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恕

更新时间:2023-09-26 17:48

刘恕(1032年-1078年11月6日),字道原,筠州高安(今江西高安)人,祖籍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北宋中期史学家、藏书家。

人物生平

少年聪敏

明道元年(1032年),刘恕出生于筠州高安(今江西高安),他从小就十分聪慧,书看过一遍就能背下来。四岁(《宋史》误作“八岁”)时,家里来的客人说孔子没兄弟,他立刻说:“《论语》里不是说孔子把他哥哥的女儿嫁给了南容吗?”在座的人都感到十分惊异。十三岁时,他想参加科举考试,向别人借了《后汉书》《旧唐书》,过了一个月就都归还了。十六岁时,刘恕去拜谒宰相晏殊,拿史书上的事向他请教,反复追问,连晏殊也不能回答出来。

名噪京师

皇祐元年(1049年),刘恕登进士第。当时宋仁宗有诏,能讲经义的考生另外报上姓名,应诏的只有几十名,刘恕用《春秋》《礼记》对答,先列述注文,再列举先儒们各种不同的看法,最后发表自己的见解,所提一共二十问,刘恕对答都很正确,主考官大为惊异,选他为第一。然而他却在之后的廷试中落榜,便再让他到国子监试讲经书,又列为第一,于是被赐进士及第。

发强擿伏

皇祐三年(1051年),刘恕任邢州钜鹿(今河北巨鹿)主簿,当时吏部规定,年满二十岁方可任官,于是刘恕于此年被授职。

至和元年(1054年),陈升之(《宋史》误作“晏殊”)把刘恕召到府上,以隆重的礼节来对待他,让他讲解《春秋》,晏殊亲自率领属下官员去听。不久,迁晋州和川(今山西安泽)县令,揭露检举坏人和隐藏的坏事,当时那些自以为很有本事的官吏都自觉不如刘恕。刘恕为人很重情义,答应办的事一定马上去办。郡守犯了罪被弹劾,下属官吏都被牵连关进牢狱,只有刘恕体恤他们的妻子儿女,就像对待自己的骨肉,又当面数落转运使援用法律条文苛细严峻,有刻毒诬陷之嫌。

编撰史书

嘉祐六年八月十日(1061年8月27日),宋仁宗诏三馆秘阁校宋、齐、梁、陈、后魏、后周、北齐七朝史书,刘恕与刘攽、范祖禹等负责校对《后魏书》。

嘉祐八年(1063年),刘恕与司马光论撰编年史事。当时刘恕十分爱好史学,从太史公司马迁所记始,到周显德末年,纪传以及纪传之外的私记杂说,没有他没读过的,上下数千年间,无论大事小事,都了如指掌,司马光感到非常惊讶。

治平二年(1065年),陆诜担任广西转运使知桂州,征辟刘恕为广西经略安抚司勾当公事,迁翁源(今广东翁源)县令。

治平三年四月十八日(1066年5月14日),司马光编写《资治通鉴》,宋英宗让他自己挑选馆阁英才共同编写。司马光回答说:“馆阁文学之士确实很多,至于专门精通史学的,我所知道的,只有刘恕罢了。”当即征召刘恕为官署的僚属,迁著作佐郎,遇到有史实纷繁杂乱难定是非的,都由刘恕逐一考证、甄别。刘恕对魏、晋以后的事情考证,最为精准详尽。

治平四年(1067年)十月,刘恕等人又上所校正的《后魏书》。

乞监酒税

熙宁二年(1069年)二月,王安石开始推行变法,因与刘恕有老交情,想要引荐他到三司条例司任职。刘恕以不熟悉钱粮为借口推辞,趁机对王安石说:“天子正托付您主持大政,应该张扬尧、舜之道来辅佐明主,不应把利益放在前面。”刘恕当面指责他的过失,王安石大怒,脸色变得如铁,刘恕却没有丝毫屈从。有时候在众人广座中,直言他的过失毫不回避,王安石于是和他绝交。当王安石主持事务,轻而易举地就招祸。高谈阔论的人,开始意见不同而后最终附和他,当面赞誉而背后诋毁他,口是心非的都像这样。刘恕奋厉不顾,直接指责其事,得失没有什么隐讳的。

熙宁三年(1070年)九月,司马光出京掌管永兴军,刘恕也因为父母年老,请求监管南康(今江西星子)军酒来侍奉父母,朝廷答应到诏他在官任上修书。

熙宁五年(1072年)正月,司马光任西京御史台通判,刘恕请求拜见司马光,司马光留他数月才让他回来。

返乡去世

熙宁九年(1076年)四月,刘恕到达洛阳,见到了司马光。刘恕在在途中得中风之疾,以至于右手右足偏瘫。但刘恕仍然苦学如常,病稍好就写书,直到病情危急时才停止。十月,刘恕自洛阳南归,还未到家,母亲钱氏就去世了,于是抱病守孝,并且继续修《资治通鉴》。

元丰元年(1078年)八月,刘恕编定《资治通鉴前纪》,更名《外纪》,共10卷。不久,又作《资治通鉴外纪前后序》及《通鉴外纪目录序》,撰《十国纪年》四十二卷。九月二十九日(11月6日),刘恕去世,享年四十七岁,其父刘涣将他葬于星子城西。

身后哀荣

元祐元年(1086年),《资治通鉴》写成,经司马光恳求,朝廷追录刘恕的功劳,授其子刘羲仲为郊社斋郎。

元祐八年(1093年)正月,刘恕之子刘羲仲以父亲参与编修《资治通鉴》而皇帝未赏赐《资治通鉴》为耻,恳求范祖禹奏请。于是,宋哲宗下诏赏赐《资治通鉴》。十一月,迁葬刘恕于江州德化之龙泉,其子刘羲仲请黄庭坚作墓志铭。

主要影响

史学

1.确定编修义例

关于《资治通鉴》,刘恕和司马光一样,反对在《春秋》笔法上下功夫。但是,对于魏、晋南北朝五代之际,几个政权并存的情况下,“强拔一国谓之正统,余皆指为僭伪”的主张提出了异议,主张“其臣子所称,亦从而称之”,只有这样,才能彻底破除“兴于汉儒”的所谓“正统之论”。

司马光在刘恕启发下,提出:“魏、吴、蜀、宋、齐、梁、陈、后魏、秦、夏、凉、燕、北齐、后周、五代诸国名号均敌,本非君臣者,皆用列国之法……周、秦、汉、晋、隋、唐尝混一天下,传祚后世……全用沃子法……刘备虽承汉后,不能纪其世次,不得与汉光武、晋元帝为例。”

刘恕对司马光这一想法表示支持,从而奠定了《资治通鉴》以魏纪年,称吴蜀为主的史法。但刘恕又提出把晋元帝与汉光武相比不妥,原因是“晋失其政,五胡纷扰,天命不常,惟归有德。若东晋德政胜,则僭伪之主必复为臣仆,而东晋与诸国异名号并正朔,是德政不相胜也。吴尝称臣于魏,魏不能混一四海,不得用天子法,而东晋僻在江南,非魏之比。又诸国符健、姚苌,慕客垂等,与东晋非君臣,东晋乃得用天子之法乎?若秦、夏、凉、燕及五代诸国,虽僭窃名号,皆继踵扑灭,其兴亡异于吴蜀南北朝,此黜之不当疑也。”

刘恕又提出:“晋末平吴,与吴抗敌,宜如魏世用列国法,晋传于宋,宋传于齐,齐传于梁,梁传于陈,当用宋、齐、梁、陈年号以纪诸国事迹。陈亡之后,用隋年号。隋末平陈以前称陈主而不名,萧琮为后周附庸,与梁陈非君臣,梁不当名萧琮也。”

关于称呼,刘恕建议:“周、秦、汉、魏诸侯称薨,至晋以后,惟王爵及三公宰相称……诸臣皆称卒。”

刘恕的这些意见,司马光基本上都接受了。

上述可见,治平三年(1066年)四月以前,司马光虽然独立写成了秦以前八卷,但是关于全书的书法义例还未做过细致的考虑,只是与刘恕反复讨论,才明确定下来。

2.修魏晋南北朝和五代“长编”

刘恕在《通鉴》书局十三年,主要是做“长编”工作。现在多数学者认为,《通鉴》设局编修19年之久,中间人事屡有变动,因而在不同时期的分工是有变化的。刘恕是个通史之才,不仅专长魏晋南北朝史,他还著《十国纪年》,说明他对五代十国的历史也有专长,因而完全有能力负责五代“长编”属草工作。司马光说:“梁以后者与道原。”说明刘恕确实承担了五代“长编”。

3.考证史实

司马光在《刘道原十国纪年序》中特别举了两个例子来说明刘恕考证功夫之深:“在和州时,以公事适野,见刘聪太宰刘雄碑,嘉平五年始改建元,证旧史之误。”“在洛阳与光偕如万安山,道旁有碑,读之乃五代列将,人所不能道者,道原即能出其行事始终,于归验旧史,信然。”可见刘恕对史事谙熟是超乎同时代其它人的。

再从《通鉴考异》中看,直接标明刘恕的考证成果地方也甚多。如:《晋纪》“汉改元建元”条,标有“同编修刘恕言”,用刘恕以刘雄碑考证的成果云:“《十六国春秋》建元元年在晋建兴二年。同编修刘恕言:今晋州临汾县嘉泉村有汉太宰刘雄碑云‘嘉平五年岁在乙亥二月六日立’,然则改建元在乙亥二月后也。”

唐末五代时期,标明用《十国纪年》的材料达四十五处,另外尚有六、七处是以“刘恕曰”“刘恕案”“刘恕以为”“刘恕广本”等标出。这样,唐末五代总计就有五十多处是采用刘恕的考证成果。而直接用了刘恕研究成果,未做任何标明的地方更多。

刘恕对传统之说三皇、五帝、三玉的存在与否有质疑,他以为“《诗》《书》,仲尼刊定,皆不称三皇、五帝、三王”。《管子》又称五帝三王,但“管仲之书过半便是后之好事(者)所加,乃说管仲死后事,其轻重篇尤复鄙俗”,而其他记载三皇五帝三王之书也“皆寓言,诞妄不可为据”刘恕还以为“秦汉学者宗其文词富美,论议辨博,故竞称三皇五帝而不究古无其人。”

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在考证基础上还做了独具新见的分析。比如:关于均田制问题,他分析说:“魏、齐、周、隋,享国日浅,兵革不息,农民常少,而旷土常多,故均田之制存。至唐承平日久,丁口滋生,官无闲田,不复给受,故田制为空文。《新唐书·食货志》言:口分、世业之田坏而为兼并,其意似指以为井田之比,失之远矣。”把均田现象的产生,放在了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来认识,与战争和平、人口多少紧密联系起来,而不看成是可以由人的主观意志左右的简单的政治现象,这比欧阳修把均田比作井田的见解更胜一筹。

《通鉴外纪》是刘恕在编修《资治通鉴》之外的一部重要著作,关于此书的写作缘起,刘恕在《后序》中有详细的说明,他认为司马迁《史记》始于黄帝,而包牺、神农阙漏不录;司马光编修的《资治通鉴》为历代史,而不及周威烈王之前。刘恕曾询问他为何不写在此之前的历史,司马光解释说:“前面有孔子写的《春秋》,我不敢续写圣人的史书。”而刘恕却没有那么多的畏忌。他认为不写此前的历史,将会使历史发展出现“缺环”。于是他就大胆而慎重地写了《通鉴外纪》,从而为后人保留了许多有价值、成系统的上古史材料。

《通鉴外纪》为编年体史书,总计十卷,记述了上古包牺以来至周戚烈王二十二年(前404年)的历史包括包牺以来纪一卷,夏纪、商纪共一卷,周纪八卷,具体来说,卷一为包牺以来纪,记叙包牺氏、神农氏、黄帝、帝尧、帝舜即上古传说时代的历史,卷二为“夏商纪”,夏纪记载了从禹以来十七君、十四世,至架亡四百三十二年的史事,商纪则载自成汤灭夏以来三十君、十七世,吃商纣玉六百九十二年的历史,卷三至卷十为“周纪”,记载了武王伐纣至东周、战国前期的历史。西周共和以前,载其世次,自共和元年至周戚烈王二十二年则编年纪事,凡四百三十八年。同时又附有《外纪目录》五卷,年经事纬,简要地标出历史事件,上列朔闰天象,下列《外纪》的卷数,与《通鉴曰录》体例相同,“疑年茫昧,借日名甲子以纪之,共和以后,则用岁阳岁名而著于上,示相别也。”两者相辅相成,构成了一有机的整体。

在编纂体例上,该书一遵《通鉴》书局所定,采取的是长编的编修方法,即将分散在《尚书》、《左传》、《国语》、诸子等书的史料,整汇排比,编年纪事,构成一有系统的记述。其主要的特点,取材的范围很广,对古籍所记基本可信的史料,以大字书写,作为正文;对于众说各异、外误杂出及荒远茫昧者,则或者采取分注,或者以小字附录于后,以供研究者参考,在古史年代学上,中国在周代共和行政以前,没有确凿的纪年,刘恕在记述“包牺氏”时即指出:“上古至周厉王无年可纪,而皇甫谧诸儒所纪皆有年,众说差互不同及疑事异端,备列于注,以示传闻异辞,在卷一“包牺以来纪”中,即将“天地开辟”“天皇氏”“地皇氏”“人皇氏”“有巢氏”“越人氏”“女娟氏”“朱襄氏”“无怀氏”“共工氏”等古史传说之事均以小字附录于后,用以表示“传闻异辞”的事迹。

刘恕作为北宋一名“才高和寡”的史学家,由于廉介刚直的性格而不容于世;对读书和做学问的嗜好,又加重了身体的不适,最终导致了刘恕的英年早逝。从其编修《资治通鉴》长编的表现和《资治通鉴外纪》等著作中分析,刘恕的史学特点主要有:

一、学识广博、史学功底深厚、尤长于乱世时代的编纂整理工作,此为当世学者所公认。刘恕为学“自书契以来以至于今,国家治乱,君臣世系:广至于郡国山川之名物,详至于岁月日时之后先,问焉必知,考焉必信,有疑焉必决。其言滔滔泪泪,如道其里间族党之事也”,正因为如此,司马光在编修《资治通鉴》时,选择了他作为主要助手。对于魏晋南北朝和五代十国时期,刘恕经过了三个阶段的了解和熟悉,一是校订《魏书》,二是作魏晋南北朝和五代十国的长编工作,三是著《十国纪年》。从其平日的许多言行看,刘恕拟对这些时期有更多的论述,但惜其过早逝世,未能完成此遗愿。

二、史学考证能力突出。刘恕的史学偏重考证查实,纠谬正误,其著书都是皆有事实而不空言,司马光说刘恕著书“皆有稽据可验,令人不觉心服”。刘恕不专守和迷信古人著说,敢于以自己所见所证去推翻古人成说,如晃说之言自己“十余年来始不惑于孟子,为之辨正大端自谓悉矣。及见刘道原说月正元日,舜格于文祖,是尧崩逾年事,不待三年丧毕。其斥孟子甚明,且罪孔安国仍柯之谬。乃大声叹,恨不得道原而在背面师事焉。”刘恕“有疑必决”的精神在《资治通鉴》、《资治通鉴外纪》、《十国纪年》中都体现得非常明显,其不厌其烦的利用各种可能的资料作对比研究,对很多问题进行细致入微的考证,以期最大程度的体现其准确性。正是刘恕这种精于考证旧误,不守成说的精神,对宋代考证史学的发展起了很大影响和推动作用。

三、秉笔直书的风格。刘恕所言“史书非若《春秋》,以一字为褒贬”,对于史学的目的做了明确的说明,然后以此为原则去著书立说。刘恕非常强调恢复古代的纲常伦理,强调正统论,如在写春秋战国时,以已经无所作为的周为主,其余诸侯国皆为辅,并以儒家的忠孝节义思想来为统治者服务。但他并不因此而故意褒贬历史,如对于尧舜等上古圣人,刘恕不绝对遵从而是从个人考证理解出发,作出评论,有的甚至稍有微辞。

藏书

刘恕受父亲影响,深知图书的重要作用,因而亦十分重视书籍的收藏。他不仅用百金购买散侠之书,而且还亲自抄录人家之藏书,以丰富家藏。他在协助司马光集修《资治通鉴》时,闻亳州宋敏求家藏书极富,堪称第一,连不惜跋涉数百里至其家借抄书籍,宋次道做亳州知府,家里有很多书,刘恕绕道去他家里借阅,宋次道每天为他准备饭食,以主人的礼节待他,刘恕说:“我不是为了这个来的,很耽误我读书啊。”刘恕拒绝了宋次道的招待,把自己关在书阁里,白天晚上诵读抄写,留了十日,看完了宋次道的书然后才离开,眼睛因此而生病。

历史评价

司马光:①馆阁文学之士诚多,至于专精史学,臣得而知者,唯刘恕耳。(《宋史》引)②当今史学无能出其右者。(《三刘家集》引)③刘恕专精史学,为众所推。(《三刘家集》引)④恕博闻强记,尤精史学,举世少及。(《三刘家集》引)⑤前世史自太史公所记,下至周显德之末,简策极博,而于科举非所急,故近岁学者多不读,鲜有能道之者,独道原笃好之。为人强记,纪传之外,闾里所录,私记杂说,无所不览,坐听其谈,滚滚无穷,上下数千载,间细大之事,如指诸掌,皆有稽据可验,令人不觉心服。(《三刘家集》引)

王安石:光朝夕所与切磋琢磨者,乃刘攽、刘恕、苏轼、苏辙之徒而已。(《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引)

苏辙:博学强记,通三坟、五典、春秋、战国史记,下至五代分裂,皆能言其治乱得失,纪其歳月,辨其氏族,而正其同异。上下数千载,如指诸左右。其为人刚中少容,是是非非,未尝以语假人,人病之。(《三刘家集》引)

范祖禹:①道原为人重意义,急然诺。(《范太史集》)②道原为人强记,纪传之外,闾里小说,下至稗官杂说,无所不览。其谈数千载间事,如指诸掌。道原终身不治他事,故独以史学高一时。(《范太史集》)③道原为人刚毅,一毫不挫于人。(《范太史集》)④呜呼道原,博学强识。海涵地负,富有万物。人所难能,不降色辞。中道而殒,鲜克知之。精明在上,体魄在下。刻诗墓前,以诏观者。(《范太史集》)

黄庭坚:①道原,高安刘氏,讳恕,博极群书,以史学擅名一代。(《山谷集》)② 道原天机迅疾,览天下记籍,文无美恶,过目成诵。书契以来,治乱成败,人材之贤不肖,天文地理氏族之所自出,口谈手画,贯穿百家之记,皆可覆而不谬。初仕年十八,名重诸公间,负其才不肯折节下人,面数人短长,不避豪贵,诸公皆籍其名,亦不好也。为吏发强老奸宿负,必痛绳治之,一时号为能吏者,多自以为不及也。(《山谷集》)

陈师道:其父道原面数人短长,不避权贵,群居聚语,是是非非,公无所隐。闻者至心掉手失,掩耳疾走,而略不以为意,卒穷以死,而天下归重焉。(《三刘家集》引)

晁补之:①刘凝之与其子道原之词,所谓廉洁不挠,冰清而玉刚者也。(《三刘家集》引)②盖君父子博极群书,道原尤精史学,而皆耿介守义,不偶俗以没,世慕而伤焉。(《三刘家集》引)

张耒:①余既慕公之义,而望其眉宇,听其论议,其是非予夺之际,凛然可畏而服也。(《三刘家集》引)②刘君之贤,非独其信道笃,立心刚,博学洽闻之所致,是得父之风烈焉。(《三刘家集》引)③道原廉介刚直,其仕必欲达其道,不以一毫挫于人者也。方其激于义而作,虽足蹈坎井,手揽兕虎,视之若无见,虽古烈士或愧焉。平居自负经济,大约视其为吏,则严簿书,束吏胥,抚鳏寡,绳豪猾,纎悉曲当,皆可为后世法。其学自书契以来,以至于今,国家治乱,君臣世系,广至于郡国山川之名物,详至于歳月日时之后先,问焉必知,考焉必信,有疑焉必决,其言滔滔汨汨,如道其里闾族党之事也。其着书有疑年谱、年谱略、通鉴外纪、十国纪年,惟十国纪年先成,世传之,世以比迁、固、歆、向,公亦自以不愧,自范晔以降不论也。当时司马君实、欧阳文忠号通史学,贯穿古今,亦自以不及而取正焉。(《三刘家集》引)

晁说之:博极群书,兼该百家,得六经之体要,而不为章句。特以春秋之旨,正褒贬,辨邪正,笃名教,厉风节,贱功利,尊王道。其文玉雪崭崭然,不可溷浊者,史官之学也,刘道原是已。(《景迂生集》)②惟庐山刘道原之为人,贤饥寒而不得衣之食之者。(《景迂生集》)

朱弁:刘道原日记万言,终身不忘,壮舆亦能记五六千字。(《曲洧旧闻》)

马永卿:范淳甫学问修身固好,若造理与立事则未至,盖气质弱于刘道原。(《元城语录》)

胡宏:刘道原博极群书,以为古无三皇、五帝、三王、五伯之数,其辨甚悉。(《皇王大纪》)

朱熹:凝之之为父,道原之为子,其高怀劲节,有若欧、马、苏、黄诸公之所道,是可谓一世之人豪矣。(《三刘家集》引)

罗泌:刘恕之通鉴外纪,其学浅狭,不足取信。(《路史》)

薛季宣:孟子、檀弓、孟子、刘向、班固、赵岐、司马公、刘道原,皆非无稽而妄作者,记事参错,虽道原亦不能无疑。诸生论古人于数千百载之间,皆有以祛其妄而辨其惑,传道之次,所当尤谨焉者。(《浪语集》)

幸元龙:高安三刘先生,风节文学,炫烂古今,死而不磨。(《三刘家集》引)

陈韔:惟公博学足以通天人,精识足以达今古,穷经防史,贯穿该洽。方将大包宇宙,细入毛发,作为一家之书,以统天人之纪,合今古之变。虽十未成一二,蓋可谓儒者之高选,当世之独步矣。而其耿介劲特,不谐流俗,竟以此不取美官,而中道天命,岂天亦忌其名耶?以名父为父,以名子为子,高节一门,流馨千祀。韔防恩分符,实守公之里,乃新祠宇,以与是邦之士共景仰焉,庶来者或企慕其万一乎!妥灵有祭,不敢不恪。尚飨!(《三刘家集》引)

章定:恕为人彊记博闻,于书无所不览,有史学。(《名贤氏族言行类稿》)

王称:恕为人强记博闻,于书无所不览,有史学。(《东都事略》)

黄震:刘道原博极群书,始跻斯列,若兹清品,宁及凡流。(《黄氏日抄》)

祝穆:刘恕为人强记,于书无所不览,有史学。(《古今事文类聚》)

陈著:况文章如黄鲁直,犹屑坐曹;而学问如刘道原,甘且典务。(《本堂集》)

王应麟:贵而能贫,张文节、司马公有焉。能贱而有耻,刘道原、陈无己有焉。(《困学纪闻》)

胡次焱:宋初以明经进士,则崔颐正。以九经及第,则孔维。辨析经疑,讲明易卦,有若冯元。先列注疏,断以已意,有若刘恕。至若经义名斋,有若胡安定。经术传授,有若蔡端明。此明经中尤表表者。(《梅岩文集》)

黄仲元:作通鉴,刘道原之力居多,而是非予夺一出光手。(《四如集》)

周密:道原以史学自名。(《齐东野语》)

谢维新:为人强记,博闻于书,无所不览。(《古今合璧事类备要》)

金履祥:司马文正公光作《资治通鉴》,秘书丞刘恕为《外纪》,以记前事,不本于经,而信百家之说,是非谬于圣人,不足以传信。(《元史》引)

蔡正孙:刘恕有学问,性正直。(《诗林广记》)

程端礼:如刘道原者,冐原讲证结,乃宋末剽窃敷演,所谓经贼之,不能尽革。(《畏斋集》)

脱脱阿鲁图等:①恕为人重意义,急然诺。(《宋史》)②笃好史学,自太史公所记,下至周显德末,纪传之外至私记杂说,无所不览,上下数千载间,钜微之事,如指诸掌。(《宋史》)③恕为学,自历数、地里、官职、族姓至前代公府案牍,皆取以审证。(《宋史》)④家素贫,无以给旨甘,一毫不妄取于人。(《宋史》)

张光祖:刘道原为人刚毅,时王介甫权震天下,人不敢忤,愤愤不少屈。(《言行龟鉴》)

李贤等:①潜心书史,发奸摘伏,一时能吏自以为不及。(《明一统志》)②博学能文。(《明一统志》)

张鸣凤:善说经义,尤精史学。(《桂胜》)

陆深:宋儒中有史学者,尝著自讼文,以为平生有二十失,十八蔽,其悔过之勇,自知之明,实前贤之高尚。(《燕闲录》)

孙承恩:若宋之陈巽、刘恕,国朝之余鼎,皆星子产也,而又乌知今则无耶?(《文简集》)

何良俊:刘道原恕日记万言,终身不忘。(《何氏语林》)

归有光:宋世号称文盛,当时能读史者,独刘道原。(《震川先生集》)

凌迪知:博学强记,笃好史学。(《万姓统谱》)

胡应麟:诸史之文,汪洋浩瀚,材质所诣,咸自名家。有博于正史者,有博于杂史者,有博于古史者,有博于今史者。左氏、马迁、班固、范晔诸人,博于正史者也。刘向、崔鸿、髙峻、乐史诸人,博于杂史者也。谯周、苏辙、刘恕、罗泌诸人,博于古史者也。蒋乂、苏冕、王珪、李焘诸人,博于今史者也。(《华阳博议》)

彭大翼:日记万言,终身不忘。(《山堂肆考》)

张自勋:温公修通鉴,史事纷错者,皆刘道原名恕任之。(《纲目续麟》)

钱谦益:史氏之难也,庐陵、涑水五百年不易遘,刘道原、徐无党之流,天亦靳而生之耶?(《牧斋有学集》)

朝鲜王朝大臣宋时烈:一毫不妄取于人。(《宋子大全随劄》)

黄宗羲:先生强记博闻,于书无所不览,精史学。(《宋元学案》)

潘永因:刘恕字道原,以史学自名。(《宋稗类钞》)

叶方蔼等:发强擿伏,一时能吏自以为不及。恕为人重意气,急然诺。(《御定孝经衍义》)

徐乾学:和川令刘恕,博闻强记,于书无所不窥,而史学尤精。(《资治通鉴后编》)

朝鲜王朝儒学家林泳:刘道原之雅操,不坠西涧之家风。(《沧溪先生集》)

陈梦雷:刘恕少颖异,书过目成诵。(《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汪森:善说经义,尤精史学。(《粤西文载》)

朝鲜王朝大臣金楺:刘恕,字道原,刚直士也。当王安石用事,呼吸成祸福,而恕独奋厉不顾,直指其事。(《俭斋集》)

朝鲜王朝大臣李万敷:刘道原家极贫,然一文不妄取人。(《息山先生别集》)

金鉷等:性喜读书。(《广西通志》)

李卫等:英宗时为巨鹿主簿,发奸摘伏,一时能吏自以为不及。(《畿辅通志》)

朝鲜王朝大臣柳道源:古所谓冰清而玉刚者,不独刘道原父子也。(《芦厓集》)

纪昀等:三世并刚直有史才,而恕最优,司马光称其博闻强记,细大之事皆有依据,诚公论也。(《钦定四库全书》)

毕沅:和川令刘恕,博闻强记,于史学尤精。(《续资治通鉴》)

朝鲜王朝大臣徐滢修:刘恕枉道借人,而不失为汉宋名家,苟有志者,岂系书籍之有无乎?(《明皋全集》)

和珅等:①为和川令,发强摘伏,一时能吏自以为不及。(《大清一统志》)②出知翁源县,居官卓然有声。(《大清一统志》)

朝鲜王朝大臣黄德吉:有如刘恕,酷信荒古,著通鉴外纪,始有盘古天皇、地皇、人皇之说。(《下庐先生文集》)

朝鲜正祖李祘:刘恕枉道借人,而不失为有宋名家。才学之成就,在其人之立志如何,岂系书籍之有无乎?(《弘斋全书》)

朝鲜王朝大臣卢相稷:刘道原名恕,家贫一毫不妄取于人。(《小讷先生文集》)

轶事典故

博学通史

刘恕做学问,从历法、地理、官职、族姓到前代的官府公文,都拿来考证。为求一本书不惜远走几百里,亲自到那里去读并且手抄,几乎废寝忘食。刘恕曾和司马光一起游万安山,道旁有个石碑,读那碑文,原来是记载五代许多人们不知道的将领,而刘恕能说出他们的生平,回去查验古时的史料,刘恕所说的都是真的。

面折安石

熙宁年间,王安石独秉大政,推行新法,司马光等反法态度逐渐坚决,成为反法派的领袖人物,而刘恕对新法的态度也与司马光如出一辙。王安石因与刘恕有旧,起初深爱其才,欲引刘恕修《三司条例》,刘恕以“不司金谷”为由力辞,王安石也未因此责怪他。等到吕诲引罪知邓州,刘恕往见王安石,当面用激烈言辞指责新法不合众心,由于刘恕反对王安石新法的坚决,两人至此绝交,刘恕面折王安石的刚毅为时人所称道。

封还衣袜

刘恕家境清贫,但一毫也不妄取于人,熙宁九年(1076年),刘恕从洛南回来,当时正是冬天,家里没有防寒的物品。司马光把衣服鞋袜以及旧的被褥送给他,他没有得到推辞的机会,勉强接受而告别,等到走到颍州,把物品包裹起来都还给了司马光。

好攻人恶

刘恕好揭人之短,他自己也知道。每每自讼平生有二十失、十八蔽,并曾做文以自警,但就是始终改不掉这个习惯。

人际关系

主要作品

刘恕生前单独完成了魏纪、隋纪和五代各纪共135卷,占《资治通鉴》的45%。另著有《十国纪年》42卷,《疑年谱》、《年略谱》各1卷,《资治通鉴外纪》10卷。

史料索引

脱脱、阿鲁图等《宋史·卷四百四十四·列传第二百三》

范祖禹《范太史集·卷三十八·秘书丞刘君墓碣》

黄庭坚《山谷集·卷二十三·刘道原墓志铭》

王称《东都事略·卷八十六下·刘恕传》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