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科学

更新时间:2024-08-27 15:45

伪科学(pseudoscience)是已经被实践(包括科学实验)证伪、但仍然当做科学予以宣传推广的理论假说或假设。

词语释义

名词来源

Pseudoscience 伪科学

伪科学一词最早出现在1848年,是由一个希腊词根pseudo和一个拉丁词根scientia组成。pseudo对应英文为false,scientia对应英文为science。

false,有虚伪,虚假,错误,捏造等含义;scientia指知识或某一领域内的学问。pseudoscience一词在使用时常含贬义,汉语一般译为伪科学。

定义之争

关于伪科学(pseudoscience)一词的定义是有争议的,通常的定义是:

自称为科学,但又不遵循科学方法的知识或理论。伪科学貌似科学,但无法用科学方法予以检验。骨相学(Phrenology),占星术(astrology)等被认为是典型的伪科学。

20世纪中叶,卡尔·波普尔提出可证伪性(falsifiability)是区分科学与非科学(包括伪科学)的标准。比如:

上帝创造了宇宙(God created the universe)。

产生场景

非科学的事物大量存在,而且通常自有其存在的价值,如:魔术等,一旦有人把它们宣称为科学,则这种宣称本身也就成为一种伪科学。

伪科学是指据称是事实或得到科学支持、但实际上不符合科学方法的“知识”。伪科学是一些虚假的“科学”或者骗局,经常借用科学名词进行装饰,但实际上与科学在本质上并无关联。

某些拥护伪科学的人纯粹是因为他们对科学或科学方法的本质有所误解;但亦有人会蓄意去杜撰、散布虚假的知识去欺骗大众,以得到金钱上或其它的利益。有些人觉得所有伪科学都只是无害的娱乐;相反也有些人(如理查德·道金斯)认为所有伪科学都是有害的。科学哲学波普尔则有一句名言:“科学经常是错的,而伪科学倒有时是对的”。

属性特征

伪科学是指把没有科学根据的非科学理论或方法宣称为科学或者比科学还要科学的某种主张,如星占学、维里科夫斯基碰撞理论、李森科的无产阶级遗传学等。伪科学不同于一时的科学错误,它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要害在于,它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冒充科学,把已经被科学界证明不属科学的东西当作科学对待,并且长期不能或者拒绝提供严格的证据。

“伪科学”概念的两个分离的属性,它们十分经常地被两个不同群体需要。第一个属性是科学地位的要求,第二个属性是这个主张不应得到的判断。第一个属性看来是伪科学群体需要的,他们把科学的权威借用过来,以此象征伪科学具有富有权威的声望,从而达到他们预想的目的。第二个属性无疑是科学共同体需要的,他们要揭露伪科学的虚伪面目,把它们从科学中清除出去。

相比科学,伪科学具有其明显的特征:

(1)伪科学爱讲故事,现代科学用的则是数学或实验;

(2)伪科学喜欢起骇人听闻的标题,科学界其实很少有什么劲爆的发现,科学通常都是一个缓慢的知识积累过程;

(3)伪科学夸大单一因素的影响力,科学的观点是“一个结果的发生常常是由多种原因共同决定的”;

(4)伪科学常常缺少实验描述,科学是以观察和数学为中心,科学研究通过收集各种观察和实验数据,再用数学工具,形成全面的理论体系;

(5)伪科学喜欢混淆因果关系,科学则需要有更多的聚合证据来支持它的结论,严格的排除干扰变量,确定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关系,不会用简单的相关来推导出因果关系;

(6)伪科学采用笼统的描述,科学会对所研究的概念先下一个具体的“操作性定义”而不会只是笼统描述一个概念就开始对其研究。

伪科学经不住科学常识(及科学方法)的检验,可以通过下述特点进行辨别:

1)没有实验证据就进行断言

2)在存在矛盾实例的情形下进行断言

3)不能进行重复性实验

4)断言不合逻辑

5)在存在多种可能解释的情况下仅取其一

注:断言不合逻辑是不能完全当作辨别伪科学的标准的。许多科学新兴事物诸如非欧几何在一开始看来也不合逻辑,但是他们是真正的科学。

一种实践或知识体系如果标榜自己与已被接受的科研规范一致,但又明确地违背了这些规范(主要表现在误用科学方法上),就可被称作伪科学。判定伪科学可以基于很多理由。波普尔认为占星学是一种伪科学,因为占星学总是只作极模糊的预测,以至于不可能被证伪。保罗·萨加德则认为占星学是一种伪科学是因为占星术士基本没有发展自己的理论,也没有意愿作出根据其他理论来评估自身理论的尝试,而且有选择地考虑证据。萨加德认为伪科学倾向于关注表面的相似,而不是因果关系。

大众科学里的一些常见信念或论断可能达不到科学的标准,甚至包含了一些科学幻想,因此大众科学很可能在民众中起到模糊科学与伪科学间的界线的效果。实际上大众科学很可能源自未经科学方法论训练、不知何为同行评审的人,或经其散播。

常见例子

历史

在科学史中我们甚至可以找到曾经被(科学共同体内)大多数学者认为是伪科学而后被证实的理论,如: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迈尔的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孟德尔的遗传学定律、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学说、康德的星云假说、阿佛加德罗的分子论、康托的集合论、罗巴契夫斯基的非欧几何理论、伽罗瓦的群论等刚刚提出之时,都遭到了当时的“学术权威”们不留情面的挖苦讽刺和猛烈抨击,很多理论都被“当仁不让”地定性为“伪科学”。

科学家有时会因为理论缺少可能的实验检测,而称该理论为伪科学,比如宇宙论就曾被认为是伪科学。

永动机

永动机是指违反物理(能量守恒)基本定律的永远做功的发动机。

随着科学的进步,人类发现到更多的自然规律,终于在19世纪中叶,一系列科学工作者为正确认识热功能转化和其它物质运动形式相互转化关系做出了巨大贡献,不久后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被发现了。人们认识到:自然界的一切物质都具有能量,能量有各种不同的形式,可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在转化和传递的过程中能量的总和保持不变。能量守恒的转化定律使永动机幻梦被彻底的打破了。

当代生活

1)维生素C和虾不可以同时食用?

这个谣言是用低级的化学知识来吓唬人的杰作。虾里的无机砷含量很低,就算是能被维生素C还原得到砒霜,那么少的量,连中毒反应都不会出现。

2)经常把关节弄响会造成关节炎?

没有任何证据能够证明这两者之间存在关联。人体关节的两侧骨端覆盖着软骨,在运动时软骨摩擦有时可发出响声,不能说明关节病变或退化,如我们的手指关节发响一样。当我们活动关节,比如手腕和膝盖的时候,关节囊会扩张同时产生气泡,关节腔内负压增加,关节液急剧振动,随即便发出声响。关节囊就像一个气垫一样存在于关节的两块骨骼之间,同时还起到润滑作用。正常活动中出现的响声对关节囊并无损害,也无任何好处。

3)流鼻血时要抬高下巴?

这种方式唯一的好处就是不会把鼻血流到地板上,但不会止鼻血,反而会让鼻血流进咽喉里,甚至可能引起呕吐和窒息。正确做法是,在流鼻血的鼻孔中塞上一团小棉球,轻压鼻翼,并将头部向前倾,或在脖子上围一条冰毛巾或湿毛巾也能止血。

更容易被接受原因

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实验科学的创始人,是近代归纳法的创始人。他被马克思誉为“近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实验哲学之父”“近代自然科学直接的或感性的缔造者”。他曾经写下了一部非常有影响力的著作《科学的新工具》(Novum Organum Scientiarum),在其中他提出了人类认识上存在着四种“虚假的偶像”(Idola,中文翻译一般为“幻象”或者“假象”),分别是种族、蜗居、市场以及剧场。人们只有打倒这四种“偶像”,才能认识到真知识。

伪科学广泛被接受存在的社会心理基础有以下四种:

1)源于无知

人们常说谎言止于智者,似乎凡智者就能识别谎言,看清伪科学的本质。但是,现实情况是,有的智者,甚至是大智者,也会相信伪科学的东西。可见,“伪科学止于智者”的说法并不完全准确,而应该说“伪科学止于知者”,或者并非智者就一定不信伪科学,只有知者才能识别伪科学。

所谓知者,就是知道相关科学知识的人。就人类而言,科学进步了,科学知识丰富了,对自然和社会的理解也就相应地脱离了迷信或称为“伪科学”的羁绊。古代,人类并不知道脑的功能,只是发现人死了心脏便停止了跳动,于是认为心脏主宰着人的精神。这种见解是不合于科学的,源于对人体各器官功能的无知。当然,今天我们仍然沿用所谓的“心情”“心理”“心智”等说法,绝不等于人们至今真的认为是心脏的作用。有了关于人脑、心脏功能的真科学知识,先前的“伪科学”就失去了市场。

就个人而言也是同样的道理。例如,你知道某种疾病的病理学原理,就会找医生为你治病,而不是求神拜佛,找所谓的“大师”为你念咒画符;你知道了电闪雷鸣的科学原理,就不会相信被雷电击中是遭了“天谴”;你懂得心理学的科学知识体系中关于人的感觉、知觉产生的生理学基础,知道人的视觉是视觉神经系统的功能,是进化过程中感觉器官专门化的结果,就不会相信耳朵认字这类所谓的“人体特异功能”。

总之,对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有了科学的解释,而且人们又对这些解释有所了解、成了自己头脑里存储的科学知识,就不会相信伪科学了。也就是说,有了科学知识,伪科学就难以有市场。

2)源于对“权威”的过度崇拜

一个社会如果形成了一种过度崇拜权威的风气,则势必迷信盛行,那时讲真话或传播科学知识,反倒有可能成为另类,发展下去,必然是社会的混乱和倒退,形成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黑暗时代”。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其实是不乏这种教训的。

过度崇拜权威,是伪科学有市场的另一种社会心理基础。社会心理学家指出过,社会本身就是一种模仿。模仿,或者说观察学习,是社会成员获得某种行为方式的途径。社会成员在模仿他人时的一个规律是:地位低的人倾向于模仿地位高的人。也就是说,权威容易成为人们模仿的对象,在过度崇拜权威的时代尤其这样。这就是所谓的“模仿权威效应”。在这种状态下,如果权威的话语和行为是合于科学的,则危害性不大。问题是,所谓的权威并不是什么都明白的人物。假如权威人物对自己不懂的事情随便发表意见,那就意味着在冒传播伪科学的风险,有可能为过度崇拜权威的社会成员,提供一个有悖科学的模仿榜样。

另一方面,社会上的一些真骗子大都有利用“模仿权威效应”的伎俩,通过权威人物来包装自己,达到愚弄人的目的。因此,权威人物需自重,不要在自己成为权威人物之后误以为自己什么都懂,对什么问题都有发表意见看法的权力。这不仅是对自己负责,更是对社会负责。

3)源于自身“心理防卫”需要

“心理防卫”,是心理学中经典精神分析理论使用的一个术语,是指人类在进化的过程中,以及个人在社会化的过程中获得的一种机能。其含义是,当人在追求某个目标失败时、在某种欲望没有得到满足时、在遭受到挫折时,会自动地或主动地采用一些办法来安慰自己,为自己的不成功甚至是失败寻找“恰当的”“合理的”理由,以获得自身心理平衡。所谓的“酸葡萄哲学”“阿Q精神”就是这个意思。

相信迷信,或者是相信伪科学,很多时候就是源于人们自身“心理防卫”的需要。事情做得不好,或者是失败了,于是就说这是天意,是命运的安排,甚至是因为生辰八字、所属星座的问题,以此解脱自己。“既然是这些自己不能控制的因素造成了失败,那就不怪我没有努力,也不能怪我目标不合理了。”这种心理防卫尽管对人有一定安慰作用,但如果一个人过度地陷入这种阿Q式的自我防卫当中,也是一个悲剧,由此免却了对真实的失败原因的理性思考,对于自己今后人生的发展并无益处。

4)源于“自我效能感”不足

自我效能感,是对自己达成某一目标的能力的评估。自我效能感强的时候,人对自己将要做的事情有较高的自信,觉得成功的把握较大;反之,自我效能感弱的时候,就显得信心不足,感到成功的把握不大。

然而,追求成功是大家都有的一种行为倾向。于是,在自我效能感不足的时候,也就是在感到无助时,感到力量不足时,例如生病了,例如生意场上,例如在热衷于追求晋升的职场上,会试图借助某种神秘的力量为自己助力,以提高自信心。这就使得一些伪科学的东西,有了被接受和被使用的心理基础。

迷信行为是一种社会行为,在一些特定的社会条件下会变得多起来。归纳起来,大体有这几种情况:科学不够进步的社会,伪科学、迷信自有市场;社会规范对社会成员的约束力降低时,迷信的东西、伪科学的东西容易泛滥;反对或清除一种迷信、一种伪科学时,又可能建立了另一种伪科学、另一种迷信。

辨伪学

对科学与伪科学进行辨别的学术研究,国际上叫做“辨伪学”,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辨伪学都是一门历史悠久的学术。哥白尼牛顿爱因斯坦等人,他们都是创新者同时又是胜利者,是幸运的人。但是,有另一批创新者,他们的命运却很悲惨。

1、1845年英国科学家沃特森,他非常超前地提出了关于“气体分子理论”的论文,他的工作比焦耳和克劳修斯的工作早45年。但当时,英国科学界在这方面的主持人对沃特森工作的评价是:满篇胡说八道!其后,沃特森沉沦了,失踪了,不知去向。

2、1847年德国科学家塞麦尔维斯提出“病原学”,认为产褥热是验尸房出来的医护人员将病原带给产妇的,因此这些人应先行消毒。但这一理论被德国病理学家权威鲁道夫·菲尔绍判定为:完全错误,不可接纳!其后,塞麦尔维斯成了疯子,不幸而终。

科学自我发展规律

科学是科学界内外经常谈论和争执的一个重要话题。自从科学产生以来,关于这个话题的辩论和争执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什么是科学?在普通人看来,科学几乎无所不能,科学就是真理,科学总是正确的,科学就意味着崇高、神圣。然而,在具备一定科学素养的人眼中,科学和伪科学的概念绝非如此简单。科学能够解释很多现象,但是科学解释不了的现象更多。

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迈尔的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孟德尔的遗传学定律、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学说、康德的星云假说、阿佛加德罗的分子论、康托的集合论、罗巴契夫斯基的非欧几何理论、伽罗瓦的群论等刚刚提出之时,都遭到了当时的“学术权威”们不留情面的挖苦讽刺和猛烈抨击,导致很多科学理论的发现者变成精神病,最后郁郁而终。然而科学发展的历史似乎故意要跟“学术权威”们开一个天大的玩笑,这些理论后来却被证明恰恰是科学的、正确的,这不能不说是对“科学”和“科学权威”的一个极大的讽刺。

由此可见,什么是科学?决不是普通人所理解的那样肤浅和表面。科学发展的历程告诉我们,在科学发展的过程中,真理和谬误总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热质说”、“燃素说”一度为科学界所广为接受,然而这些理论终究经不起科学实践的检验而终被抛弃。

从科学发展的历程来看,一个全新的、正确的、与既有理论相矛盾的科学理论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注定了它必然要受到旧理论的重重束缚,它必须要冲破旧理论的层层阻挠,才能为科学共同体所接受,才能取代旧理论,成为科学共同体思想观念中新的约定俗成的科学理论。不论多伟大、多权威的科学家,他对科学的认识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像达芬奇、焦耳这样的学术大家,也曾经试图研制出一劳永逸的、在今天看来十分可笑的永动机。科学史上最伟大的、自称站在巨人肩膀上的科学家牛顿坚持认为光的本性是一种粒子,反对光的波动说,然而光的波动性却最终为托马斯·杨设计的双缝干涉实验所证实。这些事例都充分说明,科学权威对科学的认识也并不是完全理性的,也会存在一定的认识上的偏差和误区。科学的发展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这种客观规律不以任何科学权威的意志为转移。错误的科学理论终究会被抛弃,正确的科学理论不会永远湮没,终究会随着科学的发展被证实,迟早会被科学共同体所接受。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