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洪国

更新时间:2023-10-13 16:34

冯洪国(1910年-1973年),字可均,安徽巢县(今巢湖)人,重庆市人民委员会参事室参事、冯玉祥的长子。曾留学苏联中山大学和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并在日本加入共产党。1973年8月因病去世。

个人生平

冯洪国生于1910年,从小随父亲南征北战。冯洪国14岁时,被父亲送往苏联中山大学读书,和他同学的有蒋经国、廖承志,当时的上海报纸以“三公子在苏俄”为题连续报道了他们在苏联学习、生活的情况。冯洪国刻苦学习、生活俭朴,受到了社会人士的赞誉。1929年,冯洪国19岁时,父亲又送他到日本士官学校学习炮兵专业。冯洪国赴日留学不久便加入了日本共产党,翌年回国后转为中共党员,被党派到冯玉祥身边工作,用他的特殊条件加强党与冯玉祥的联系,促进团结抗日。后来,冯洪国又受党的派遣,参加了组建晋西游击队和参加抗日同盟军的活动。他的共产党员身份,虽逃不脱国民党特务的注意,但是碍于冯玉祥的地位,却不敢贸然对他下手。1944年,冯洪国所在的党支部被特务破获,从此他便和党失去联系。

抗战期间,冯洪国一直随部队驻守在抗日前线,由于他的身份,自然得不到蒋介石的信任,只让他挂着上校参谋的虚职。好在他处世谦谨,不慕名利,为人正直,深受官兵尊敬。

1944年在河南驻马店驻扎时,和当地平民女子杨瑞英结婚。抗战胜利后,冯洪国带着妻子回到南京,和父亲相处了一个短暂的时期。一次,蒋介石向冯玉祥问及他的情况,冯玉祥说在家赋闲,蒋介石说:“洪国留学过苏联、日本,还是应该安排工作。”于是亲自安排冯洪国去重庆陆军大学高研班学习。此时解放战争已经开始,陆大高研班许多学员是国民党高级将领的儿子,蒋介石害怕这些将领在战场上投降、起义,实际上是把他们的儿子扣作人质,冯洪国在陆大的处境便可想而知了。

1946年6月14日,冯玉祥送别儿子时,亲自为冯洪国作画,画的是一个力夫肩打着沉重的麻袋。并题诗:“背负甚重,压的腰痛;咬紧牙关,硬不出声;坚决忍耐,向前进行;目的达到,轻松光明。”这首诗不仅是对冯洪国的鞭策,也是他今后生活的写照。冯洪国万万没有想到,他这次和父亲分别,却成了他们父子的永诀…

1948年9月1日,冯玉祥将军在黑海遇难。一年以后,重庆解放,冯洪国留在重庆市人民政府参事室工作,直到他1973年去世。冯洪国的晚年正像父亲赠给他的诗所写的:“目的达到,轻松光明。”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