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国

更新时间:2022-04-16 16:34

党国,即党和国家,通常指解放前的中国国民党及其统治下的中华民国,即抗战时期经常出现的“党国的利益高于一切”“为党国效力”等口号内的党国,单从字面来了解,党就是国,国就是党,爱党才叫爱国,爱国必须爱党。它体现的国家的一党专政。此名词是民国时期的一个特定称谓。

起源

但细翻历史书籍,却并非这么简单,“党国”的实质内容其实是“以党训政”,只是国民党政治治国的一个阶段,并非是开始,也非结束。 另外,党国作为一个词是不可分开的,国家不可能没有党,党也不允许没有国家政权。同时,从语素的排列顺序来看,党在国家前面,党的意义重要性大于国家。

发展

在西方政党政治潮流及苏联体制的影响下,中国国民党总理孙中山形成了一套中国特色的党制理念,为后来的国民党体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1926年,广州国民政府初步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党国体制。

1927年4月,伴随着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和全国的统一,中国国民党继续实施起党国体制。党国体制的核心在于,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国民党,以党的意识形态作为治国的基本原则,以党政双轨制的权利管理体系作为从上到下的运转方式。这一独具特色的行政管理体制,既是西方政党政治理念特别是苏俄政党体制进入中国政坛的结果,也是传统中国政治文化与西方现代政党体制及理念相互作用的产物。由于理念与利益的分化,“党国” 体制不仅形成了中国现代政治制度及其运作模式的重大变革,成为中国国民党统治体系内党、政、军利益纷争的根源,也由于党、政两条管理系统并存且互相存在关系滞碍而导致行政成本倍增,进而演变为中国国民党政治制度上的一个重大问题。

辛亥革命的爆发和中华民国的成立为标志,中国开始了政治权威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民国初年,虽然建立了中央政权,但没有真正建立起中央政治权威。相反,由于权威合法性延续的中断导致政治权威的断裂与危机,社会走向严重的失序状态,各种不同的政治力量试图用不同的方式重建政治权威,其中,以袁世凯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