助理医师380人。医院和卫生院床位数650张,其中,医院床位数350张,妇幼保健院床位数20张,卫生院床位数280张。

社会保障

2022年,延川县新增城镇就业1018人,其中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人数421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167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63%以内,失业保险参保人数9013人,劳动力转移20580人,小额担保贷款投放2360万元;开发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岗位150个、乡村公益性岗位安置农村贫困劳动者就业639个。

2022年,延川县民生支出完成25.06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为81.8%,较上年同期提高4.6个百分点。年末,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81830人;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人数9303人(截至10月底);参加企业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0244人。参加医疗保险人数158009人,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144127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13882人。

截至2022年末,延川县共有低保对象5988户14326人,其中城市低保对象2103户5131人,全年发放资金3536.34万元;农村低保对象3975户9195人,全年发放资金5221.75万元。共有城乡特困供养人员521人,发放特困供养金552.3万元。全年共救助城乡困难群众4430户,发放救助金473.48万元;流浪乞讨人员54人次。延川县共建成7个日间照料中心。共有孤儿14人,累计发放孤儿基本生活费14.12万元;事实无人抚养儿童36人,累计发放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生活补贴18.51万元。

环境保护

2022年,延川县县城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11天,优良天数比率为85.2%,延川县绿化覆盖率达41.9%,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率92.01%,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9.58%;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率-7.6%,空气质量综合指数3.70%。

安全生产

2022年,延川县共发生道路交通一般安全生产事故6起,死亡6人,受伤1人,直接经济损失0.26万元,无较大以上事故发生。

历史文化

文物古迹

延川永坪是陕北革命根据地首府,截至2022年革命旧址共有45处,战斗遗址10处,会议旧址2处,名人领袖旧居33处。其中,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2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

会峰寨位于延川县乾坤湾镇牛家山村,寨内人工遗存建筑建于明代嘉靖二十五年(公元1540年)。寨子建在村东南黄河西岸石山顶部,是陕北罕见的古代防御工事。会峰寨的主体构建共有三部分,最底层沿寨河岸筑建寨墙一道,高4米,长达200米。中部为居住区,遗存许多房子坍塌后的颓垣断壁。山寨顶部呈菱形状,寨顶南边建有一座祖师庙,尚遗存倒地的石磨、石碾。最高处有一座哨楼,呈圆筒状,由石块垒筑。距哨楼不远处,有一个小庙堂似的石房,疑为土神宫,遗存至今,基本完好。山寨顶部遗存四通石碑,其中一通为明代嘉靖二十五年(公元1546年)十月一日竖立。这块明代碑原埋土中,出土后碑体完整,大部分字迹清楚。

非遗文化

延川是文化部命名的全国现代民间艺术之乡,文化底蕴深厚,陕北唯一的文状元李郃、清代女诗人李娓娓都出在延川,近代以路遥为代表的延川作家群享誉中国文坛;剪纸、布堆画、大秧歌、说书、道情等民间艺术独具特色,涌现出了民间艺术大师高凤莲、冯山云等文艺人才。

延川县位于黄河西岸陕西北部,中华几千年的黄河文化在这里源远流长,形成了厚重而独具魅力的优秀传统文化,孕育了道情、说书、大秧歌、剪纸、刺绣、布堆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国家文化部命名的“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也是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的“中国秧歌之乡”。

延川县拥有国家级非遗项目1个,省级非遗项目4个,市级非遗项目8个,县级非遗项目53个。现有国家级非遗传承人1人(已病逝),省级非遗传承人4人,市级传承人6人,县级传承人71人。拥有高凤莲艺术馆、山云居艺术馆等非遗民俗文化阵地21个。编辑出版了《冯山云布堆花》《刘晓娟百鸡图》《延川布堆花》《陕北道情汇编》等书籍。建成了以乾坤湾镇清水湾“非遗民俗文化一条街”、文安驿镇电商大厦“非遗文化展示区”、郭家塔社区非遗陈列展示馆等重要载体的非遗展示区和专题馆,辐射全县城区及各旅游景点,不但将本地非遗元素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更推动全县文旅融合向深发展。

传统节日

正月初一,为春节,俗称大年初一,象征一元复始,万象更新。

正月初六,俗称过小年,意为人年。食油糕、馒头、长面或饸饹,祭奠诸神、祖宗,晚上挂灯笼、燃放鞭炮、点长明灯。

正月初七,为“人庆”,过法如同初一,延川县大村庄闹秧歌等娱乐活动多从此日始。

正月十五日,俗称灯节,为民间一隆重节日。入夜点香敬神,后院子里点燃“神火”。这一夜,为春节闹红火的一个高潮。转“九曲”多在此夜进行。

正月二十三日,俗称老君爷生日。

正月三十日,俗称“月尽”(谐音“月庆”)。

二月初二,为龙头节。

清明节,为民间又一重要节日。延川县妇女们给家中成员捏各种面食(一般成年以上男子为大馍,上附小鸟、小兽;男孩为老虎,女孩为“髽髻”,妇女为梭子),以备清明食用。人们上坟祭奠祖宗均不烧纸,用剪成铜钱形的五色纸撒在坟上,再培上土。四月初八为儿女节。不育或晚育的妇人上娘娘庙插花上香,献面拐拐、老公鸡、上布施钱等供品,以求“娘娘”显灵送子;也有青年男女抽签打卦的,询问姻缘婚配。

四月初八为儿女节。

五月初五为端阳节。

六月初六为天祝节。

七月初七为乞巧节。

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城乡皆食水饺,自制月饼点心,相互馈赠。

九月初九为重阳节。

十月初一“送寒衣”,人们将五色纸折成衣服,上坟焚烧,以示孝敬逝者。

冬至前日晚,民间有熬冬、炒冬的习俗。

十二月初八为腊八节,相传为释迦牟尼成道之日。

十二月二十三日送灶君。

十二月三十日除夕,俗称过大年,是一年中最为隆重的节日。

婚俗

民国前,男女婚事,听凭“父母之命,媒妁之约”而定,本人没有自主权,婚姻多属买卖性质。婚姻过程一般为择亲、提亲、订亲、商话、嫁娶、婚礼等程序。

丧葬

延川县历来有重视料理老人后事之习俗。老人年逾六十,始购棺材,制寿衣。棺材俗称“寿木”,以柏、松、槐木为料;寿衣俗称“老衣”,以蓝、红、黄、棕红绸缎为料,有褥、被、袄、裤、袍子、褂子等,一般为7件。若年轻人夭折(称“小口”),不得超过3套。老人丧事称“白事”,坟(地)称陵(地)。民间对阴宅的选择非常重视,必须出钱请阴阳先生选地势,定方位。下线挖坑,称“破土打陵”。一般坑长8尺,宽4尺,深八九尺。后打墓窑,墓窑一般深8尺,宽、高均为5尺。若遇合葬,要打得能放下两副棺材即可。一些富裕户,预先在地下或地上用砖或石头砌成墓窑,称之谓“堂子”。地下为暗堂子,地上为明堂子。12岁以下夭折的,均不埋葬,用干革裹尸送到山里了事。怀孕妇女死亡,需剖出肚中婴儿或在肚上扣一面锅,请阴阳先生上符后埋葬。

民间艺术

风景名胜

特产美食

地方特产

红枣是延川古老的经济林之一,有悠久的枣树栽培历史。清道光十一年(延川县志)载:“红枣各地多有,不如东乡。沿黄河一带百里成林,肉厚核小,与灵宝枣符,成装贩运,赐以美食。”延川红枣以个大、肉厚、核小、皮薄、味佳、色好、含糖高著称,1982年朝鲜主席金日成访华时品尝延川狗头枣后,赞不绝口,并为朝鲜引种300余株。

红枣在陕西省延安市的民里坊间,有“一日三颗枣,百岁不显老”的俗语。当地农民把红枣誉为“铁杆庄稼”,也因红枣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又被称为“天然维生素丸”。

延川县苹果生产具有较长的历史。是陕西省优质苹果生产基地县,县委、县政府将苹果生产列为全县农村四大主导产业之一,做出了《延川县关于大力发展苹果生产的决定》,并成立了“延川县果树技术服务站”,为全县果树生产发展奠定了基础,建立了一批规范化的苹果生产示范园。

延川小米亦称粟,得益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延安人民长期的生产实践,这里光热资源充足,昼夜温差大,养分积累多,因而盛产谷子,成熟后稍加工,即成黄灿灿、香喷喷的小米。小米可蒸、可煮,熬成粥,黄香柔滑、粘糊性强、回味悠长,喝之满口泛香,可滋阴补虚,民间有“养人”之说,是老幼、孕妇最喜益的食品。

延川小米色泽金黄、颗粒浑圆、晶莹明亮、粘糯芳香,其蛋白质含量达13%,富含多种维生素,特别是富含人体既不能合成又不可缺少的赖氨酸和蛋氨酸。

特色美食

延川特色美食有洋芋擦擦、荞面河捞、麻汤饭、抿节儿、油馍馍、油糕、米馍馍、烧疙卷儿等。

一年四季均可吃。将去皮洗净的洋芋擦成丝,加入葱和其他调味品、适量的面粉,用手搅拌均匀蒸熟即可食用。吃时应制蒜泥或柿子酱做蘸汤,再熬点米汤。秋冬做的洋芋擦擦味道新鲜淡香,又有筋道,大众都喜欢吃。洋芋出芽后就不新鲜了,而且一顿吃多了会“咬辣”,所以吃洋芋擦擦时要热几个馍或团子配合吃。

延川县传统年茶饭必备食物,家家制备。米馍馍用软糜子面制作,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村生活相对困难,延川县西北用软糜子米粉兑黄玉米面制作。米馍馍分有馅无馅两种,传统境内人家要蒸许多米馍馍,与白馍、糕基本够一个正月热的吃。

延川出产小麻,过去农家户户每年榨一次小麻油,俗称“出油”。出过油的汤上面漂一层仍然含少量油的汤,用勺轻轻地将这一层汤撇起来,盛在盆里或桶里,这就是麻汤。适量麻汤兑水倒在锅里,放入各种豆颗和高粱米熬,豆颗快熟时再加入小米、切成小块的白菜继续熬至熟,放适量盐即可食用。麻汤中含有一定量的香油,所以麻汤饭香气四溢,使人胃口大开。麻汤饭只在出小麻油时才能做来吃,延川人厚道,一家出油,左邻右舍都能分够吃一顿的麻汤,等邻居家出油时自己也可以分够吃一顿的麻汤,所以农家一年虽出一次油,但可以吃几顿麻汤饭。

风味小吃

县南黄河沿岸一带村庄,将白面发酵后掺碱,擀成圆形,抹一层油,垫上盐粉、葱丝、地椒等香料,然后卷起来,形如棒,埋入柴火灰内,烧熟即食。也有卷起再擀成圆饼的,烧熟后叫烧馍馍饦。其色黄、味香、可口,令人百吃不厌。

民间称黄酒,亦称稠酒。将软米用水泡一夜,捞出放锅内蒸熟,掺入开水,撒入麯面,搅匀成糊状粘物入瓷缸内封口,置热炕头发酵三日左右放凉地处,即成“酒糟”,随时可用。饮时,将酒糟倒入罗内过滤,入锅后再按比例加水温热,其香味浓郁。

将白面(或荞面)加调料和鸡蛋,掺水搅成稀糊状,摊入擦油的锅或鏊内烙熟呈软薄饼状,蘸上醋、蒜、味精汤,即可食之。

对外交流

著名人物

李郃

字之玄,延川县人,生卒年月不详。唐文宗大和元年(827年)科状元及第。《前定录》载本科状元为李郃。清代徐松著《登科记考》卷二十二卷载:“大和元年,进士三十三人:李郃状元。知贡举(主持进士考试之大臣):礼部侍郎崔郾。”据《唐会要》《册府元龟》等记述,李郃名列进士榜首后,于次年在诏举“贤良方正”时应举,被任为河南府参军。时参加诸科对策者百余人,有一位叫刘蕡的考生,陈述臣官专横,将危宗社,其言词激烈考官不敢录取。李郃仗义执言,说:“刘蕡下第,我辈登科,实厚颜矣!”乃上疏争辩,并要把自己所受官职让于刘蕡。此事虽未成功却受到士林的称道。李郃本人仕途不顺,因得罪权势更大的官宦,无人敢重用他。后官至贺州刺史,余事不详。

路遥(1949—1992年)

国家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理事。原名王维国,1949年12月3日生于清涧石嘴驿乡王家堡一个贫苦农民家庭,7岁时过继给延川县郭家沟村其伯父抚养。1973年9月入延安大学中文系就读,1976年8月毕业后调入《陕西文艺》编辑部任小说、散文组编辑,后任《延河》小说组副组长。198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在省作协从事专业创作。1985年4月选任省作协副主席。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文学创作。起初在县文化馆油印小报《革命文化》发表习作说《人生》(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单行本),分别被译为英文、俄文、法文。1983年出版中篇小说集《当代纪事》,1985年出版中短篇小说集《姐姐的爱情》《路遥小说选》。历时6年,呕心沥血完成百万字的长篇巨著《平凡的世界》,由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路遥文集》(五卷本)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他的中篇小说《惊心动魄的一幕》荣获首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人生》荣获1983年第二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他亲自把《人生》改编为电影剧本,于1984年摄制上映,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影片荣获第八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1991年长篇巨著《平凡的世界》荣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1985年3月5日,中共陕西省委、省政府召开优秀文学创作表彰大会,对他表彰并奖励两级工资。1987年省政府授予他“陕西省劳动模范”称号。1991年12月获“陕西省有突出贡献的专家”荣誉称号;同年国务院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荣誉称号。1992年8月上旬,因劳累过度病倒在延安,回西安救治,终因肝硬化腹水引起肝功能衰竭,于1992年11月17日晨8点20分在西京医院逝世,年仅43岁。

李娓娓

字心兰,女诗人,约生于清道光年间。李宗沆幼女,成年后嫁于延川县三台村(瓦村河)举人曹鹤龄之子曹震方。心兰聪慧过人,知书达理,工于诗文,与兄弟姑嫂,时有唱和。其诗作清丽风雅,雄厚刚健,颇有唐诗风骨。夫君曹震方为廪生,亦有文才。夫妇感情甚笃,拈毫横笛,吟诗弄墨,家庭美满。结婚十余年后丈夫病故,二子皆幼,家境凄凉。同治六年(1867)战乱,心兰携子逃难于西安,以笔墨为生,备受艰辛。光绪二十四年(1898)秋,总督、奉天将军赵尔巽前往新疆赴任,途径西安拜见姨母李娓娓,给予接济。后二子先她而逝,悲不自胜,抑郁而终。遗有诗稿《咏月轩吟草》《幽香馆存稿》《绿窗词草》3辑。1986年,县政协文史委员会整理编辑《李娓娓诗词专辑》铅印面世。

荣誉称号

2018年11月,延川县入选2018全国“幸福百县榜”。

2019年3月,被列为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2020年6月30日,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2020年7月29日,入选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县城)命名名单。

2021年7月15日,入选水利部第四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

2021年8月,被陕西省确定为“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

2021年9月8日,入选国家能源局综合司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名单。

2021年11月,入选陕西省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示范县(市、区)名单。

2021年11月5日,被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命名为2021—2023年度“陕西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2022年4月,被确定为2022年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

2022年4月21日,再次荣获省级“平安县”称号,并授予“平安铜鼎”。

2023年2月,获得全国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称号。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