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母情结

更新时间:2024-04-18 12:51

恋母情结(Oedipus complex),亦译俄狄浦斯情结。是心理学精神分析学派用语。源于希腊神话中的人物俄狄浦斯(Oedip-us)无意中杀父娶母的神话故事。

背景介绍

恋母情结又称作俄狄浦斯情结。是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借用古希腊剧作家索福克勒斯的神话故事情节而自撰的术语概念。神话名称为《俄狄浦斯王》,描述俄狄普斯王子命中注定他必然杀死自己的父亲,娶自己的母亲为妻,他虽然终生小心,极力避免,但仍在不知不觉中犯下杀父、娶母两桩大罪,弗洛伊德认为这个情节反映了男孩爱母憎父的本能愿望,而女孩则有恋父情结,即憎母爱父的本能愿望,又称“伊赖克特情结”。人的这种本能愿望是从原始人的心理中继承下来的,不可避免,无法抗拒,永远留存在人类的无意识领域,它持续活动,以性本能为核心,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以致使人总是产生悔罪之感,因此,这种恋母或恋父情结,被弗洛伊德视之为宗教和道德的起因,由此则道德的起源自然是人类先天的无意识的生物本能一性欲。

主要内容

恋母情结原义指男孩亲母反父的复合情绪。后统指幼儿对异性父母的依恋、亲近,而对同性父母的嫉妒和仇恨等复合情绪。相传古希腊神话,俄狄浦斯王子因应验一个神谕,无意杀死生父,娶母为妻。弗洛伊德借此论证儿童性心理的特征。认为儿童在性器期(3~5岁)男孩出现恋母妒父的情绪,潜意识中想取代父亲独占母亲的爱,但因父亲比自己更强大有力,故心理上常以父亲自居,极力模仿父亲的行为和态度。到了青春期,这种冲动还会出现。直到有了性爱对象才会获得解决。弗洛伊德认为,男孩害怕父亲的阉割,而逐渐消除恋母情结。女孩伊谛普斯情结的产生意味着爱的对象从母亲转向父亲,这一情结在女孩意识到自己没有“阳具”时达到了顶峰。如不能很好得到解决就会成为未来神经症的根源。

新弗洛伊德主义批评恋母情结缺乏科学根据,弗洛伊德自己也承认许多人并未表现出这一情结,许多男孩和父亲、女孩和母亲感情十分融洽,毫无敌意。但他又说前一种情况是因恋母情结完全被压抑所致,后一种情况则是同性恋的表现。过分强调恋母情结等儿童早期经历在人格形成的作用,会导致忽视后期教育的意义,陷入早期经验决定论的境地。

本质

其实,杀父娶母只是恋母情结的极端表现。恋母情结的本质是相似和互补。以男孩为例,他与父亲同性,所以相似,而相似引起认同,使男孩以父亲为榜样,向父亲学习,模仿父亲,把父亲的心理特点和品质吸纳进来,成为自己的心理特征的一部分。男孩与母亲不同性,两性可以互补,取长补短,相依为命,这就是恋爱或对象爱。于是,男孩与自己的父母形成了最基本的人际关系,这种人迹关系可以用恋母仿父来概括。恋母和仿父常常相互促进。父亲爱母亲,而男孩模仿父亲,他就会越来越爱母亲;母亲爱父亲,男孩为了获得母亲的欢心,必须让自己越来越像父亲。弗洛伊德认为:“儿童常以父亲或母亲作为自己的性欲对象,父亲爱女儿胜过儿子,母亲爱儿子胜过女儿。孩子也相应地作出反应,若是儿子就想占有父亲的位置,若是女儿就想占有母亲的位置。这些亲子关系和孩子间的相互关系所产生的快感不仅带有抒情的意味,而且也带有敌对的色彩……”。

恋母情结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恋母情结是最基本的人际关系,也是最早发生的人际关系,长大以后的各种人际关系都不同程度地受恋母情节的影响。可以说后来的各种人际关系都是恋母情结的变形。

理论起源

弗洛伊德在精神病患者身上发现,对父母一方的强烈妒忌能够产生足够的破坏力。这种破坏力能产生恐惧,并因此对人格的形成和人际关系产生永久性的困扰和影响。由于时常在精神病患者身上观察到这样的现象,因此弗洛伊德假定这样的现象是一种普遍现象。弗洛伊德不仅假定俄狄浦斯情结是神经症的核心,而且试图在此基础上来解释其他文化中的复杂现象。

弗洛伊德1913年的《图腾与禁忌》一书中提出,男孩早期的性追求对象是其母亲,他总想占据父亲的位置,与自己的父亲争夺母亲的爱情。也就是恋母情结。弗洛伊德认为恋母情结是个人人格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并用来解释文化与社会的起源。

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在人类发展的早期,父亲拥有对其姐妹和女儿独占的性权利。于是儿子进行反抗,杀掉父亲并吃掉。由于感到罪孽深重,儿子压抑了对母亲、姐妹和他的女儿的性欲。乱伦禁忌和族外婚就是这样产生的。

弗洛伊德的这一普遍性结论遭到多方怀疑,几乎所有的人类学家都不能认同,因为没有任何证据来支持它。也有个别的学者(盖扎·罗海姆)认为,紧张心理产生于恋母情结家庭状况。在这种家庭中,儿子对其父亲反抗并不得不抑制对母亲的乱伦欲求,这种情况在所有社会都有发现,是乱伦禁忌和族外婚产生的文化根源。按照他的说法,任何否认此事的人类学家都是在抑制自己的恋母情结。但是有学者的研究认为,这种情况在母系社会是不会发生的。

本来厄勒克特拉情结(Electra complex)是形容恋父情结,不过后来大多引用俄狄浦斯情结描述恋母/父两种心理。

故事原型

俄狄浦斯王》(Oedipus the King)是古希腊索福克勒斯戏剧作品的代表作之一。它取材于希腊神话传说,经由索福克雷斯文学化的处理,被亚里士多德视为古希腊悲剧的典范。

在希腊神话中,俄狄浦斯底比斯国王拉伊俄斯的儿子。因妻子伊俄卡斯特婚后久未生育,拉伊俄斯在向特尔斐阿波罗神庙请教时,得到一则神谕,说他将会死在自己亲生儿子手上。因惧怕神谕实现,国王夫妻俩在孩子出生后三天就令人将其处死。被执行命令的牧羊人救下的孩子流落异乡,被科任托斯国王波吕玻斯和妻子墨洛博收养,并待他犹如亲生。长大后,他无意间知道自己并非现在的父母亲生,遂向特尔斐的神庙求助。阿波罗不但没有帮助他走出困惑,反而更加残酷地预言他会“杀父娶母”。极度惊恐的俄狄浦斯害怕预言成真而伤害到爱他的波吕玻斯和墨洛博,再也不敢回去。在流浪中,由于一场误会,在双方均不知情的情况下,杀了自己的生父拉伊俄斯。不久,底比斯城门口出现了带翼的妖怪斯芬克斯,挡住过往路人,要求人们回答她的问题,答不出来就会被她撕碎吞食,城中居民屡遭杀害,就连王后伊俄卡斯特的兄弟、当时的执政者克瑞翁的儿子都未能幸免于难。无奈的克瑞翁只能贴出告示,说谁能除掉斯芬克斯,就能成为底比斯的国王,并迎娶王后伊俄卡斯特。俄狄浦斯到了底比斯城,破解了斯芬克斯之谜,成为了底比斯的国王,娶了母亲伊俄卡斯特。两条残酷的神谕都实现了,而所有人都还毫不知情。

在母亲兼妻子伊俄卡斯特的辅佐下,俄狄浦斯逐渐成为一位民众爱戴的国王。一段时间之后,神给这个地区降下瘟疫,整个城市陷入了巨大的灾难中。俄狄浦斯派遣克瑞翁去神庙求助,得到的神谕是,只有驱逐底比斯城内一位谋杀了前国王拉伊俄斯的罪孽之徒,灾难才会平息。由此,俄狄浦斯开始追查杀害前国王的凶手,却从盲人占卜者提瑞西阿斯口中得知自己就是那个凶手,并由此知道了全部事实的真相。伊俄卡斯特悬梁自尽,极度的绝望和羞愧让俄狄浦斯刺瞎了自己的眼睛,离开了底比斯,和大女儿开始了放逐式的流浪,以赎回自己的罪孽。

虽然俄狄浦斯和他的父母想尽办法,竭力避免神谕的实现,但终究不能违背神的意愿,犯下了“杀父娶母”这样违背人性和伦常的大罪。对俄狄浦斯本人来说,他并非有意如此,只是命运的安排让他无法逃脱,他“不应遭殃而遭殃”,不得不承担这种悲剧的命运。由此,俄狄浦斯成为恋母情结的代名词,恋母情结因此也被称为“俄狄浦斯情结”。

表现形式

3-6岁出现的恋母情结是第一恋母情结;进入青春期后出现了第二恋母情结,第二恋母情结的对象不再是自己的亲生父母而是父母的替代者,即家庭之外的两位长者,可以是父母的朋友,也可以是自己的老师,历史上的名人或当红的明星;随着年龄的增长,恋母情结的对象渐渐年轻化,终于被同龄人所取代。此时,相似作用表现为与同性的同龄人形成友谊,互补作用表现为与同龄异性相爱。真正意义上的友情和爱情产生了。这就是第三恋母情结。第三恋母情结有两种特殊形式,分别称为“安提戈涅情结”和“该隐情结”。安提戈涅是古希腊神话中的人物,她深爱自己的哥哥波吕尼刻斯,哥哥死后,她不顾禁令埋葬了他的尸首,因此被活活地砌在陵墓中自杀而死。即体现了兄妹乱伦的主题。该隐亚当夏娃的儿子,因为嫉妒而杀死了自己的兄弟亚伯。即体现同胞相残的主题。

恋母情结的对象来源于非现实的父母,而是父母的意象,这就是第四恋母情结。第四恋母情结与第一恋母情结是相呼应的。儿子恋母仿父,而母亲恋子。跟第一恋母情结结一样,第四恋母情结开始的时候,也是纯洁无瑕的,到了后期便搀杂了性和暴力的成分。面对亭亭玉立的女儿,做父亲的将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感情,而身强力壮的儿子不再对父亲唯唯诺诺,父子之间经常会发生一些小摩擦。对母亲来说,情况也是如此,女儿成了对手,儿子则成了诱惑。于是第四恋母情结受到压抑,进入第五恋母情结。子女之外的年轻人取代了亲生儿女。子女之外的年轻人范围很广,除了亲生子女都行。有些老师钟爱学生,有些老人喜欢认干儿子,有些老人爱人家的孩子胜过自己的孩子。还有一些老人溺爱孙子,经常为了孙子而跟儿子闹矛盾,因为孙子也是子女之外的年轻人”。

影响

恋母情结是一种儿童早期的心理固结,是儿童初步认识父母及肯定他们关系的基础上,形成自我意识和自我家庭地位意识的时期。不管人们是否承认,它都普遍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因为恋母情结的父母不是我们生理意义上的父母,而是心理意象,父母的形象都是经过加工后保存在意识领域里的虚像,这个虚像总是集多种优点于一身,具有超现实的完美性、崇高性,是现实个体的理想化。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会主动对这些形象加以修改,使其符合不同时期的心理需求和现实需要。因此,有些人否认自己曾有过恋母情结这也不足为奇,因为大多数人的恋母情结,只是一种隐性的对父母亲的依赖,由于学习或成长的需要,他们逐渐会远离父母,与家长的实际距离相差的越遥远,分离的时间越久远,他们对父母在心理上依恋就越弱。孩子早期的思想在逐渐与外界的接触过程中,不断得到纠正,最终完全走出父母的怀抱,走上独立的道路,形成自己的生活圈子和健康的性取向。恋母情结的普遍存在性是中西方文学中屡次出现恋母行为的根源,同时也是人们在清醒认识自我成长过程中,对心理逐步由幼稚走向成熟的自觉思考。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