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河

更新时间:2024-02-23 19:52

地下河亦称暗河,为碳酸盐岩分布区一种独特的喀斯特现象。是以溶蚀作用为主,形成的地下廊道、溶洞和溶蚀组成的一个复杂的喀斯特地下管道系统。喀斯特地下河的个体形态类型,是地下水赋存和排泄的各种形式的表征。

形态特征

地下河是在碳酸盐岩地层中所发育的,错综复杂的地下管道系统组成的。它的结构形态类型不但影响着地下河的组成形态,而且也影响着地下河的发育规模。特别是喀斯特地下水,它遵循一定结构形式的地下导水管道进行运移、活动与演化。不同形式的地下河有着不同的运移和富集规律。地下河是由地下数条并由复杂的喀斯特管道系统所构成的地下河流,据其在平面上的分布形态及发育的模式图形,可分为单管型、人字型、树枝型、网络型等地下河类型。喀斯特在水平发育方向上的分带性,从而也导致了喀斯特水平运动过程中的波折现象。特别是浅层喀斯特水以地下河形式存在时,这种现象尤为明显。地下河类型产生的重要因素包括地层岩性、构造条件、新构造运动等,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演化,在不同的空间部位演变成形状不同的地下河类型。

主要分类

中国广西岩溶区的地下河,按其发育阶段和形态特征分成3类:

①与当地侵蚀基准面相适应的地下河,多分布在主要河流的两岸,规模大,水量丰富,地下河水面与地面高差不大。

②穿山式地下河,河的水面与地表河的水面等高,往往是连接相邻两溶蚀盆地中地表河的通道。

③悬挂式地下河,规模较小,分布在峰林洼地区,主要是受隔水层的阻挡形成的。

代表地点

最长的地下河——坎儿井

新疆的坎儿井坎儿井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古称“井渠”。坎儿井是古代吐鲁番各族劳动群众,根据盆地地理条件、太阳辐射和大气环流的特点,经过长期生产实践创造出来的,是吐鲁番盆地利用地面坡度引用地下水的一种独具特色的地下水利工程。

坎儿井在吐鲁番盆地大量兴建的成因,是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分不开的。吐鲁番盆地北有博格达山,西有喀拉乌成山,每当夏季大量融雪和雨水流向盆地,渗入戈壁,汇成潜流,为坎儿井提供了丰富的地下水源。吐鲁番土质为砂砾和粘土胶结,质地坚实,井壁及暗渠不易坍塌,这又为大量开挖坎儿井提供了良好地质条件。吐鲁番干旱酷热,水蒸发量大,风季时风沙漫天,往往风过沙停,大量的农田、水渠被黄沙淹没。而坎儿井却在地下暗渠输水,不受季节、风沙影响。蒸发量小,流量稳定,可以常年自流灌溉。

坎儿井最早出现在18世纪末叶,主要分布在吐鲁番盆地、哈密和禾垒地区,尤以吐鲁番地区最多,计有千余条,如果连接起来,长达5000公里,所以有人称之为“地下运河”。“坎儿”即井穴,是当地人民吸收内地“井渠法”创造的,它是把盆地丰富的地下潜流水,通过人工开凿的地下渠道,引上地灌溉、使用。在高山雪水潜流处,寻其水源,在一定间隔打一深浅不等的竖井,然后再依地势高下在井底修通暗渠,沟通各井,引水下流。地下渠道的出水口与地面渠道相连结,把地下水引至地面灌溉桑田。坎儿井开始发展缓慢,至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林则徐在伊拉里克“增穿井渠”(《新疆图志·建置》)时,“吐鲁番旧有三十余处”(《清史稿·萨迎阿传》)。后经推广,吐鲁番坎儿井发展到百处。光绪六年(1880),左宗棠率兵平定阿古柏叛乱后,“督劝民户,淘浚坎儿井”,“吐鲁番所属渠工之外,更开凿坎井一百八十五处”(《左文襄全集奏稿》卷五十六)。此后,吐鲁番坎儿井继续发展。据本世纪五十年代统计,吐鲁番坎儿井发展到1300多条。由于水位下降等种种原因,到1990年吐鲁番坎儿井(出水)只有700条,流量2.94亿立方米。坎儿井根据吐鲁番盆地地理条件及水量蒸发特点,利用地面坡度引用地下水灌溉农田。它由竖井、暗渠、明渠、涝坝四部份组成。竖井,主要是为挖暗渠和维修时人出入及出士用的。竖井口长1米,宽0.7米。暗渠是坎儿井的主体,高约1.6米,宽约0.7米。明渠,就是暗渠出水口至农田之间的水渠。涝坝,就是暗渠出水口,修建一个蓄水池,积蓄一定水量,然后灌溉农田。每条坎儿井的长短各不相同,长的可达20公里,短的只有100米左右。最古老的坎儿井是吐尔坎儿孜,它位于吐鲁番市恰特卡勒乡庄子村,全长3.5公里,日水量可浇20亩地,至今已使用了470多年了。名气最大的坎儿井是米衣木·阿吉坎儿井,它全长5公里,最深处为80米,日水量可浇地70亩,已有200年的历史,它是维吾尔人米衣木·阿吉开掘而成的,故以此命名。坎儿井是古代新疆人创造的地下水利灌溉工程,早在2000年前的汉代就已经出现雏形,以后传到中亚和波斯。吐鲁番地区共有坎儿井1100多道,年径流量达 2.94亿立方米,它是绿洲的生命之源。西郊的坎儿井民俗园是参观这种古代遗留下来的地下工程的好地方。

连州地下河

连州地下河位于历史文化古城连州以北26公里处的东陂镇大洞村境内,是一处巧夺天工的亚热带喀斯特地貌的典型巨型天然石灰岩溶洞,因为洞口广阔,仿佛一个大嘴巴,所以当地居民称之为大口岩。1986年初探,1988年正式对外开放。它以其神秘瑰丽的石钟乳及洞穴暗河而驰名中外。

梅山龙宫

梅山龙宫位于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资水河畔,是一个集溶洞、峡谷、峰林、绝壁、溪河、漏斗、暗河等多种喀斯特地质地貌景观于一体的大型溶洞群,有九层洞穴,探明长度2870余米,已开发游览路线1896米,其中包括长466米世界罕见的神秘地下河。整个洞府分为龙宫迎宾、碧水莲宫、玉皇天宫、龙宫仙苑、龙宫风情、龙凤呈祥六大景区。

梅山龙宫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湖南省新潇湘八景景区、首届湖南大众最爱旅游目的地。

国家旅游局顾问、中国社会科学院卢存岳教授称之为“亚洲最美的地质博物园”;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研究所原所长、全国洞穴研究会会长朱学稳教授亦将其评为“湖南第一、国内一流、世界先进,堪称世界溶洞极品”。

410尾娃娃鱼安家梅山龙宫地下河

2016年11月13日上午,410尾娃娃鱼(学名大鲵)在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梅山龙宫安家落户,其中亲本10尾,幼鲵400尾。这是“和谐自然共护生灵”——湖南省娃娃鱼人工增殖放流大型活动的首个放流点,省水产科学研究所对部分娃娃鱼施行PIT标记,便于监测娃娃鱼资源、评估放流效果。

2007年,省畜牧水产局曾在梅山龙宫景区溶洞内放流过娃娃鱼,近年来也在此多次发现娃娃鱼身影,今年9月还发现过两尾身长1.58米的野生娃娃鱼。据介绍,放流地点优先考虑原有的娃娃鱼栖息地。梅山龙宫多次出现娃娃鱼,说明这里的自然环境适宜娃娃鱼生长。梅山龙宫是大型的溶洞群,属于石灰岩地层,内有一条罕见的神秘地下河,水质优良,环境幽静,食物充沛,是娃娃鱼理想的栖息地。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