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联合

更新时间:2024-08-03 18:19

交通联合(China T-union)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主导,北京中交金卡科技有限公司负责运营的一卡通互联互通系统。交通联合一卡通是具有支付功能的预付费卡,持交通联合卡可在支持交通联合的公共交通系统(公交车出租车轨道交通轮渡等)刷卡付费。交通联合卡在非发卡地使用时,具体优惠方式、优惠额度及适用范围由当地人民政府研究确定。

历史沿革

2015年12月30日,京津冀发行了京津冀互联互通一卡通,并启用了交通联合系统,该系统遵循交运部5月所颁布的《城市公共交通IC卡技术规范》的规则,是多城市之间交通互联卡的首次创新。

2017年9月11日,小米手机率先支持开通3个地区的手机交通联合卡(吉林通、江苏交通一卡通、广西一卡通)。

2017年10月16日,Huawei Pay首张交通联合卡-广西交通一卡通(即桂民卡)上线运营。

2020年1月1日,上海公共交通卡交通联合版正式发行,并覆盖全市。

2020年4月8日,Apple pay可在线开通京津冀互联互通卡

2021年10月10日消息,截至2021年6月,“交通联合卡”全国发行总量达到1.05亿张,用户持任何一张带有“交通联合”标识的交通一卡通,可以在全国314个地级以上城市和607个县级城市乘坐公交、地铁、出租车等公共交通工具。

2022年10月14日消息,截止2022年10月,“交通联合”实现327个地级以上城市(含5个示范区)交通一卡通互联互通,其中覆盖全国3.6万余条公交线路,44个城市的258条轨道线路,3.6万余辆巡游出租汽车等;交通联合卡(码)发行量超过2.23亿张,其中实体卡1.04亿张、虚拟卡5587万张,二维码用户数6325万。

2023年4月14日,广州羊城通有限公司、广东岭南通股份有限公司与八达通卡有限公司联合发布“岭南通·八达通”全国交通一卡通联名卡,每张卡均内置香港八达通及内地公交、地铁互联互通的功能。8月30日,深港一卡通上线发布,该卡是非接触式智能IC卡,卡上具有深圳通电子钱包和八达通电子钱包,分别使用人民币和港币充值,可在香港及内地327个城市畅行。

2024年3月26日,可在内地具“交通联合”的公共交通使用的“八达通-全国通卡”发行。同年5月,在莞惠城际、佛肇城际上线该功能。

价值意义

交通联合系统使全国各地的交通系统串联起来,使各城市间的联系更加密切,一卡刷遍中国使得出行更加方便、快捷,同时标志着中国各地区发展的协同化、一体化、同城化正有序地开展和推进。

办理方式

交通联合卡与现行各发行城市一卡通的办理、优惠政策保持不变,该卡可在全国支持该系统的城市的发卡机构营业厅进行业务办理。部分城市也可在发卡机构官方网站等网络渠道进行业务办理。

技术规范

在技术规范中,分为卡片、终端、信息接口、非接触接口通讯、安全及检测六部分。规范采用电子钱包、电子现金双应用单余额技术路线。此路线节约了终端改造费用,保护了行业已有利益,优化了持卡人感受,同时兼顾先进技术发展方向,为公共交通卡的跨行业拓展打下技术基础。

消费应用

互联互通卡片可以同时在本地或异地的地铁公交出租等符合技术规范的终端上消费使用,实现公共交通一卡通跨地域、跨交通方式的互联互通。现有的城市设备经过升级以后,可以同时支持现有卡和互联互通卡的消费应用。

清分结算平台

全国交通一卡通清分结算平台,依据交通运输部技术规范的要求,以全国清分结算系统为信息传递渠道,对在异地受理终端刷卡消费交易数据进行清分结算,保障全国范围内交易数据的安全、准确、快捷运转,实现公共交通卡跨地域、跨交通方式的互联互通。

TSM验证平台

搭建的交通部TSM验证平台。致力于建立一个城市交通领域各地级城市一卡通、行业间的应用资源共享,可为各行业提供基于不同安全载体的交通部标准应用、行业应用发行和管理服务的公共服务平台。

入网要求

为了更好的推动交通一卡通行业健康发展,规范卡片发行,实现互联互通,拓展行业业务发展,根据交通运输部的统一部署,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于2014年成功获得国际标准化委员会批准的国际卡组织应用服务机构注册识别码(RID码)和发卡机构注册识别码(IIN码)号段资源。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于2015年2月13日授权北京中交金卡科技有限公司为全国交通一卡通互联互通国际RID码和IIN码的登记、分配和管理单位,负责与国际RID码和IIN码使用相关的政策的制定和费用的收取,负责与国际RID码和IIN码相关的业务规则的制定。

RID码和IIN码是国际标准化委员会用于统一支付卡发行和管理的号码。RID码由国际标准化委员会管理和分配,用于持卡人刷卡时卡片与终端的互相识别的编码,表明卡组织应用服务机构身份,RID码组成的应用标识符具有全国性,IIN码是由国际标准化委员会管理分配的发卡机构识别码, IIN号段的获得者将具有成为卡组织的资格,如中国银联VISAMasterCard等均用这两个编码规范和管理卡组织内部的发卡机构,用于发行符合标准的用户卡。

RID码和IIN码的成功申请,将有效规范各地交通一卡通企业发卡过程中不规范的卡号命名规则和应用服务划分,解决未来清分结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给予用户快捷的品牌和服务辨识方法,方便持卡人出行。为《公共交通IC卡技术规范(试行)》验证工作的顺利推进提供切实保障,为探索未来交通卡跨行业以及国际业务合作打下坚实基础。

适逢交通运输信息化快速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两类编码资源的获得,将加快实现交通一卡通互联互通,为打造中国交通卡品牌,助力四个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做出贡献。

地级联网

注:本名单仅展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登记在册的直辖市地级行政区。括号内容为备注,未明确情况下一般指城市的中心城区。名称后带“*”号表示该城市的轨道交通(部分城市仅有现代有轨电车)支持交通联合。名称后带“^”号表示该城市的轮渡水上巴士支持交通联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部分线路支持交通联合。

直辖市

北京市*(北京公交系统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暂支持239个城市的交通一卡通刷卡使用。不含定制公交)、天津市*、上海市*^、重庆市*(含重庆云巴长江索道皇冠大扶梯凯旋路电梯

河北

石家庄市*、唐山市秦皇岛市邯郸市邢台市保定市张家口市承德市沧州市廊坊市衡水市

山西

太原市*、大同市阳泉市长治市晋城市朔州市晋中市运城市(仅限运城市公共交通总公司运营线路及101、102路)、忻州市临汾市吕梁市

内蒙古

呼和浩特市(仅限呼和浩特公交直接运营的全部公交线路;借用市区公交和机具的土左旗公交不支持)、包头市鄂尔多斯市乌海市赤峰市呼伦贝尔市锡林郭勒盟阿拉善盟

辽宁

沈阳市*、大连市*、鞍山市抚顺市本溪市丹东市锦州市营口市阜新市辽阳市盘锦市铁岭市朝阳市葫芦岛市

吉林

长春市*、吉林市四平市辽源市通化市白山市松原市白城市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黑龙江

哈尔滨市*^、齐齐哈尔市鸡西市鹤岗市双鸭山市大庆市伊春市佳木斯市七台河市牡丹江市黑河市绥化市大兴安岭地区

江苏

南京市*^、无锡市*、徐州市*、常州市*、苏州市*、淮安市*、南通市*、连云港市盐城市扬州市镇江市泰州市宿迁市

浙江

杭州市*^、宁波市*、嘉兴市*^、绍兴市*、温州市*、湖州市金华市衢州市舟山市台州市丽水市

安徽

合肥市*、芜湖市*、蚌埠市淮南市马鞍山市淮北市铜陵市安庆市黄山市滁州市阜阳市宿州市六安市亳州市池州市宣城市

福建

福州市*、厦门市*^、莆田市^、三明市泉州市漳州市南平市龙岩市宁德市

江西

南昌市*、景德镇市萍乡市九江市新余市鹰潭市赣州市吉安市宜春市抚州市上饶市

山东

济南市*、青岛市*、淄博市枣庄市东营市烟台市潍坊市济宁市泰安市威海市日照市临沂市德州市聊城市滨州市菏泽市

河南

郑州市*、洛阳市*、许昌市^、开封市平顶山市安阳市鹤壁市新乡市焦作市濮阳市漯河市三门峡市南阳市商丘市信阳市周口市驻马店市

湖北

武汉市^*、黄石市十堰市宜昌市襄阳市鄂州市荆门市孝感市荆州市黄冈市咸宁市随州市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湖南

长沙市*、株洲市(含株洲智轨)、湘潭市衡阳市邵阳市岳阳市常德市张家界市益阳市郴州市永州市怀化市娄底市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广东

广州市*^、佛山市*、深圳市*、东莞市*、韶关市珠海市汕头市江门市湛江市茂名市肇庆市惠州市梅州市汕尾市河源市阳江市清远市中山市潮州市揭阳市云浮市

广西

南宁市*、柳州市桂林市梧州市北海市防城港市钦州市贵港市玉林市百色市贺州市河池市来宾市崇左市

海南

三亚市*、海口市儋州市

四川

成都市*、自贡市攀枝花市泸州市德阳市绵阳市广元市遂宁市内江市乐山市南充市眉山市宜宾市(含宜宾智轨)、广安市达州市雅安市巴中市资阳市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凉山彝族自治州

贵州

贵阳市*、六盘水市遵义市安顺市毕节市铜仁市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云南

昆明市*、曲靖市玉溪市保山市昭通市丽江市普洱市临沧市楚雄彝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大理白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迪庆藏族自治州

西藏

拉萨市

陕西

西安市*(含西咸公交)、铜川市宝鸡市咸阳市(含杨凌示范区)、渭南市延安市汉中市榆林市安康市商洛市

甘肃

兰州市*^、嘉峪关市金昌市白银市武威市张掖市平凉市酒泉市庆阳市定西市陇南市临夏回族自治州甘南藏族自治州

青海

西宁市海东市黄南藏族自治州玉树藏族自治州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宁夏

银川市固原市吴忠市石嘴山市中卫市

新疆

乌鲁木齐市*、哈密市昌吉回族自治州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阿克苏地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喀什地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塔城地区阿勒泰地区

参考资料:

县级联网

注2:不含市辖区。县级行政区名后带“*”代表该县级行政区为省直管县级行政单位

直辖市

河北

山西省

内蒙古自治区

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省

江苏省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江西省

山东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广东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海南省

四川省

贵州省

云南省

陕西省

甘肃省

青海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参考资料: