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山西省党部

更新时间:2022-09-13 23:47

1930年3月,阎锡山与冯玉祥、李宗仁等人联合,公开以武力反对蒋介石,中原大战爆发。国民党山西省党部迁往天津英法租界内,省党部曾一度关闭,国民党在山西的公开活动,陷入全面停顿状态。同年10月,中原大战结束,阎锡山败走大连,“住在天津的省党部人员于1930年冬陆续返回太原,省党部始得恢复,并于1931年召开第三次全省代表大会,成立第三届省党部执行委员会,韩克温、胡伯岳、李江为常务委员,书记长苏寿余”。

党部成立

1929年9月,国民党山西省第二次全省代表大会召开,成立了省党部第二届执行委员会,苗培成、韩克温、赵连登、胡伯岳、李嗣聪、梁贤达、侯鸿业、陈受中、耿步蟾等人任委员,苗培成、韩克温、胡伯岳等人为常务委员,苏寿余、刘冠儒、冯大轰、张岫岚、张崇山等人为候补委员,内设秘书处、组织部、宣传部、训练部等机构;下辖党务干部训练班、“清共”委员会(韩克温、仇云涛、李江、杨笑天、苗培成、刘冠儒、韩三甲任委员)、《民国日报社》等机构;同时设立监察委员会⑥,姚大海、仇云涛、李进贤、李汾、刘儒琪等人任委员,李敏、邱仰浚等人为候补委员[2] (P8)。

艰辛生存

1931—1938年的山西省党部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全国抗日风潮兴起。山西的青年学生组织起抗日救国会,进行抗日宣传,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高潮。1931年12月18日,山西省“学联”组织学生向国民党山西省党部请愿。山西省党部处理措施失当,双方发生武力冲突,遂造成轰动全省的“一二·一八”惨案。山西省当局派员查封了国民党山西省党部,省党部主要成员(除苗培成先行离开山西外)被驱逐出山西省境,国民党山西省党组织在山西的公开活动再次陷入全面停顿状态。

与前一次相比,这次国民党山西省党部在省外“流亡”的时间较长,达7年(1931年12月至1939年1月)之久。在山西境内的一般国民党党员,自动组合成立“党员通讯处”,名义上是反对旧省党部,负责人关民权、员竹三,出刊《党员通讯》[2] (P15),在山西省内继续进行活动。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一时期的前半期,山西政局发生了一些微妙变化。主要表现在:从1932年起,在太原先后出现了“中国青年救国团”、“建设救国社”、“山西民众监政会”、“文山读书社”和“植社”等大大小小政治活动的团体。这些团体,都是直接、间接受阎锡山的支配,由阎锡山供给活动经费,在青年学生中进行着各种活动[1] (P179—180)。上述各团体,在1936年春阎锡山正式成立了“自强救国同志会”后,便一律取消,停止活动[1] (P183)。

由于日军对中国华北地区的加紧侵略,华北地区各省、市的局势日趋紧张。受此影响,在北平南所胡同“流亡”的国民党山西省党部办事处,被迫于1935年4月迁至河南省开封市;1938年1月,河南开封亦有被日军攻占危险,国民党山西省党部只得再次更换办公地点,迁往陕西省西安市活动[4] (P990—991)。

1931年以来,国民党山西省党部几经流徙,在地方势力的夹缝中勉强生存。在地方势力的排斥或抵制下,国民党山西省党部在山西的处境异常艰辛。大部分时间,国民党山西省党部在山西境内名存实亡,难以存身。在山西周边地区不断辗转、漂泊,即这一时期国民党山西省党部生存状态的主要特征。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国内要求全民族抗战的呼声迅速高涨。南京国民政府遂改变对日国策,同年7月17日,蒋介石表示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实行抵抗。但在日军的疯狂进攻下,中国沿海地区的大片国土很快相继沦陷,山西太原也面临被攻占危险。1937年11月4日,阎锡山领导的第二战区长官部和山西省政府被迫撤离太原,辗转南下,迁往晋南、晋西南地区以求生存。

1938年4月6日,为加强省党部在地方政府中的地位和作用,国民党第五届中央执行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改进服务并调整党政关系案》,规定:(1)采用主任委员制,由中央于省党部执行委员中指定,主任委员得由中央委员充之;(2)省党部以分区指导督察为原则,主任委员留省;(3)省党部委员得参加省政府会议;(4)省党部与省政府每月须开联席会议一次;(5)省党部监察制度照旧[5] (P121)。因为抗战形势需要,重庆国民党中央也亟欲恢复其在山西境内的活动,向阎锡山提出恢复国民党山西省党部的要求;而在晋西南地区“流亡”的阎锡山,此时也急需中央政府的经济、军事援助。经反复磋商,阎锡山对此项要求予以同意。

1939年1月,国民党山西省党部在陕西省三原县东里堡召开代表大会,正式恢复山西省党部执行委员会,后办公地址移至陕西省宜川县秋林镇[2] (P3)。重庆国民党中央选派山西省政府主席赵戴文兼任省党部主任委员,山西省党部执委会下设书记长1人,由黄树芬担任;刘冠儒、武誓彭、王昉、刘奠基、梁敦厚、李犹龙、邱仰浚、薄毓相、李江、王怀明、赵光庭等人为执行委员[2] (P9)。

短暂复兴

1939—1949年的山西省党部

在1939年1月至1942年8月期间,国民党山西省党部执行委员会配合中央精简机构的要求,缩小机构编制,将下设各“部”改为“科”,共设组织科、宣传科、社会科、总务科、会计科、秘书室、译电室、统计室、调查统计室、中山小学校、社会服务处、文化服务社、西安办事处、克难办事处等机构。同时,国民党在第二战区司令部另设特别党部,专门在军队中发展党员。特别党部不设专职人员,党务工作由部队政工人员兼办[1] (P262—263)。

抗战期间,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国民党在各省积极发展地方党组织。1942年9月,国民党山西省党部扩大编制,改“科”为“处”。山西省党部执委会由赵戴文任主任委员,后韩振声继任;书记长为黄树芬,后为胡作砺。黄树芬、邱仰浚、李江、薄毓相、高挺斋、楚溪春、梁□武、梁敦厚、乔鹏书、樊祖邦、杨德荣、刘冠儒、武誓彭、胡作砺、王友兰等人为委员;增设监察专责委员办事处,李江任委员;内设宣传处、组训处、秘书处、妇女运动委员会、文化运动委员会、工作指导专员、设计考核委员、西安办事处、国民日报社等机构[2] (P10)。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山西省党部于1945年9月由陕西省宜川县返回山西太原办公。1947年4月,国民党中央宣布党团组织退出学校。国民党山西省党部随之也缩减编制,改“处”为“组”。山西省党部执行委员会由韩振声任主任委员,后张子扬继任。薄毓相、李江、邱仰浚、郝梦九、梁敦厚、胡作砺、温绍熙、杨德荣、樊祖邦、乔鹏书、武誓彭、刘冠儒、王友兰等人为委员。书记长为胡作砺,下设秘书数人,另有机要室,人事室,视察室,会计室及警卫队。此外,有调统室(调查统计室),是“中统”配设在省党部内的特务组织,其人事、经费,都是独立的,“工作人员不在省党部编制内”[1] (P352)。

1938年冬至1946年7月,国民党在山西的基层党组织也时有变化。1938年冬,山西省党部在各专区实行党务专员制,在山西建立了9个党务指导专员办事处,负责督导各县的党务活动。1940年10月,山西省党部把党务指导专员办事处改为党务督导区,全省共设21个督导区,在各专区实行督导员制(1942年3月,为加强对晋北各县党务活动的指导,山西省党部将上述督导区中的一区、二区、四区、六区等4个区取消,成立了晋北党务办事处⑦)。1946年7月,国民党在山西省的“各督导区相继撤销”[2] (P19)。

1947年9月,国民党六届四中全会决定将“三青团”⑧ 并入国民党,实行党团合并。合并后的山西省党部执行委员会,主任委员为张子扬,副主任委员为郭澄;书记长为胡作砺,副书记为李东庵。内设秘书组、组训组、宣传组、总务组、视察组、财务委员会、青年运动委员会、文化运动委员会、农工运动委员会、妇女运动委员会。张子扬、郭澄、胡作砺、李东庵、武誓彭、刘冠儒、王友兰、乔鹏书、杨德荣、郝梦九、温绍熙、樊祖邦、邱仰浚、关民权、楚溪春、胡茂钦、高崇礼、吉彦贞、杨自秀、朱理、智力展、姬兆麒、李隆、令狐溥、杨作芝、崔道修等人为执行委员,王衔、王羡之、黄秀峰、李殿辅、衡文灿为候补委员[1] (P354)。另设监察委员会,由李冠洋、梁敦厚(字化之)、张彝鼎、乔家才、陈大济、和济泰、郭镇泰、张步云、王俊士、李仲琳等为委员,李江任常务监察,下设秘书、监察处,监察处下设稽查科、审查科等机构。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